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捷運

臺北捷運 | |
---|---|
Taipei Metro | |
![]() 臺北捷運企業識別標誌 | |
![]() 臺北捷運系統識別標誌 | |
概要 | |
所有者 | 臺北捷運公司 |
地区 | 中華民國(臺灣) 臺北市、新北市 |
交通類型 | 大眾捷運系統 機場聯絡軌道系統 |
线路 | 5主線、2支線、1纜車線[1] |
車站 | 117[a][1](轉乘站合併計算) |
日客流量 | 2,026,843 人次(2024年)[2] 3,206,078人次(單日最高 2019年12月31日) |
年客流量 | 710,185,578人次(2023年)[3] |
首席执行官 | 趙紹廉(董事長) 黃清信(總經理) |
總部 |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中山區民安里中山北路二段48巷7號 |
網站 | www |
运营 | |
開始运营 | 1996年3月28日 |
间隔时间 | 80秒~7分鐘(深夜12~15分鐘) |
运营單位 | 臺北捷運公司 |
列车长度 | 高運量主線2組6輛、支線1組3輛 文湖線:2對4輛﹝非固定編組﹞ |
技术 | |
系統長度 | 路線總長:136.9公里 營運距離:131.1公里 興建中:17.91公里 規劃中:65.88公里 |
轨距 | 1435毫米(標準)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漢字 | 台北捷運 |
注音 | ㄊㄞˊㄅㄟˇㄐㄧㄝˊㄩㄣˋ |
汉语拼音 | Táiběi Jiéyùn |
通用拼音 | Tái-běi Jié-yùn |
威妥瑪拼音 | T'ai2-pei3 Chieh2-yün4 |
台語羅馬字 | Tâi-pak Tsia̍t-ūn |
客羅 | Thòi-pet Chia̍p-yun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漢字 | 台北大眾捷運系統 |
注音 | ㄊㄞˊ ㄅㄟˇ ㄉㄚˋ ㄓㄨㄥˋ ㄐ一ㄝˊ ㄩㄣˋ ㄒ一ˋ ㄊㄨㄥˇ |
汉语拼音 | Táiběi Dàzhòng Jiéyùn Xìtǒng |
通用拼音 | Tái-běi Dà-jhòng Jié-yùn Sì-tǒng |
威妥瑪拼音 | T'ai2-pei3 Ta4-chung4 Chieh2-yün4 Hsi4-t'ung3 |
台語羅馬字 | Tâi-pak Tāi-tsiòng Tsia̍t-ūn Hē-thóng |
客羅 | Thòi-pet Thai-zung Chia̍p-yun He-thúng |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臺北捷運[b]、北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路網範圍涵蓋臺北市及新北市,為臺灣第一座投入營運、以及規模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4]。營運機構為臺北捷運公司,工程興建則另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自1996年開始營運,目前共有5條主要路線[c]、2條單站支線與1條纜車線,路線里程136.9公里、營運里程131.1公里,營運車站共117站[a][1],乃臺北都會區的交通骨幹[4],亦為國際地鐵聯盟成員[5]。
臺北捷運為臺灣第一個建造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6]。最初的路網於1986年獲准興建,並在兩年後開始施工[7]。該系統於1996年3月28日正式通車,至2000年時,已有三條主要路線、共62個車站投入服務[8]。
在接下來的九年中,乘客人數增加了70%。自2008年以來,路網已擴展至131個車站,總乘客人次累計超過140億次[9]。由於有效紓解了臺北及其周邊衛星城市日益嚴重的交通壅塞問題,該系統受到當地居民的高度讚譽,每日搭乘次數超過2百萬人次[10]。
