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木沙巴也夫家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木沙巴也夫家族[a][3][4],又称穆萨拜家族維吾爾語مۇسابايلار ئائىلىسى),是一个新疆维吾尔族商业家族。

该家族祖籍新疆上阿图什伊克萨克村,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经商。在玉山巴依(胡赛英·穆萨巴耶夫,1844年—1926年)和巴吾东巴依(巴吾东·穆萨巴耶夫,1851年—1928年)经营下,该家族的商业势力达到顶峰,是近代新疆维吾尔族民族工业的代表性开拓者也是新式教育的推广者[5]。目前该家族的后代散居于土耳其等国。

家族脉络

[编辑]

根据维吾尔学者西里夫·胡西塔尔的研究,该家族七代如下[5]

  • 第一代:穆罕默德·艾力于1760年弃商从农,凭借大量耕地、灌溉工具和牲畜成为当地富农。
  • 第二代:阿卜杜里·艾则孜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小商业。
  • 第三代:阿卜杜·梅基提继承父业扩展商业范围,成为当地权威人士。
  • 第四代:图尔蒂在经堂深造,重视子女教育,扩展商业至大城市并增加农地与牲畜,被誉为“图尔迪库姆”(财富如沙不可胜数)。
  • 第五代:阿卜杜·茹苏力接受经文大学教育,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首次拓展国际贸易。后将家族管理权移交长子穆萨·阿吉姆,投身公益活动。
  • 第六代:穆萨·阿吉姆在父亲培养下成为开明商人、企业家和慈善家。曾求学喀什噶尔布哈拉等地,精通多语并游历欧洲。1885年在伊犁建立皮革厂,继而发展面粉、毡子等作坊,推动工业化。1895年后扩展欧亚贸易,取姓氏为俄罗斯化的“穆萨巴耶夫”。引进扎吉德教育体系,开设图书馆和学校,晚年专注慈善。
  • 第七代胡赛英巴依和巴吾东巴依接管家族后商业达顶峰:胡赛英负责工厂,巴吾东管理商业。两人继承父亲遗训,在新疆创建现代工厂和扎吉德学校。逝世后,后代于1930年对家产进行了划分,因新疆局势动荡,后代发展受限,家族影响力式微。

经商活动

[编辑]

自第五代阿卜杜·茹苏力时期起,该家族便开展跨区域贸易。第六代穆萨·阿吉姆(即穆萨巴耶夫)在境外经商时认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于19世纪后期在伊犁创办皮革厂等工厂,生产生活和工业用品。他逝世后,其子胡赛英巴依和巴吾东巴依于1895年继承事业并成立“穆萨巴耶夫兄弟股份有限公司”,将商业网络拓展至新疆各地、中亚西亚欧洲,1906年还在莫斯科设立商业代办处。

1898年,胡赛英巴依将父亲的皮革厂从手工作坊扩建为机器制革厂。1901年,他与伊犁将军长庚合资成立官商合办的“伊犁制革有限公司”,委派巴吾东巴依赴德国采购全套制革设备并聘请工程师。设备经复杂运输至伊宁后,工厂于1909年完成技术改造并投产,配备发电系统、14个车间及200余名工人,聘用德国和俄国技术人员,年产量超万张皮革。该厂成为新疆首家现代机械化工厂,并开设技术培训班培养工人,被视为新疆最早的职业教育机构。此后,兄弟俩又创办了磨面厂、榨油厂等日用工厂,并将电影首次引入新疆。

穆萨巴耶夫家族还在新疆各地建立了制皂、地毯、马具等十余家手工业工厂,每家雇佣超10人,产品覆盖新疆及中亚需求。其皮革产品于1924年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获奖,并持续出口苏联至20世纪40年代。尽管新疆民族资本主义受限于发展缓慢和企业规模较小,但该家族通过工业化推动了当地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5]

兴办新式教育

[编辑]

穆萨·阿吉姆于1883年在阿图什依克萨克村创办新疆首所扎吉德学校,突破传统经文学校框架。课程增设维吾尔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体育(含足球专项)、音乐美术等现代学科,并引入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汉语教学。为支持体育教育,家族专门购置土地修建足球场“托普哈那”,并由巴吾东巴依从俄罗斯引进足球器材。该校于1885年开设女生班,1907年创立师范班,开创新疆女性教育与师范教育先河。为提升师资水平,1885至1892年间多次派遣教师赴俄国、土耳其进修,并于1914年聘请土耳其籍教师任教。

穆萨·阿吉姆之子胡赛英巴依与巴吾东巴依继承父业,在阿图什、伊犁等地协助创办数十所扎吉德学校,课程融合伊斯兰经典与现代学科。巴吾东巴依改革伊犁拜图拉清真寺附属经文学校,增设文化课程;1875年出资兴建伊犁首所世俗文化学校,配备礼堂与教室并承担全部师资费用。此后家族在伊犁陆续创办职业学校(1905年)、努拉尼亚学校(1913年)等多元教育机构。他还重视汉语言教学,在喀什噶尔创办了第一汉语学校,在伊克萨克创办了第二汉语学校。为解决教材短缺,引进先进印刷设备;1916年胡赛英巴依从俄国聘请塔塔尔族教师充实师资。在其带动下,喀什噶尔、吐鲁番等地兴起新式办学风潮。

穆萨巴耶夫兄弟资助多名青年赴俄国、土耳其等国留学。学成归国者按专业进入各行业,部分投身教育领域,显著促进维吾尔族文化事业发展。通过系统化教育革新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该家族为新疆近代教育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5]

注释

[编辑]
  1. ^ 另译穆萨巴耶夫家族[1]穆萨巴约夫家族[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刘志霄. 維吾尔族歴史. 民族出版社. 1985: 399 (中文(中国大陆)). 
  2. ^ 潘志平. 俄国鞑靼斯坦“ 扎吉德 ”运动与近代维吾尔启蒙运动——新疆“东突厥斯坦”运动的缘起 (PDF). 西北民族研究. 2014, (82): 31 (中文(中国大陆)). 
  3. ^ 寿乐英 (编). 近代中国工商人物志第4卷.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6: 144 (中文(中国大陆)). 
  4. ^ 新疆商业外贸史料辑要. : 271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 5.1 5.2 5.3 阿布都热西提·基力力. 穆萨巴耶夫家族对新疆社会现代化的贡献初探. 民族研究文集(2007) (PDF).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