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明永历皇帝陵
外观
| 都匀明永历皇帝陵 | |
|---|---|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 |
| 地址 | 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 |
| 分类 | 古墓葬 |
| 时代 | 1662 |
| 编号 | 1-10 |
| 认定时间 | 2016年3月 |
都匀明永历皇帝陵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匀东镇。2016年3月9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时代为1662年[1]。是否是南明永历帝骨殖安葬处,以及何时所修、何人所修,并无定论[2]:63。
历史
[编辑]清朝顺治十六年四月十五日(1662年6月1日),吴三桂在昆明处死永历帝和朱慈煊父子,并焚尸扬灰。又有传说,吴三桂将永历帝尸体“分尸剔骨以赐诸将”。此后,中国各地并无永历帝坟墓[2]:63。
近代都匀市境内有二王坟,一是173处岔路口坎上的黎王坟,二是原大坪镇高唐山上的桂王坟。大坪镇普龙村扶氏家族称桂王坟是扶綱在康熙元年(1662年)安葬永历帝骨殖所修。扶氏家族传说,因当时政治局势,为秘密行事,不立碑记,只是口传。民国十年(1921年),都匀县奉令修志,考查当地古迹。发现黎王坟并无价值,认定桂王坟为永历帝的衣冠冢。在桂王坟树立“明永历皇帝陵”的墓碑和碑记,以及桂王亭。墓碑和碑记为都匀人、綦江县县长张瑞徴所写。时任贵州省代省长任可澄,省志总纂陈矩、都匀知县窦全曾均书写碑记[2]:63。
文化大革命期间,“明永历皇帝陵”墓碑和桂王亭被毁。同时,此墓被盗墓者挖出“几颗小骨头”,使原定为永历帝衣冠冢的说法受到挑战。2005年相关文章提及,明永历皇帝陵在今五纳厂厂区,此坟比一般坟墓大三、四倍。左为涂弘猷的瘗发冢,右为鄔昌琦的衣冠冢。两人皆死于咒水之难,与扶綱都是原大坪镇人[2]:63。
注释
[编辑]- ^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黔南州人民政府网站. 2016-03-09 [2025-09-17] (简体中文).
- ^ 2.0 2.1 2.2 2.3 刘泽渊. 都匀永历皇帝陵. 《文史天地》 (贵州省贵阳市: 政协贵州省委员会办公厅). 2005, (2005年第7期): 63 [2025-09-17]. ISSN 1671-2145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