跳转到内容

斯里兰卡电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里兰卡电影在该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自1947年由奇特拉·卡拉电影公司(Chitra Kala Movietone)的S. M. 纳亚加姆(S. M. Nayagam)制作的《破碎的誓言》(Kadawunu Poronduwa)问世以来,一直在努力站稳脚跟。斯里兰卡电影通常以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制作,这两种语言是该国的主要语言。

早期发展与印度影响

[编辑]

在电影产业的第一个十年里,大部分影片是在邻近的南印度制作的,并且紧密遵循了印度电影的惯例。影棚拍摄是常态,片场会搭建印度风格的布景。

普遍认为,由先驱导演莱斯特·詹姆斯·派里斯在1956年制作的《线条》(Rekava)是第一部完全在影棚外拍摄的僧伽罗语电影。然而实际上是1950年上映的电影《乡村美人》(Gambada Sundari),由金斯利·贾亚塞克拉(Kingsley Jayasekera)和希拉·佩里斯(Sheela Peiris)主演,率先实现了外景拍摄。这部影片也和《线条》一样,是斯里兰卡首部同期录音的电影。这是因为《乡村美人》使用16毫米胶片,并采用了Auricon声画同步摄影机,该设备能将声音以光学方式记录在16毫米胶片上,而非像其他影片那样使用Kinevox 35毫米磁性录音机录音。这部影片随后被“放大”至35毫米,并于1950年在科伦坡上映。

尽管《线条》获得了国内外的评论赞誉,但在斯里兰卡国内却未能吸引观众,最终票房惨败。尽管当时有《信使》(Sandesaya)和《鸟巢》(Kurulu Bedda)等影片做出了努力,但直到1960年代初,斯里兰卡电影仍继续沿袭印度化的公式化故事情节。

艺术突破与新浪潮

[编辑]

1964年,莱斯特·詹姆斯·派里斯凭借《村子的变迁》(Gamperaliya)再次为斯里兰卡电影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第一部没有歌曲的僧伽罗语电影,并且也和《线条》一样完全在影棚外拍摄。摄影师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镜头真实地描绘了僧伽罗文化,赢得了巨大的赞誉,广受评论家和观众的好评。制片人安东·维克雷马辛哈(Anton Wicremasinghe)凭借《村子的变迁》荣获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的银孔雀奖。

继这一突破之后,1960年代后期出现了多部艺术性的僧伽罗语电影,包括教授西里·古纳辛哈(Siri Gunasinghe)的《七大洋》(Sath Samudura),该片得到了D. B. 尼哈尔辛哈博士(Dr. D. B. Nihalsinghe)的摄影支持。

1970年代的人才涌现

[编辑]

在1970年代,商业电影继续从印度电影中借鉴故事情节,但与此同时,斯里兰卡涌现出多位才华横溢的电影人。

其中包括D. B. 尼哈尔辛哈博士,他在1972年带来了斯里兰卡首部CinemaScope宽银幕电影《韦尔卡塔拉》(Weilkatara);以及瓦桑塔·奥贝塞克拉(Vasantha Obeysekera),继备受好评的处女作《伪装者》(Ves Gatho)之后,他拍摄了一系列成功的影片,并在1979年以《蚱蜢》(Palangetiyo)达到顶峰。

另一位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的重要导演是达马塞纳·帕蒂拉贾(Dharmasena Pathiraja),他通过《野蜂》(Bambaru Awith)和《一英里天空》(Ahas Gauwa)等作品,深入探讨了城市青年的紧张状态。艺术家兼诗人马哈伽马·塞克拉(Mahagama Sekera)于1970年上映的唯一一部电影《三叉路口》(Thun Man Handiya)在斯里兰卡电影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苏米特拉·佩里斯(Sumitra Peries)也在19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她一直持续创作到2023年,其作品审视了女性在社会中的矛盾角色。她的代表作包括《少女》(Gehenu Lamai)、《散步花园》(Sakman Maluwa)、《毗湿奴女神》(Vaishnavee)和《河边》(Ganga Addara)。

持续发展与社会议题

[编辑]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蒂萨·阿贝塞克拉(Tissa Abeysekara)、钱德兰·拉特纳姆(Chandran Rutnam)、D. B. 尼哈尔辛哈博士、乌达亚坎塔·瓦尔纳苏里亚(Udayakantha Warnasooriya)、H. D. 普雷马拉特内(H.D.Premaratne)、阿肖卡·汉达伽马(Ashoka Handagama)、普拉萨纳·维塔纳奇(Prasanna Vithanage)、维穆克蒂·贾亚辛达拉(Vimukthi Jayasundara)、阿诺玛·拉贾卡鲁纳(Anomaa Rajakaruna)和伊诺卡·萨蒂扬加尼(Inoka Sathyangani)等艺术家都试图为这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尼哈尔辛哈博士不仅是位出色的摄影师,也是一位剪辑师,因此他的电影都带有独特的视角,其中大部分关注受剥削的女性。

维塔纳奇的电影《月黑风高》(Purahanda Kaluwara)和贾亚辛达拉的《为风所动》(Sulanga Enu Pinisa)被广泛认为是斯里兰卡最优秀的电影作品之一。《为风所动》荣获了2005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最佳处女作)。

斯里兰卡内战期间,有几部电影开始直面家庭关系、堕胎以及军方与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在北部冲突所造成的后果等严峻议题。导演阿肖卡·汉达伽马因在他的作品中追求此类题材而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争议。

近年趋势

[编辑]

近年来,基于僧伽罗史诗故事的高成本制作影片,如《光明初现》(Aloko Udapadi)、《阿巴》(Aba)和《马哈拉贾·格穆努》(Maharaja Gemunu)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在持续的COVID-19大流行对电影业造成剧烈影响之后,《亲爱的愿望》(Adaraneeya Prarthana)成为了2022年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