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昌邨

坐标22°19′34″N 114°09′27″E / 22.3262°N 114.1575°E / 22.3262; 114.157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昌邨
Nam Cheong Estate
南昌邨樓宇皆屬相連長型
概要
類型租者置其屋計劃
地點香港深水埗區
地址深水埗昌新里3號
坐标22°19′34″N 114°09′27″E / 22.3262°N 114.1575°E / 22.3262; 114.1575
托建方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1989年
技术细节
座数7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單位總數1,898伙
當中有約400個剩餘單位可出售
单套面积145 - 532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400(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不包括已於租者置其
屋計劃出售的單位之住戶)
認可人口800(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不包括已於租者置
其屋計劃出售的單位之人口)
4,684(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
地圖
地图
屋邨廣場中央原設大型水池,不過已被夷平
有蓋停車場天台休憩區
昌賢樓及昌頌樓之間的入口
羽毛球場
兒童遊樂場
健體區

南昌邨(英語:Nam Che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西近西九龍填海區,因鄰近南昌街而得名。大約於1986年7月開始興建,於1989年9月開始入伙,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歷史

[编辑]

南昌邨的地皮屬於填海地,鄰近深水埗碼頭。政府於1977年欽州街對開進行深水埗第一期填海工程,以搬遷深水埗碼頭。填海工程完成後,此邨用地曾為露天貨倉及混凝土攪拌廠,直至1986年政府收地興建本邨,並且於1989年入伙。

南昌邨位置屬新開拓土地,雖然該邨的面積能夠興建Y型大廈,但因該邨興建時選址位於舊機場飛機航道之下而限制了樓宇高度(150英呎/45.72米),使其採用了相連長型大廈;而基於前述原因衍生的樓宇高度限制,該邨的樓宇全部都只設15層(住宅層數14層)。該邨7座樓宇中,其中5座皆是相連長型第三型樓宇,以同一屋邨計佔19座同款樓宇中最多,同時佔全港同款樓宇數目的四份之一。

此邨亦為26座問題公屋醜聞白田邨14-16座受影響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1],並為提前遷置受東頭邨22座、油塘邨17-26座、白田邨17座、元洲街邨1-3及第8座重建影響的居民提供安置資源[2]

於南昌邨入伙初期,部份向海的樓宇,如昌遜樓、昌逸樓、昌哲樓和昌頌樓部份單位皆可以觀看維多利亞港海景,但隨著西九龍填海計劃的竣工、西九龍公路奧運站一帶樓宇的興建,上述提及的樓宇已不能觀看維多利亞港海景。該邨自機場搬遷至赤鱲角,圍繞該邨的欽州街聚魚道深旺道的交通流量導致上述提及的樓宇噪音問題十分嚴重,因此於1998年後期加設隔音屏以減低其影響。

南昌邨是香港房屋署租者置其屋計劃(第6期乙)出售的公共屋邨之一,於2005年9月1日供本邨居民購買現時租住的單位。截止2019年12月,本邨單位的認購率為73%,為市區租置屋邨中出售率次低的屋邨[3]

屋邨資料

[编辑]

樓宇

[编辑]
樓宇名稱(座號)[4] 樓宇類型 落成年份 樓宇層數
(住宅層數)[4]
每層伙數[4] 每座單位數目(伙)[4] 承建商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昌頌樓(第1座) 相連長型第三型
(第一款設計)
1989年 15(14) 20 280 順成建築 富士達
昌賢樓(第2座)
昌謙樓(第3座)[a] 相連長型第一型
(第一款設計)
16 224
昌遜樓(第4座)[a] 相連長型第三型
(第一款設計)
22 308
昌逸樓(第5座)[a]
昌哲樓(第6座) 20 208
昌安樓(第7座)[a] 相連長型第一型
(第一款設計)
16 224

屋邨設施

[编辑]

本邨住戶較少,所以不設商場,各座樓宇地下設有商舖。

南昌邨以西有一個同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且同樣以「南昌」命名的領展商場——南昌薈,但該商場其實是富昌邨的基座,前稱富昌商場,本來與同名公共屋邨呼應,但更名後無法呼應屋邨名稱[註 1][註 2]

教育及福利設施

[编辑]

幼稚園

[编辑]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编辑]

交通

[编辑]

早年,南昌邨曾有來往中環澳門的渡輪服務,後來因為地鐵(今港鐵荃灣綫的通車,加上新建深水埗碼頭的位置遠離深水埗的鬧市,來往中環的渡輪服務不斷減班,其後香港政府於1989年與建新機場,並於西九龍進行填海計劃,在以上的因素下,往中環渡輪服務最後於1992年6月1日取消,由九巴與中巴聯合營辦的114號線取代,隨著尖沙咀中港碼頭於1988年啟用,來往深水埗澳門的航線於1989年11月1日停航。

114號線由當時的中巴和九巴聯合經營,來往深水埗碼頭與中環港澳碼頭,114線於1997年改行西隧,改編號為914,並改為來往深水埗碼頭與天后站,後來由於中華巴士專營權取消緣故而轉交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營運,而914線經過數次更改後,至現在由海麗邨來往天后鐵路站(天后站),所以914線發展背景可算是見証了西九龍填海區一帶的發展。

深水埗碼頭巴士總站保留至1999年3月7日關閉,以深水埗碼頭巴士總站為終點站的所有巴士線遷至深水埗(東京街)巴士總站為終點站,以此站為中途站的路線則改至獲保留的第一條車坑;而原有深水埗碼頭巴士總站的地皮建成了富昌邨,富昌邨對出的位置是港鐵屯馬綫東涌綫南昌站

2016年10月9日(重陽節)起,70S號線總站由佐敦渡華路)遷往紅磡站並改經青沙公路往返和合石,同時擴大服務範圍,是首次有清明及重陽路線服務該區。(註:往和合石掃墓之乘客,需步行至長沙灣道北河街怡閣苑分站登車)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欽州街西
過海隧道巴士
九龍專線小巴
75 富昌邨 長沙灣青山道
75A 富昌邨 深水埗桂林街 只限繁忙時間服務
深旺道
過海隧道巴士
118 小西灣(藍灣半島) 長沙灣(深旺道)
118P 小西灣(藍灣半島) 長沙灣(深旺道)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05P 荔枝角 灣仔港灣道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14 海麗邨 天后站
914P 海麗邨 天后站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14X 海麗邨 天后站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71 香港仔(石排灣) 海麗邨
N118 小西灣(藍灣半島) 長沙灣(深旺道) 通宵服務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鄰近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1.0 1.1 1.2 1.3 設有供1-2人住戶入住的「劏房」,主要編配予白田邨單身長者住戶。
  1. ^ 同樣情況出現在鯉魚門廣場,上蓋的樓宇是油美苑
  2. ^ 同樣情況出現在啟用初期的樂富中心,上蓋的樓宇宏康樓、宏逸樓、宏順樓及宏達樓當時屬橫頭磡邨,而該等樓宇在1991年改撥入樂富邨,終結相關情況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為安置問題公屋居民而建 南昌邨工程順利 首期明年底入伙.《華僑日報》,1987年12月8日.
  2. ^ 油塘白田等邨居民 可申請遷較大單位 截止期為本月二十三日. 大公報. 1990-11-13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3. ^ 香港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議事備忘錄 (凍結出租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回收的單位)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6-18). 
  4. ^ 4.0 4.1 4.2 4.3 存档副本.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參考書籍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22°19′34″N 114°09′27″E / 22.3262°N 114.1575°E / 22.3262; 114.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