歷史
[编辑]提議與建設
[编辑]


在1968年6月28日的一場記者會上,交通部首次提出在臺灣建設捷運系統的構想,並宣布計劃開始研究在臺北都會區建構此類路網的可行性[11]。然而,因財務考量及當時認為尚無迫切需求,該計畫最終擱置。隨著1970年代經濟成長帶來的交通壅塞日益嚴重,興建捷運系統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臺北捷運系統的實質規劃啟動。1975年臺北市政府與行政院經建會[d]、交通部以三對等負擔經費方式,由交通部統籌辦理「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初步規劃」,並於1977年底完成報告[12]。1977年2月,交通部運輸研究所(IOT)提出一份初步捷運系統報告,設計了五條路線:U1、U2、U3、S1與S2,勾勒出大致的路廊規劃,其中部分路段將改建自臺鐵的單軌支線,這也是臺北首份捷運系統規劃[13]。
1981年,運研所邀請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公司(BMTC)與中華顧問工程司組成研究團隊,針對該初步報告進行深入研究,並借鏡香港地鐵的同月台平行轉乘設計,將市區路網修正為L型交會,也解決路線過度重疊的問題[13]。1982年,臺北市政府委託國立交通大學進行中運量捷運系統的研究與可行性評估[13]。1984年1月,交大提出臺北市中運量捷運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其中包含文湖線與淡水–信義線的規劃[13]。在1985年以前的計畫中,仍打算保留臺鐵3呎6吋的窄軌軌距,並依照臺鐵與日本窄軌標準設計車輛[13]。1985年3月1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CEPD)與由三家美國顧問公司組成的台北捷運顧問團(TTC)簽訂協議,針對臺北捷運進行整體研究。除將部分初步計畫調整為標準軌、並設計更寬更長的高運量列車外,也將文湖線納入路網。1986年,行政院核定經建會提出的臺北捷運初步路網設計,雖然路廊尚未完全定案[7],但核定新臺幣4,417億元的建設預算[14]。
行政院於1986年5月27日正式核准捷運初步路網[7],後於1986年6月27日,捷運工程局籌備處成立[15],並於1987年2月23日正式改組為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DORTS),專責系統的規劃、設計與建造[14]。捷運局在籌備施工的同時,也對原始路廊進行小幅調整。最初規劃的六條路線分別為[13]:淡水線與新店線(U1、U2)、中和線(U3)、南港線與板橋線(S1)、以及木柵線(今文湖線),共79座車站、76.8公里(47.7英里)路線[14],其中包含34.4公里(21.4英里)高架、9.5公里(5.9英里)平面及44.2公里(27.5英里)公里地下路段[15],於1988年12月15日動工[7]。1990年初,再加入土城線及內湖線,初期路網計畫完成。遠期路網留有環狀線、桃園機場捷運之雛形[e][12]。
通車與初期路網
[编辑]1996年3月28日,捷運系統正式通車,首條營運路線為木柵線,全長10.5公里(6.5英里)、共十二站,為中運量無人駕駛高架捷運,路線自中山國中站至動物園站[7]。1997年3月28日,第一條高運量路線淡水線通車,起初行駛於淡水至中山,年底延伸至臺北車站。1998年12月23日,捷運系統達成一億人次搭乘的里程碑[16]。
1999–2006年路網擴大
[编辑]1999年12月24日,板南線市政府站-龍山寺站通車後,與其他已經通車的路線共同構成狀似「卄」字的路網,時稱「雙十路網」[17][7],臺北車站和忠孝復興站成為最重要的轉乘站。2000年8月至2006年5月,板橋線、小南門線、南港線、小碧潭支線[18]、土城線陸續完工通車[19][7]。
貓空纜車
[编辑]2007年7月4日,新的空中纜車系統「貓空纜車」正式啟用,連結動物園、指南宮及貓空。由於2008年10月1日薔蜜颱風造成支柱地基土石流侵蝕,系統全面停駛[20]。2010年3月31日,支柱完成遷移與安全檢測後,纜車正式恢復營運[21]。
