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仿膳饭庄

坐标39°55′36″N 116°23′19″E / 39.9267476°N 116.3887261°E / 39.9267476; 116.388726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9°55′36″N 116°23′19″E / 39.9267476°N 116.3887261°E / 39.9267476; 116.3887261

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西城区
分类传统技艺
序号1184
编号项目Ⅷ-204
登录2011年

仿膳饭庄是位于中国北京市北海公园的著名宫廷菜馆,“仿膳”意为仿照清宫御膳房的制作方法[1]。前身为1925年,清宫御膳房御厨赵仁斋孙绍然等人在北海公园北岸开设的“仿膳茶社”,原经营风味菜肴及面点小吃。50年代改为国营,更名“仿膳饭庄”,主营宫廷菜肴,并迁往漪澜堂。文革期间,仿膳停止对外营业,供中国领导人会见接待使用。2016年,仿膳迁回公园北岸。

历史

[编辑]

1924年,清逊帝溥仪遭驱逐出宫。1925年,北海公园开放,原清宫御厨赵仁斋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人,在公园北部开设仿膳茶社,经营茶水及宫廷小吃和热菜小炒,以肉末烧饼、小窝头、豌豆黄最为有名。[2]

50年代初,仿膳茶社短暂停办。1953年,旧址由原北京东四隆福寺街“福全馆”饭庄掌柜王梦燮等开办国营“大众餐厅”。1955年,奉商业局之命,大众餐厅改造为国营“仿膳饭庄”,主要负责领导和外事接待。仿膳筹备一年,菜色研究基于清宫档案御膳房菜谱,聘请清宫御厨,并在开业前邀请溥杰等人品尝提议。[3]周恩来也就开业建议:“仿膳的小窝头很受欢迎,要保留下来。肉末烧饼也好吃。如果肉末里加上点荸荠和笋末,吃起来就不感到油腻,更加爽口。”从此,仿膳的肉末烧饼按照周恩来提议改良,延续至今。仿膳内饰仿造清宫宫廷风格,窗帘、台布、餐巾、椅套均为明黄色,饰以大型彩绘宫灯、仿清宫瓷器银器等。原计划请郭沫若题匾,郭推辞说:“我的字太狂草了,老舍是旗人,他的字写得规矩,给仿膳题匾最合适。”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老舍遂题赠「仿膳」二字,是他题写的唯一商号匾牌。[4] 1956年,仿膳饭庄开业,王梦燮任经理。[3]

设在漪澜堂的仿膳饭庄

1959年,经周恩来建议,仿膳饭庄从北海公园北部迁至琼华岛上的漪澜堂。[1]1966年到1977年,北海公园因文革停止开放,仿膳饭庄也停止对外营业。然而,1975年,在北海西岸305医院养病的周恩来来北海散步,在漪澜堂休息时,公园邀他在仿膳用餐。周恩来用餐时惋惜因北海关门,外人无法享用仿膳美食,公园遂利用南门外购票处开设小吃部,只供应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等。[5]文革期间,仿膳饭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处理政务的场所,接待过尼克松基辛格田中角荣等人[1]。同时,因老舍受到迫害,仿膳大门上题匾的名款老舍二字被挖去,用木块补齐。直到七十年代末,题匾的名款老舍二字才被恢复。

1978年,仿膳饭庄由北京市二商局划归北京市第一服务局,恢复对外营业,另请溥杰题字。1979年,仿膳饭庄据清乾隆年间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的“满汉席”的菜单,首次推出了“满汉全席”,制作人是名厨王景春,师从仿膳茶社的创办人之一赵仁斋。仿膳饭庄全景式还原“满汉全席”,身着满族服饰的女服务员会从北海的长廊开始,打着灯笼迎接客人。客人入座后,要上小毛巾净面、净手。开餐时,由“大臣宣旨”介绍餐单,由“格格们”进献奶茶,菜品以鱼贯而入的方式呈现在客人面前,并且用餐过程中会有乐曲伴宴以及仿膳历史文化、菜品典故的讲解。由于满汉全席所涉及的食材尤为珍贵,有些肉类甚至涉及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仿膳饭庄只保留了满汉全席中的部分菜品,“全席”已不再制作。[2]

1982年3月,仿膳饭庄由北京市第一服务局划归第二服务局(后改制为北京市饮食服务总公司)。1993年,天安门仿膳饭庄分店开业。2001年1月,北京市饮食服务总公司与北京燕莎集团公司合并,仿膳饭庄归入重组后的新燕莎集团公司。2004年,北京新燕莎集团、全聚德集团和首旅集团合并重组为首都旅游集团,仿膳饭庄划归至首旅集团所属的全聚德集团[6]

2010年,因經營不善,长期亏损,仿膳引入社会专业化经营单位,乙十六餐飲公司成功競標,开始联合合营。2010年8月25日,“仿膳饭庄创建85周年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廷御膳'技艺展示”活动在仿膳饭庄举行。北京市文化局当天向仿膳饭庄颁发了“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仿膳饭庄清廷御膳制作技艺”标牌[6]。2011年,“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

2013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严禁地方将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变为私人会所[8]。2014年1月,北京市开始对公园内的24家高档私人会所进行停业整顿,其中仿膳经营方,高端餐饮集团乙十六损失惨重,旗下会所多数停业整顿,包括位于北海公园仿膳茶社原址的乙十六御膳堂,而与国资合营的仿膳则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大幅降价。[9]2016年,经北京市园林管理中心和首都旅游集团协商决定,仿膳饭庄4月搬迁至北海北岸仿膳茶社原址,古建筑漪澜堂由此获得腾退,归北海公园对外开放。5月,仿膳饭庄重新开张。[10][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为保护古建筑 北海仿膳饭庄迁新址. 凤凰网. 2016-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2. ^ 2.0 2.1 仿膳饭庄 - 中国百科网. www.zgbk.com. [2025-11-06]. 
  3. ^ 3.0 3.1 齐鲁老叟. 北海仿膳饭庄筹建始末和它背后的故事. 微信公众平台. [2025-11-06]. 
  4. ^ 原来北海公园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仿膳茶庄有“御厨”_北京日报网. news.bjd.com.cn. [2025-11-06]. 
  5. ^ 梁思萃. 北海仿膳往事. 微信公众平台. [2025-11-06]. 
  6. ^ 6.0 6.1 仿膳饭庄"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遗. 网易. 201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7. ^ 仿膳饭庄清廷御膳入选国家级非遗. 中国日报网. 201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8. ^ 中央纪委等发出通知要求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 中国政府网. 2013-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9. ^ 岁末年初探作风:酒店会所 “转身”之后--群众路线网--人民网. qzlx.people.com.cn. [2025-11-06]. 
  10. ^ 北京剑指舌尖上的腐败 公园内高档会所纷纷转型. 新浪.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