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槍族

卡拉什尼科夫槍族(俄語:Автоматы Калашникова,羅馬化:Avtomaty Kalashnikova,簡稱AK槍族)是自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研發之AK-47突擊步槍所衍生出的槍械系列。
歷史
[编辑]大部份AK型號最初由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原名伊茲馬什兵工廠)所開發設計,其後傳至其他華沙條約及東方集團國家,並為其所大量仿製。
由於原型AK-47的響亮名聲,有非東方集團、親西方的國家仿效其設計推出自製產品,如以色列的加利爾突擊步槍及印度的英薩斯突擊步槍,其設計思路同時影響了以色列、芬蘭、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多個國家的步槍設計路線。
AK槍族成員是當今世上使用最廣泛的槍械,目前世上估算有約七千二百萬支AK系列槍械流通。[1][2][3] 根據原蘇聯的統計,全球範圍內的AK系列自動步槍中,9成是仿製品,真正產地是前蘇聯及俄羅斯的僅有10%左右[4]。
原廠型號
[编辑]步槍
[编辑]- AK-47
- AKM
- AK-74
- AK-101
- AK-102
- AK-103
- AK-104
- AK-105
- AK-107
- AK-9
- AK-203
- AK-12
- OTs-12
- OTs-14
- Saiga半自動步槍
機槍
[编辑]衝鋒槍
[编辑]霰彈槍
[编辑]卡賓槍
[编辑]非原廠型號
[编辑]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AK槍族,部份國家现今仍有生產。
阿尔巴尼亚
[编辑]阿爾巴尼亞同時生產Tip C狙擊步槍。
亞塞拜然
[编辑]保加利亞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AKK | 仿製AK第3型 |
| AKKS | 仿製AK第3型,摺疊槍托 |
| AKKM | 仿製AKM |
| AKKMS | 仿製AKMS |
| AKKN-47 | 對應NPSU夜視瞄準鏡 |
| AK-47M1 | 仿製AK第3型,黑色聚合物護木及槍托 |
| AK-47MA1/AR-M1 | 與AK-47M1相同,但改為北約5.56×45毫米口徑 |
| AKS-47M1 | AKMS的北約5.56×45毫米口徑版本 |
| AKS-47MA1 | 與AKS-47M1相同,但只能半自動發射 |
| AKS-47S | AK-47M1的短版,裝有東德版本的摺疊槍托及雷射指示裝置 |
| AKS-47UF | AK-47M1的短版,俄羅斯版本的摺疊槍托 |
| AR-SF | 與AK-47UF相同,但改為北約5.56×45毫米口徑 |
| AKS-93SM6 | 類似AK-47M1,不能發射槍榴彈 |
| RKKS | 發射.22口徑彈藥的訓練用步槍 |
| AKT-47 |
東德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MPi-K | 與AK相同 |
| MPi-KS | 與AKS相同 |
| MPi-KM | 與AKM相同 |
| MPi-KMS72 | 與AKMS相同,但採用向右摺疊的鋼絲式槍托 |
埃及
[编辑]曾經仿製AK-47,並以MISR 7.62和Maadi名義仿製AKM。
匈牙利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AKM-63 | 仿製AKM |
| AMD-63 | |
| AMD-65 | |
| AMD-65M | |
| AMMSZ | |
| AMP | |
| NGM-81 | 仿製AK-74 |
| NGM 5.56 |
伊拉克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Tabuk自動步槍 | 仿製M70B1及M70AB2 |
| 塔布克狙擊型步槍 | M70B1裝上23.6寸槍管、瞄準鏡及不同的槍托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编辑]大韓民國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茶山DAK-47 | 仿製AK第3型 |
| STR-K18 | 仿製AKM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波蘭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kbk AK/pmK | 與AK相同 |
| kbk AKS | 仿製AKM |
| kbk Ak PNG60 | 槍榴彈發射型 |