2009–2014年路網擴大
[编辑]2009年7月4日,文湖線內湖段通車,完成了最初六大核心路段的最後一段[22]。但由於長期爭論究竟應建中運量或高運量系統,該段直到2002年才開工[23]。
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中和新蘆線由古亭延伸至蘆洲與迴龍[24]。2013年11月24日,信義線通車[25];2014年11月15日,松山線通車[26]。
在2014年以前,僅有實體路線有正式名稱,營運路線則沒有。2008年以前,全程與區間班次以端點站稱呼[27][28],板南線與文湖線的列車則以其所行駛的實體路線命名[29][30]。
隨著2014年核心路段完工,營運服務的命名方式被確立,「線」開始指稱服務路線。2014至2016年間,依首通車日期順序,路線獲得數字代號:棕、紅、綠、橘、藍線依序為第1至5號線[31]。2016年後,數字代號被顏色名稱取代[32]。2021年1月,新莊機廠投入調度營運,是最後一個啟用的高運量系統機廠。[33]。
2023年6月,因韓國觀光客人數增加,捷運宣布在觀光客較多的車站新增韓文廣播[34]。
2024年4月3日,臺灣發生規模7的強震,所有營運中的捷運列車為安全起見全面停駛檢查[35],當日稍晚全線恢復營運[36]。
路線
[编辑]

該系統依據「輻射式樞紐分佈模式」設計,大部分路線由臺北市中心向外輻射延伸。捷運系統每日營運時間為早上06:00至隔日00:00[37](末班車於01:00前完成運行),並在特別活動期間(如跨年慶典)延長服務[38]。列車班距依不同路線與時段而異,介於1分30秒至15分鐘之間[37][39]。全系統全面禁菸,而付費區內禁止飲食、嚼口香糖及檳榔[40]。
在尖峰時段,車站可能極度擁擠,特別是臺北車站、忠孝復興站及民權西路站等轉乘站。自動廣播使用國語、英語、台語與客語,繁忙車站亦提供日語廣播[41],並於2023年8月24日擴大至全線覆蓋。部分車站則因應大量南韓旅客湧入而增設韓語廣播[42]。此後,廣播順序調整為:國語、英語、日語、韓語,最後為台語與客語[43]。
路線概覽
[编辑]路線 | 區間 | 長度(公里) | 現況 | 系統 | 機廠 | |||
---|---|---|---|---|---|---|---|---|
![]() |
文湖線 | 木柵線 | 動物園-中山國中 | 10.9 |
25.7
|
營運中 |
||
內湖線 | 中山國中-南港展覽館 | 14.8
| ||||||
![]() |
淡水信義線 | 信義線東延段 | 廣慈/奉天宮-象山 | 1.42 |
32.22
|
興建中
|
||
信義線 | 象山-中正紀念堂 | 6.4
|
營運中
| |||||
淡水線 | 中正紀念堂-淡水 | 23.2
| ||||||
![]() |
北投-新北投 | 1.2
| ||||||
![]() |
松山新店線 | 新店線 | 新店-中正紀念堂 | 9.3 |
21.3
|
營運中
|
||
小南門線 | 中正紀念堂-西門 | 1.6
| ||||||
松山線 | 西門-松山 | 8.5
| ||||||
![]() |
七張-小碧潭 | 1.9
| ||||||
![]() |
中和新蘆線 | 中和線 | 南勢角-古亭 | 5.4 |
31.5
|
營運中
|
||
新莊線 | 古亭-迴龍 | 19.7
| ||||||
蘆洲線 | 大橋頭-蘆洲 | 6.4
| ||||||
![]() |
板南線 | 土城線延伸頂埔段[44] | 頂埔-永寧 | 2.0 |
28.2
|
營運中
|
||
土城線[45] | 永寧-府中 | 5.6
| ||||||
板橋線 | 府中-西門 | 7.1
| ||||||
南港線 | 西門-昆陽 | 11
| ||||||
南港線東延段 | 昆陽-南港展覽館 | 2.5
| ||||||
![]() |
貓空纜車 | 動物園-貓空 | 4.3
|
營運中
|
空中纜車系統 (自動循環式) |
|||
![]() |
萬大中和樹林線 | 第一期 | 中正紀念堂-中和高中 | 7.8
|
23.4
|
興建中
|
||
機廠支線[46] | 中和高中-莒光 | 1.6
| ||||||
第二期[f] | 中和高中-迴龍 | 14
|
興建中 CQ880B土建標招標中 | |||||
