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WOAH)
Organisation Mondiale de la Santé Animale (OMSA)
Organización Mundial de Sanidad Animal (OMSA)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總部法國巴黎
語言
  • 法語
  • 英語
  • 西班牙語
成员183個會員國英语Member states of the 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1]
领导人
• 总干事
艾曼纽·苏贝朗(Emmanuelle Soubeyran)
• 主席
苏珊娜·波姆博(Susana Pombo)
• 副主席
Fajer Sabah Al Salloom
• 理事會成員
成立
1924年1月25日 (1924-01-25)
位於巴黎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總部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英語: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WOAH;法語:Organisation Mondiale de la Santé Animale, OMSA),舊名国际兽疫局(法語: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épizooties, OIE),是1924年成立的旨在促进和保障全球动物(包括家养与野生动物)卫生和健康的政府間国际组织。总部位在法国巴黎

宗旨

[编辑]
  • 確保全球動物疾病狀況的透明度
  • 收集、分析和傳播獸醫學訊息
  • 鼓勵國際團結一致控制動物疾病
  • 通過發佈動物和動物產品國際貿易的衛生標準來維護世界貿易
  • 改善各國獸醫服務的法律和資源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主要目標是控制並防止流行病傳染,維護衛生安全、促進獸醫服務、保障食品安全和動物福利。[2]直至2018年,OIE有182个成员国[1],最近加入的成員為聖露西亞,也與其他75個國際組織保持長期關係,並在各大設有區域和分區辦事處。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不依賴聯合國系統,受其自身的協議管轄。自第一屆大會以來,該組織在由成員國政府代表組成的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歷史

[编辑]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舊標誌

该组织是在1920年比利时牛瘟兽疫之后創立的。该病发源于印度,因各國擔心其傳染,遂於1921年3月在巴黎召开国际会议。1924年1月25日,28个国家签署一项國際協議,成立一個全球性防治動物疾病的國際組織-「國際獸疫局」[3]。2003年5月,該組織改名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但保留縮寫「OIE」。2017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指定其有權享有《國際組織豁免法英语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mmunities Act》的權益。[4]

2022年5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停止使用OIE縮寫,改以「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縮寫WOAH替代。[5]

成員國

[编辑]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目前擁有183個成員國[1],在1924年成立時只有28個成員國,分別是:阿根廷比利時巴西保加利亞丹麥埃及西班牙芬蘭法國英國希臘瓜地馬拉匈牙利義大利盧森堡摩洛哥墨西哥摩納哥荷蘭祕魯葡萄牙波蘭羅馬尼亞泰國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突尼西亞

WOAH成員國地圖

以下是目前的成員國:

成員國 加入時間[6][7] 备注
 阿富汗 25日7月1960年
 阿尔巴尼亚 11日2月1991年
 阿尔及利亚 3日7月1962年
 安道尔 16日1月1998年
 安哥拉 6日4月1979年
 阿根廷 20日10月1933年
 亞美尼亞 29日12月1997年
 澳大利亞 9日2月1925年
 奥地利 30日6月1928年
 阿塞拜疆 28日2月1995年
 巴哈马 18日8月2010年
 巴林 27日8月1993年
 孟加拉国 15日10月1997年
 巴巴多斯 29日11月1999年
 白俄羅斯 25日2月1994年
 比利时 2日3月1928年
 伯利兹 12日1月2002年
 贝宁 14日3月1975年
 不丹 14日12月1990年
 玻利维亚 6日5月1986年
 波黑 8日8月1994年
 博茨瓦纳 20日6月1968年
 巴西 14日12月1928年
 汶萊 3日2月2004年
 保加利亚 11日1月1927年
 布吉納法索 5日12月1961年
 布隆迪 11日10月1999年
 佛得角 26日12月2006年
 柬埔寨 3日4月1951年
 喀麦隆 1日1月1960年
 加拿大 14日4月1959年
 中非 4日8月1959年
 乍得 21日9月1959年
 智利 2日4月1962年
 中國 18日2月1992年
 哥伦比亚 2日1月1956年
 科摩罗 22日12月1993年
 刚果民主共和国 22日3月1948年
 刚果共和国 20日6月1983年
 哥斯达黎加 28日6月1993年
 科特迪瓦 19日3月1962年
 克罗地亚 13日1月1992年
 古巴 4日9月1972年
 库拉索 27日5月2017年
 賽普勒斯 13日11月1961年
 捷克 15日3月1993年
 丹麦 21日1月1925年
 吉布提 27日1月2003年
 多米尼加 28日1月2003年
 厄瓜多尔
 埃及 6日1月1927年
 薩爾瓦多 22日10月1997年
 赤道几内亚 20日4月2002年
 厄立特里亚 12日9月1994年
 爱沙尼亚 13日1月1992年
 衣索比亞 2日11月1977年
 斐济 18日5月2007年
 芬兰 12日1月1925年
 法國 11日6月1926年
 加彭 27日7月1959年
 冈比亚 29日11月2004年
 格鲁吉亚 30日9月1992年
 德国 16日2月1928年
 加纳 24日5月1971年
 希腊 25日6月1929年
 危地马拉 15日3月1999年
 几内亚 23日5月1985年
 几内亚比绍 7日8月2003年
 圭亚那 10日12月1996年
 海地 28日1月1988年
 洪都拉斯 12日4月1994年
 匈牙利 2日3月1929年
 冰島 20日1月1995年
 印度 30日5月1924年
 印度尼西亞 1日2月1954年
 伊朗 24日2月1959年
 伊拉克 16日4月1928年
 愛爾蘭 30日5月1924年
 以色列 24日1月1949年
 義大利 23日5月1927年
 牙买加 15日10月1997年
 日本 27日1月1930年
 约旦 26日7月1961年
 哈萨克斯坦 23日4月1993年
 肯尼亚 28日8月1964年
 朝鲜 2日3月2001年
 韩国 21日11月1953年
 科威特 16日3月1988年
 吉尔吉斯斯坦 8日7月1992年
 老挝 6日2月1951年
 拉脫維亞 29日5月1992年
 黎巴嫩 1日10月1948年
 賴索托 22日6月1984年
 利比里亚 30日5月2014年
 利比亞 7日4月1982年
 列支敦斯登 1日1月2008年
 立陶宛 21日10月1931年
 盧森堡 24日3月1928年
 北馬其頓 10日9月1993年
 马达加斯加 26日6月1960年
 马拉维 30日3月1984年
 马来西亚 19日3月1970年
 馬爾地夫 7日11月2007年
 马里 25日1月1961年
 馬爾他 27日4月1989年
 毛里塔尼亚 21日8月1959年
 模里西斯 20日11月1985年
 墨西哥 7日12月1949年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6日3月2009年
 摩尔多瓦 24日1月1995年
 摩納哥 3日3月1925年
 蒙古国 4日5月1989年
 蒙特內哥羅 10日8月2007年
 摩洛哥 6日5月1925年
 莫桑比克 16日3月1949年
 緬甸 24日8月1989年
 纳米比亚 10日12月1990年
 尼泊尔 12日3月1998年
 荷蘭 26日8月1926年
 新喀里多尼亞 13日2月1950年
 新西兰 19日8月1924年
 尼加拉瓜 8日2月2001年
 尼日尔 7日7月1959年
 奈及利亞 20日6月1969年
 挪威 9日6月1947年
 阿曼 16日4月1984年
 巴基斯坦 21日3月1949年
 巴拿马 28日12月1977年
 巴布亚新几内亚 16日7月2009年
 巴拉圭 12日12月1967年
 秘魯 16日3月1998年
 菲律賓 29日11月1985年
 波蘭 18日2月1925年
 葡萄牙 17日6月1926年
 卡塔尔 6日5月1994年
 羅馬尼亞 16日7月1927年
 俄羅斯 29日10月1927年
 卢旺达 7日5月2002年
 圣卢西亚 2018年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5月2023年
 圣马力诺 9日4月2009年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8日5月2002年
 沙烏地阿拉伯 22日2月1971年
 塞内加尔 22日2月1961年
 塞爾維亞 21日11月2002年
 塞舌尔 20日5月2010年
 塞拉利昂 13日4月1970年
 新加坡 2日11月1993年
 斯洛伐克 3日5月1993年
 斯洛維尼亞 30日12月1991年
 索马里 10日5月1974年
 南非 4日11月1936年
 南蘇丹 30日5月2014年
 西班牙 11日2月1927年
 斯里蘭卡 12日3月1971年
 苏丹 10日10月1959年
 苏里南 10日1月2002年
 斯威士兰 23日11月1970年
 瑞典 17日9月1925年
 瑞士 6日7月1926年
 叙利亚 24日10月1986年
 中华台北[註 1][8] 1日10月1954年
 塔吉克斯坦 21日9月1992年
 坦桑尼亚 9日5月1967年
 泰國 6日5月1927年
 东帝汶 16日11月2010年
 多哥 12日8月1968年
 千里達及托巴哥 18日5月1998年
 突尼西亞 14日2月1925年
 土耳其 17日3月1930年
 土库曼斯坦 25日9月1992年
 乌干达 10日8月1982年
 乌克兰 16日6月1993年
 阿联酋 14日4月1980年
 英国 11日7月1925年
 美国 29日7月1975年
 乌拉圭 23日5月1931年
 乌兹别克斯坦 9日10月1992年
 瓦努阿图 29日6月1981年
 委內瑞拉 23日1月1948年
 越南 22日2月1951年
 葉門 15日7月1999年
 尚比亞 24日10月1964年
 辛巴威 11日12月1961年

注釋

[编辑]
  1. ^  中華民國原在1954年加入時會籍名稱為「中華民國 (臺灣)」,後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其要求改名為「中國臺灣」或「中國臺北」。后中华民国会籍名称改為「中華台北」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Members Countries.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2. ^ OIE. 我們的使命.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1). 
  3. ^ OIE. 關於我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1). 
  4. ^ Executive Order -- Designating the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as a Public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Entitled to Enjoy Certain Privileges, Exemptions, and Immunities. White House Press Secretary. 2017-01-12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英语). 
  5. ^ The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launches its refreshed brand identity. The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2022-05-28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英国英语). 
  6. ^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for the creation of an 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PDF). The Federal Council,Switzerland.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1-03). 
  7. ^ New Member Countries of the OIE. OI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8. ^ 中華民國外交部.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第75屆年會處理台灣與中國參與OIE之相關提案新聞說明會紀要.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