| kbk AKM | 與AKM相同 |
| kbK AKMS | 與AKMS相同 |
羅馬尼亞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AI | 與AK相同 |
| AIS | 與AKS相同 |
| PM md. 63 | 與AKM相同,但配備具握把的下護木 |
| PM md. 65 | 與AKMS相同,部份版本採用向右摺疊的鋼絲式槍托 |
| PM md. 90 | PM md. 65的短版 |
| PA md. 86 | 仿製AK-74 |
| AIR |
南斯拉夫及塞尔维亚
[编辑]| 型號 | 描述 |
|---|---|
| M64 | 長槍管的AK |
| M64A | 槍榴彈發射型 |
| M64B | M70的摺疊槍托版本 |
芬兰
[编辑]以色列
[编辑]南非
[编辑]-
伊拉克製Tabuk狙擊步槍
-
東德製MPiKMS-72
-
波蘭製RWGŁ-3 槍榴彈發射型
採用
[编辑]由於蘇制AK槍族步槍令人驚詫的簡單結構、堅實耐用、使用靈活方便與黑市價格便宜,其可靠性甚至令部分西方國家生產的步槍,和部份粗製濫造的仿製AK均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因此,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甚至西方國家的軍隊或者反政府武裝都裝備AK槍族。
AK槍族是使用最廣泛的槍械之一,其廣泛程度在輕武器歷史上,可能只有马克沁机枪、毛瑟步槍和M1911手槍可以与之相比,而卡拉什尼科夫則因為AK槍族步槍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使用也被譽為「世界槍王」。
可是,蘇聯並無專利制度,故除獎勵以外,卡拉什尼科夫说他本人没有从AK系列中賺取過任何專利費,否则已经是亿万富翁了[5]。
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總幹事安納托利·伊賽金(Anatoly Isaikin)曾指出外國槍械生產商對AK的無牌生產已經為俄羅斯的經濟冒受損失,又認為這些無牌仿製品的品質差劣,無法跟正版AK相提並論,從而“污衊”了AK乃至俄羅斯在國際上的聲譽。
事實上,在冷戰時期蘇聯政府並不重視版權專利,更容許友邦大量仿製AK槍族,然而儘管生產專利早已在蘇聯解體時或之前過期,生產卻從未有停止,其中伊茲瑪希的經理指他們公司就無牌生產的AK系列每年已損失至少4億至5億美元[6]。
軍事
[编辑]受苏联早期战术思想定位的影响,中国的56式、波兰的PMK和东德的MPi-K被称作“冲锋枪”(中文:56冲、波蘭語:Pistolet maszynowy、德語:Maschinenpistole)。匈牙利和朝鲜紧跟苏联之后的定位,称为自动步枪(匈牙利語:Automata Módosított Deszantfegyver、韓語:소총,直译:「小銃」)。
在AK-47列装之初,其定位为充当“冲锋枪”的作用,而半自动的SKS才是配发给大多数士兵的步枪;此种战术思想的配置一直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其仿制型号56式的定位,直至1970年代。
1955年,SKS的设计师謝爾蓋·加夫里洛維奇·西蒙諾夫主动提出应全军除役SKS,並換裝AK-47,SKS才于1956年停产,并逐步由增产的第三型AK-47替换。
越戰
[编辑]真正讓AK-47步槍揚名天下的是1960年代越南战争,AK-47及其中國產仿製型56式大規模地武裝北越正規部隊和游擊隊,足以證明這種自動武器在叢林環境中深受士兵信賴。
在越南戰爭初期,流傳不少美國士兵丟棄不適應熱帶雨林惡劣條件下笨重的M14自动步枪,或者因清理套件不足且清槍訓練不足而故障頻出的早期型M16突擊步槍,轉而使用戰場上繳獲的AK-47和56式自動步槍。
這是因為AK-47擁有非常優良的可靠性(卡彈的比率較早期型M16低很多)和密集的火力,而且易於容易操作,其射程短精度差的缺點亦在近戰密集的越南雨林戰場中不明顯,故在當時尤其受到一些美國特種作戰部隊的歡迎。
不過在能见度不佳的丛林中,由於AK-47与美军步槍的枪声区别很大,使用繳獲的敵軍武器可能会被友军误判,而导致误伤。另外,子彈不通用,一旦手頭上的AK-47子彈用罄,周遭持用M16的戰友無法提供子彈補給。
一般的情形可能是由于M14的自动射击能力差(由于后坐力巨大,M14在大多数时候是半自动射击,甚至有些M14索性加了快慢機锁,强制關閉掉全自動射擊能力),或者早期M16由于设计、制造、弹药等问题而可靠性不佳所致。
早期M16没有辅助推机柄,一旦发生闭锁不良等小故障也只能将武器拆开以排除故障,这在战场上是非常不便甚至是无法做到的。此时,以繳獲的AK-47继续作战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在弹药方面,虽然M193弹具有良好的精度与杀伤力(对无防护目标),但是其弹头轻小,往往穿过几层薄薄的灌木,就会产生严重的偏航和威力衰减;M43弹头重量大,稳定性好(甚至有些过稳定,即击中目标后不翻滚也不破碎),受这些影响较小。