![]() |
環狀線 | 南環段 | 動物園-大坪林 | 5.73
|
49.18[g]
|
興建中
|
||
北環段 | 新北產業園區-劍南路 | 14.93
|
興建中
|
|||||
東環段 | 劍南路-動物園 | 13.12
|
興建中 除CF763外其餘土建標招標中 |
東機廠
| ||||
![]() |
民生汐止線 | 第二期(臺北市段)[h] | 工程代碼SB01站-東湖 | 10.5
|
12.73
|
綜合規劃階段(由新北捷運局代辦規劃)
|
||
已取消或移交其他地方主管機關之路線 | ||||||||
![]() |
環狀線 | 南北線 | 劍南路 - 秀朗橋 | 16.5
|
終止規劃
|
東機廠(已取消)
| ||
第一階段[i] | 大坪林-新北產業園區 | 15.4
|
49.18[j]
|
營運中(交由新北捷運公司)
|
||||
![]() |
民生汐止線 | 第一期(汐止東湖線) | 東湖-工程代碼SB15站 | 5.56
|
預定時程與進度
[编辑]
各興建中路線的預定時程,2025年7月30日更新,進度依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發布為準[48]:
預定通車時間 | 路線名稱 | 區間 | 預定進度 | 實際進度 | 相較進度 | |
---|---|---|---|---|---|---|
2026年 | 2月 | ![]() |
象山-廣慈/奉天宮 | 86.34% | 86.34% | 相等 |
2027年 | 6月 | ![]() |
中正紀念堂-中和高中-莒光 | 80.85% | 80.85% | 相等 |
2031年 | 6月 | ![]() |
中和高中-迴龍 | |||
2031年 | 6月 | ![]() |
動物園-大坪林 | 30.17% | 30.17% | 相等 |
![]() |
新北產業園區-劍南路 | |||||
2032年 | ![]() |
動物園-劍南路 | 7.41% | 7.41% | 相等 |
票價與車票
[编辑]
截至2025年,每趟票價介於新臺幣20至65元之間。日常使用的收費方式包括RFID單程票代幣、可儲值的電子票證(如悠遊卡與一卡通),以及基於NFC的行動支付(僅支援Google Wallet與Samsung Wallet)[49][50]。
優惠與減免
[编辑]過去所有使用電子票證的乘客皆可享有8折優惠,但該政策於2020年2月起取消[51],改採常客方案。乘客搭乘次數越多,所能獲得的回饋就越高。自2020年2月至2025年2月,優惠方案分別為,同一月份搭乘捷運11–2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10%,搭乘21–3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15%,搭乘31–4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20%,搭乘41–5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25%,搭乘超過5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30%[52]。自2025年3月起,常客方案調整為同一月份搭乘11–2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5%,搭乘21–4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10%,搭乘超過40次可拿到現金回饋15%[53]。以上優惠屬於回饋制,前一個月的回饋金會在次月首次刷卡進站時自動存入乘客卡片,必須於6個月內領取[54]。持地方政府核發的敬老卡和愛心卡者,每次可享有4折優惠[55]。年滿6歲以上之兒童需支付成人票價。其他票種包括定期票、與其他運輸服務的聯票、團體票,以及於各車站租借YouBike的優惠票價[56]。
票務系統
[编辑]臺北捷運的驗票閘門預計於2025年底全面更新,以支援感應式金融卡與QR Code支付[57]。
基礎設施
[编辑]
