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爾喀麗亞地下宮殿
| 普爾喀麗亞地下宮殿 | |
|---|---|
| Κινστέρνα Πουλχερίας | |
普爾喀麗亞地下宮殿的內部 | |
| 坐标 | 41°01′30″N 28°57′00″E / 41.025°N 28.95°E |
| 建造时间 | 421年 |
| 建造者 | 艾莉亞·普爾喀麗亞 |
| 现状 | 已修復,现在是私人活動地點 |
| 公众参观 | No |
普爾喀麗亞地下宮殿(希臘語:Κινστέρνα Πουλχερίας;土耳其語:Pulcheria Sarnıcı)是一座建于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有盖蓄水池,由東羅馬帝國皇后普爾喀麗亞建造。
地点
[编辑]这座蓄水池位于君士坦丁堡的第十一区,在分隔城市第四座山丘和第五座山丘的山谷的东端。[1]该水库暂时被认定为位于法提赫(历史悠久的半岛)北部、西瓦西清真寺附近的带盖蓄水池,该蓄水池位于苏丹塞利姆一世的çukurbostan (土耳其语中“花园坑”)的南端前方[2],现已被认定为阿斯帕蓄水池。[3]确定其为蓄水池的主要原因是该蓄水池位于名为普爾赫里亞(Pulcherianae;希臘語:αὶ Πουλχεριαναὶ)的街区内,街区名字因皇后在该地区建造的宫殿而得名。[1]
历史
[编辑]根據唯一提及該蓄水池的古代文獻,一部用希臘文寫成的7世紀基督教編年史《復活節編年史》,該蓄水池由艾莉亞·普爾喀麗亞建造。她當時是其弟弟狄奧多西二世皇帝的建築顧問,後來她與下任皇帝馬爾西安結婚,成為皇后。《復活節編年史》記載,蓄水池於421年2月15日首次注滿水。[4]但根據其風格特徵,學者歐內斯特·曼布里聲稱該蓄水池建於6世紀。[5]145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該城後,這座乾涸的蓄水池便一直閒置,直到20世紀初才被織布工使用,之後便被廢棄。[2]
描述
[编辑]该水库是伊斯坦堡保存最完好的水库之一。[2]它可能属于一座已不复存在的宫殿。其面积为29.10乘18.70米(95.5乘61.4英尺)。[5]其屋顶由四排七根大理石或花岗岩柱支撑,这些柱子支撑着40个圆顶8.50米(27.9英尺)距地面约。柱子采用科林斯式柱头,顶部饰有莨苕叶或十字纹饰的横梁。该建筑有35扇窗户,但现在大部分都已围墙。其主立面有四扇面积相等的窗户,第三扇窗户下方设有门。[2]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脚注
[编辑]- ^ 1.0 1.1 Janin 1950,第381頁
- ^ 2.0 2.1 2.2 2.3 Janin 1950,第204頁
- ^ Müller-Wiener 1977,Map, D4/30
- ^ Janin 1950,第203頁
- ^ 5.0 5.1 Mamboury 1953,第332頁
- ^ Sultan Sarnic. [2024-04-28] (土耳其语).
文献
[编辑]- Janin, Raymond. Constantinople Byzantine. Paris: Institut Français d'Etudes Byzantines. 1950 (法语).
- Mamboury, Ernest. The Tourists' Istanbul. Istanbul: Çituri Biraderler Basımevi. 1953.
- Müller-Wiener, Wolfgang. Bildlexikon zur Topographie Istanbuls : Byzantion, Konstantinupolis, Istanbul bis zum Beginn d. 17. Jh. Tübingen: Wasmuth. 1977. ISBN 9783803010223. OCLC 3747838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