由於後勤水平提高,加上M16已發展成熟,解決了早期的各種問題,美軍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間繳獲AK-47步槍更像是一种收集战利品的行为,而不是作战需要。不過,在執行隱蔽行動時美軍特種作戰部隊仍然會使用AK-47,也會用作訓練武器。
中東
[编辑]在以色列與周邊回教國家或極端主義團體已進行了超過數十年的對峙和衝突中,以色列士兵繳獲了敵方的AK-47步槍,並投入位於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戈蘭高地、黎巴嫩等地的戰鬥中。
以軍的特種部隊(如以色列海軍第13突擊隊)在採用CAR-15卡賓槍之前,曾以AK-47作主力武器使用。
埃及、伊朗、敘利亞等中東國家的軍隊和警隊廣泛使用AK-47;在伊拉克薩達姆·海珊政權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由美國和其盟國代訓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新軍既使用美制枪械,也使用AK-47步槍。
其他
[编辑]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AK槍族均以價錢便宜而广受欢迎,大量裝備在軍隊及警察等部队。同時,亦因AK系列本身不受專利保護的原因,而被許多國家隨意地仿製和出口,當中由中國生產的56式及其衍生型佔有一席之地,從而惡化了武器氾濫的問題。
這些槍械也因此成為許多叛軍、恐怖組織和犯罪集團的得力武器,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非法使用
[编辑]由於AK系列在各地市場(不論合法或黑市)價格便宜,庫存量龐大加上容易購買,因此經常成為罪犯用於犯罪的首選武器之一。
AK樣式步槍在非洲部份國家極度廉價,黑市販賣的價錢由30到125美元不等,有時甚至能夠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取得。在巴基斯坦,某些部族自治區,有以人工及機械用逆向工程方法仿製出半自動的AK,而二手的AK步槍約120美元便能買到。
近年來,在美國民用市場上,AK樣式步槍的價格有上漲之趨勢。[7]
罪犯
[编辑]美國
[编辑]1980年代,美國販毒分子經常使用AK系列步槍,在虛構的影視劇情節中也經常出現,對公眾造成心理影響,加上在1989年於加州斯托克頓的一間小學發生了槍擊事件,當時兇徒使用中國製的半自動AK樣式步槍對師生施襲,導致5死32傷。
事後,加州政府立法禁止平民進口、生產和擁有半自動AK步槍在內的所謂“突擊武器”,而聯邦政府亦於1994年通過“聯邦突擊武器禁令”,禁止平民擁有全自動軍用槍械的半自動民用版本。
但該禁令已於2004年失效,因此現在由多個國家生產的半自動民用型AK步槍依然允許出口到美國,在許多美國州份都能夠讓平民合法購買;不過從近來的幾次恐怖攻擊事件來看,槍手現在似乎更加偏愛準度更佳,且為模塊化設計的AR-15樣式步槍。
香港
[编辑]AK步槍一度是匪徒愛用的槍枝[8]。
過去,香港警察的配槍主要用於防衛用途,所以只配備.38口徑M10左輪手槍。 及至1990年代中期,葉繼歡、季炳雄、張子強等悍匪不斷在香港做案,當中包括械劫和綁架案,並配備了具強大火力的AK步槍,一度使香港警方束手無策。
後來,經過改善火力,以及加強情報等各部門的配套,才把局勢扭轉,進而把匪徒繩之於法。
武裝份子及恐怖组织
[编辑]由於冷戰期間東西方兩大陣營為了增加自身影響力而向其盟友供應大量武器,當中不少AK連同其他武器更流入一些國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如伊朗支持的哈瑪斯以及真主黨被以色列和美國等國家視為恐怖組織)手上。
另外,在蘇聯解體後,其繼承國軍火庫內的武器被不法份子大規模的盗取,並以極為便宜的價格於黑市中出售盈利。
同時,基於AK系列本身不受專利保護的原因,而被許多國家隨意地仿製和出口,從而惡化了其氾濫問題,加上該槍易於操作,令其經常成為武裝份子及恐怖組織的常用武器,亦多次在恐怖活動中出現。
在蓋達組織已故創始人奧薩瑪·賓·拉登和伊斯蘭國已故“哈里發”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自拍的宣傳影帶中,手上總是離不開一支AKS-74U。後來在非洲、中東、中亞、車臣、拉丁美洲與東南亞等地的分離主義武裝團體中,AK步槍幾乎與他們的武裝實力畫上等號。
影响
[编辑]
AK-47出现在一些國家或組織的旗幟當中,包括莫桑比克国旗与国徽、東帝汶國徽和1984年—1991年間的布基納法索國徽。
形象