臺北捷運全系統均為無障礙環境,所有車站與列車皆可供身心障礙人士使用。設施包括[58][59][60]:無障礙廁所、輪椅與嬰兒車可使用的坡道與電梯、觸覺導盲道、加寬閘門,以及設有輪椅專用空間的車廂[61]。
自2003年9月起,臺北捷運的英文站名全面改用漢語拼音,並於12月底前完成;車站出入口標誌上則以括號標註通用拼音[62]。2004年9月印製的《臺北市大眾捷運系統捷運站轉乘公車資訊手冊》仍使用威妥瑪拼音[63]。
為因應旅客人數增加,自2007年起,所有捷運車站將傳統閘門更換為快速閘門,單程磁卡亦改為RFID代幣[64]。臺北捷運全線車站、列車與隧道均提供免費手機訊號,部分站點亦設有Wi-Fi熱點[65]。2007年,木柵線引進全球首批WiMAX列車,乘客可上網並觀看直播[66]。部分車站同時設置手機充電站[67]。
月台
[编辑]


截至2018年9月,所有車站均已設置月台門[68]。在此之前,文湖線全線、中和新蘆線大多數站點,以及部分其他路線的車站在通車時已設置月台門[69][70][71]。為提升安全性,其他未設月台門的車站曾安裝軌道入侵偵測系統[71],利用紅外線與無線電偵測器監控軌道區域的異常動態[72]。
號誌系統
[编辑]
當木柵線於1996年通車時,該路線最初配備列車自動運行系統(ATO)與自動列車控制裝置(ATC),其中ATC又包含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TP)與自動列車監控(ATS);其中ATP依靠傳輸線圈與路旁控制單元運作,而ATO則依靠停站控制單元。傳輸線圈由控制中心掌控以確保行車安全,並設置於導引軌道上。這些線圈包括 PD 環路、安全頻率環路、停車程序環路、車輛-車站連結與車站-車輛連結;這些環路交錯排列,透過電磁感應方式運作,兩個交點的時間間隔為0.3秒,用於監測列車與控制速度[73]。然而,木柵線早期採用的固定區間式ATC系統在營運初期問題不斷,最終被來自加拿大龐巴迪運輸提供的「CITYFLO 650 CBTC移動閉塞系統」所取代,並率先應用於內湖線[74]。
另一方面,高運量路線則採用傳統的固定區間式系統設計,最初由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的General Railway Signal提供,應用於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與板南線;之後由阿爾斯通(Alstom)提供,應用於土城線、新莊線、蘆洲線、信義線與松山線。該系統的關鍵組件包括阻抗結合器、4呎環路、標誌線圈、對位天線、路旁雙色燈號,以及結合行控中心的自動列車監控系統[75]。
使用車輛
[编辑]台北捷運的所有車輛皆為電聯車,採直流電750伏特第三軌供電[76],每一列編組均裝有列車自動運行系統(ATO),可實現列車部分或全部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功能。
中運量列車
[编辑]文湖線所使用的中運量列車為1,880毫米(6英尺2英寸)寬軌膠輪列車,沒有車上駕駛員,而是由中運量系統的「行車控制中心」遠端操控。最初採用固定區間閉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每列車由兩組兩節編組的電聯車(EMU)組成,共計四節車廂[1]。
文湖線最初使用馬特拉列車,同一組中的兩節VAL256車廂共用同一組車號。由於此編號規則,馬特拉車隊的102節車廂編號為1至51。2003年6月,龐巴迪運輸獲得合約,提供202節INNOVIA APM 256型列車[77],並安裝CITYFLO 650移動區間閉塞通訊式列車控制(CBTC)系統,以取代固定區間ATC系統,同時為既有的102節VAL256列車加裝CBTC系統。不過,龐巴迪列車與既有文湖線系統的整合在初期相當困難,營運前3個月曾發生多次系統故障與失靈[78]。舊列車的改裝也比預期耗時更久,因此這些列車必須進行數小時的可靠度測試[79],最終VAL256型列車於2010年12月陸續恢復上線營運[80]。
高運量列車
[编辑]高運量列車採用鋼輪軌道系統,並由車上列車駕駛員操作,但整體仍由電腦控制。駕駛同時兼任司機與列車長,負責開關車門及部分廣播。廣播內容包含中文、英文、閩南語、客語,在人潮較多的車站還會增加日文與韓文。ATC系統提供ATP(自動列車防護)、ATO(自動列車操作)、ATS(自動列車監控)等功能[81],掌控列車的所有運行,包括煞車、加速與速度控制,但在緊急情況下駕駛可手動接管操作[75]。
2024年3月宣布,將新增7列共42節車廂,由現代Rotem製造,預計於2026至2028年間陸續投入營運,以因應日益增加的乘客需求[82]。這批新列車的單節座位數將會減少,但因此可提升單節車廂的總運能[83][84][85]。
列表
[编辑]車型 | 照片 | 製造年份 | 製造商 | 列車長度 | 載客量(坐位/立位) | 最高速度[k](km/h) | 車輛總數 | 車輛編號 | 服務路線 | 配置機廠 | 備註 |
---|---|---|---|---|---|---|---|---|---|---|---|
VAL256 | ![]() |
1989–1993 | 馬特拉、GEC Alsthom | 55.12 | 24/114 | 80/70 | 102 | 01–51 | ![]() |
木柵、內湖 | 由兩對編組組成;封閉式車廂 |
BT370 | ![]() |
2006–2007 | 龐巴迪運輸 | 20/142 | 90/70 | 202 | 101–201 |
車型 | 照片 | 製造年份 | 製造商 | 列車長度 | 車輛總數 | 車輛編號 | 服務路線 | 配置機廠 | 備註 |
---|---|---|---|---|---|---|---|---|---|
C301 | 1992–1994 | 川崎、URC | 141 | 132 | 001–044 | ![]() |
北投 | 6節車廂的列車採用DM–T–M+M–T–DM配置,分為兩組3節車廂 | |
C321(模块化列车) | 1998–1999 | 西门子 | 216 | 101–116 175/176[l] 119–172 |
![]() |
南港、土城 | |||
C341(模块化列车) | ![]() |
2003 | 36 | 201–212 | |||||
C371 | ![]() ![]() |
2005–2009 | 川崎、台灣車輛[m] | 321 | 301–338(一次車) 401–466(二次車) 397–399(支線用) |
![]() ![]() ![]() ![]() |
| ||
C381 | ![]() |
2010–2013 | 川崎、台灣車輛 | 141.42 | 144 | 501–548 | ![]() ![]() |
北投[q]、新店[r] | 6節車廂的列車採用DM–T–M+M–T–DM配置,分為兩組3節車廂 |
機廠
[编辑]台北捷運系統目前有9座機廠,更多機廠興建中[86]。
機廠名稱 | 啟用年份 | 地點 | 配置車輛 | 服務路線 |
---|---|---|---|---|
木柵 | 1996 | 文山區,動物園站東北側 | VAL256、BT370 | ![]() |
北投 | 1997 | 北投區,復興崗站西南側 | C301、C371(3節編組)、C381 | ![]() ![]() |
中和 | 1998 | 中和區,南勢角站東側 | C371 | ![]() |
新店 | 1999 | 新店區,小碧潭站西北側 | C371、C381 | ![]() ![]() |
南港 | 2000 | 南港區,昆陽站東南側 | C321、C341 | ![]() |
土城 | 2006 | 土城區,亞東醫院站西南側 | ||
內湖 | 2009 | 南港區,南港展覽館站東北側 | VAL256、BT370 | ![]() |
蘆洲 | 2010 | 蘆洲區,蘆洲站西北側 | C371 | ![]() |
新莊 | 2021[87] | 新莊區,迴龍站北側 | C371 | ![]() |
迴響
[编辑]年份 | 百萬人次 | ±% p.a. |
---|---|---|
2012 | 602.2 | — |
2013 | 635 | +5.45% |
2014 | 679.5 | +7.01% |
2015 | 717.5 | +5.59% |
2016 | 740 | +3.14% |
2017 | 746.1 | +0.82% |
2018 | 765.5 | +2.60% |
2019 | 789.6 | +3.15% |