[编辑]由於AK的衍生槍型為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最多的槍械,不論是在正規軍、叛軍和恐怖組織等準軍事組織、犯罪組織,甚至乎是平民手上都能發現其蹤影,因此它們在許多國家的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以及其他文藝作品當中,有著相當高的出現率。
在西方國家,一些人習慣把AK步槍與敵對勢力劃上等號,該槍在西方影視作品當中經常被描繪為犯罪份子、毒犯和恐怖份子所使用的武器,而作品中的主角或“英雄”角色會從敵人手上繳獲AK步槍使用的情況很常見。
不過,有一些例外,例如一些描繪起義民眾或反抗軍對抗獨裁政權或統治勢力的作品。此時可能出現“正義”一方使用AK步槍,“邪惡”一方使用M16或其他西方槍械的顛倒局面。這種情節可從《重裝任務》等西方電影中發現。然而,可能會出現雙方都使用AK步槍的局面。
相反,在許多發展中國家,AK步槍則被視為對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象徵,並經常跟革命和武裝起義扯上關係。以上都是基於冷戰時期東西方陣營對峙所產生的結果。
1991年蘇聯解體,黑市軍火走私販維克多·布特隨即把握機遇,向世界各地武裝组织販賣大量軍火致富,於1992年至1995年間向塔利班出售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武器,同時大量走私武器到非洲,當中即包括大量AK步槍,令發生在非洲許多的武裝衝突都幾乎跟他扯上關連,其事蹟更於2005年被改編成電影《軍火之王》。
誤解
[编辑]“AK-47”一詞常常作為許多不熟悉槍械的人士及部份軍事/槍械愛好者對所有AK系列槍械(或外觀跟它相似的槍械,如:vz. 58突擊步槍)的統一稱號,但這實際上是錯誤的。
基於生產成本昂貴以及可靠性問題,原版AK的產量並不多,遠遠低於其改型AKM及不少AK的仿製品,而且它早已在AKM推出後不久便停產,生產時期只維持了12年,所以絕大部份在市場上找到的都不是蘇聯原產的AK。
常見的AK步槍通常為AKM/AKMS、中華人民共和國56式自動步槍、羅馬尼亞1963/65型、南斯拉夫扎斯塔瓦M70,以及其他由東德、匈牙利、波蘭、保加利亞等前東方集團國家生產的仿製型和改良型。而這些槍械的官方名稱都不是叫“AK-47”。
讀音
[编辑]关于 AK 两字的读法,有人按英文读作 /ei kei/,也有人按俄文读作“阿卡”,在相关视频中出现后常会引发争论。相似的争议也有苏 / 俄式坦克的 T(音“特”)字母。
参考文献
[编辑]- ^ Blair, David. AK-47 Kalashnikov: The firearm which has killed more people than any other
. 2015-07-02 [2019-09-26]. ISSN 0307-12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 ^ Franko, Blake. The Gun That Is in Almost 100 Countries: Why the AK-47 Dominates. The National Interest. 2017-05-08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3, 2023).
- ^ McCarthy, Niall. The Cost Of An AK-47 On The Black Market Around The World [Infographic]. Forbes.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9, 2023).
- ^ 存档副本. [2013-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30).
- ^ 卡拉什尼科夫本人在接受历史频道采访时曾说过,中国人将AK带到世界各地,却没交过一分钱的专利费。另据2004年朝日新闻的报道,卡氏说许多国家无牌生产AK,将它们大量带入动乱地区,使得AK的名声受损实在是悲哀
- ^ Russia To Defend AK-47 Assault Rifle Copyright.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存档副本 (PDF). [2008-01-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1-09). The AK-47: the world's favourite killing machine
- ^ Youtube- 1993年1月6日香港晚間新聞. [2007年10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