2020 | 695.7 | −11.89% |
2021 | 531.1 | −23.66% |
来源:[88] |

臺北捷運是世界上建造成本最高的捷運系統之一[89],一期路網工程耗資 180 億美元[15],二期路網則估計花費138億美元。
儘管在早期曾引發爭議,但到2000年一期路網工程完工時,普遍認為捷運計畫相當成功,並自此成為臺北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系統有效減輕市區交通壅塞,並帶動衛星城市(如淡水)的復甦,以及新興地區(如南港)的開發[10][90]。捷運系統同時也幫助提升新北市進入臺北市路線的平均車速[91]。捷運沿線的房地產價格(無論新線或既有路線)往往會隨著新線開通而上升[92][93]。
自2002年臺北捷運加入Nova國際鐵路評比組織與國際地鐵標竿聯盟(Nova/CoMET)以來,便開始收集與分析其設定的33項關鍵績效指標(KPI),並與世界各大捷運系統進行比較,作為改進營運的參考。臺北捷運也透過不同主題的個案研究(如安全性、可靠度與事故案例),以及其他捷運系統的營運經驗,獲得成功的關鍵[94]。
根據倫敦帝國學院鐵路技術策略中心的研究[95],以及Nova/CoMET的數據,臺北捷運在2004至2007年連續四年於可靠度、安全性與品質標準方面名列世界第一[71]。尖峰時段最壅塞的路段,每小時運送超過38,000名乘客[96]。
2009年跨年夜至2010年元旦,捷運系統於42小時內運送217萬人次。2010年4月22日,營運滿14年後,達成第40億人次的里程碑[97]。在2010年,年度運量首次突破5億人次[98]。2009年12月31日跨年夜,單日運量達250萬人次[99][100]。隨著信義線通車,2013年12月31日再創下單日275萬人次的新紀錄[101]。
2016年5月,新加坡交通部長許文遠表示,新加坡的鐵路營運商「新捷运」與「SMRT集团」應效法臺北捷運。他在一場鐵道工程論壇中提到,臺北捷運在資產維護與汰換的及時性,以及快速回應軌道網路問題方面,值得借鏡。許文遠指出,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正與臺北捷運公司(TRTC)合作,安排SBS與SMRT的員工前往捷運機廠實習,學習其資產維護與工程改進的經驗[102][103][104]。
未來計畫
[编辑]
計劃在該網路中新增多條線路。[105][106][107][108]
環狀線第二、三階段
[编辑]環狀線第二階段目前興建中,預計2031年完工[109],環狀線第二階段涵蓋南北環段,北環段從新北產業園區到劍南路,將途經五股、蘆洲、三重、士林和內湖。南環段從大坪林到動物園,將途經文山區[110]。一旦完成後,環狀線經營權將從新北捷運公司轉移回台北捷運公司營運[111]。
環狀線第三階段自2025年開始動工,預計2032年完成[112]。環狀線第三階段涵蓋東環段,從劍南路經內科至動物園,一旦完成後可成環[113][114]。
萬大-中和-樹林線
[编辑]萬大-中和-樹林線目前興建中,第一階段從中正紀念堂到莒光,預計2027年完工[115]。
第二階段將連接中和高中和迴龍,並將中和高中至莒光路段設定為支線,預計2032年全線完工[116][117]。
民生汐止線
[编辑]民生汐止線是一條規劃中的捷運線。截至2011年2月,新北市一直在推進建設全長17.52公里的民生汐止線,但最新方案被交通部否決,理由是需要進一步論證該線路的可行性[118]。新北市政府計劃重新提交該提案,預計耗資新台幣422億元(14.4億美元)[118]。此外,也考慮將該路線延長4.25公里,以與規劃中的基隆捷運連接[119]。該線路規劃部分地下、部分高架建設。線路將以地下形式從台北民生西路的大稻埕出發,沿著民生東西路,穿過民生社區,經基隆河向內湖區延伸。然後,該線路將改為高架模式,最終到達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截至2018年5月,該線路提案已提交給交通部[120],並於2023年由行政院先核定東湖至汐止路段[121],於2025年3月開工,預計2032年完工[122]。
路網圖
[编辑]重大事故
[编辑]納莉風災
[编辑]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淹沒捷運地下段軌道、16座車站、高運量行控中心、捷運公司行政大樓和南港機廠[123]。木柵線因為是高架捷運而沒受影響,因此在隔天恢復營運,至於高運量捷運路線直到3個月後才恢復正常營運[10]。
鄭捷殺人案
[编辑]2014年5月21日,一名大學生在板南線江子翠站附近的一列列車上持刀行兇,造成4人死亡,24人受傷[124][125]。這是自1996年捷運開通以來,第一宗致命攻擊事件。嫌犯是21歲的東海大學學生鄭捷,在事件發生後立即在江子翠站被捕[126]。2015年3月6日,鄭捷因多項謀殺和謀殺未遂罪名成立,被判死刑。他隨後於2016年5月10日被執行死刑[127]。
爭議
[编辑]2021年初,一家色情電影製作公司被發現製作了一系列模仿捷運列車和車站設計的場景。此事在上映時曾引起短暫的轟動,因為許多人擔心這些影片是在真實的捷運列車和車站拍攝的。儘管如此,台北捷運仍譴責該片模仿其車廂[128]。
2021年12月30日,台北捷運拒絕了國際特赦組織發布的一則廣告,該廣告以被拘留的人權活動家李明哲為主角[129]。
參見
[编辑]註釋
[编辑]- ^ 1.0 1.1 西門站、中正紀念堂站、古亭站及東門站等4個轉乘站於不同路線共用站體計為1站,其餘轉乘站計為2站。
- ^ 多以採用俗體的「台北捷運」表記。而因漢語圈內各地習慣用語的不同,香港和中國大陸有時以「臺北地鐵」稱呼。
- ^ 其中中和新蘆線於一端分歧成新莊線、蘆洲線2條主線。
-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國發會前身
- ^ 黃線修正為環狀線第一階段及北環段,棕線支線修正為南環段,紫線始於桃園機場終於林口或松山機場
- ^ 本分段係受新北市府委託興建,由台北市捷運局代辦。[47]
- ^ 現行規劃環狀線總里程。
- ^ 民生汐止線全線已改由新北市府擔任全線地方主管機關。本分段將由台北市府委託新北市捷運局代辦。
- ^ 本分段係受新北市府委託興建,由台北市捷運局擔任建設地方主管機關。也是首次全線與地方主管機關不同之情事,並引發經營權爭議。
- ^ 現行規劃環狀線總里程。
- ^ 設計/營運
- ^ 原117/118,因受2014年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影響而改號
- ^ 僅二次車
- ^ 301–338, 397, 398
- ^ 401–466
- ^ 399
- ^ 501–530
- ^ 531–548
參考資料
[编辑]引註
[编辑]- ^ 1.0 1.1 1.2 1.3 路網與系統.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5-12-09 [2023-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中文(臺灣)).
- ^ 關於我們>統計資料>旅運量.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9-10-15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中文(臺灣)).
- ^ 臺北市交通統計查詢系統.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4.0 4.1 使命與願景.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0-10-11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6) (中文(臺灣)).
- ^ 楊子葆. 台北捷運20歲/處處有歷史和故事. 台北畫刊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2016-03, (578): 20 [2019-10-01]. ISSN 0039-90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中文(臺灣)).
- ^ Lew, Alexander. Taipei Subway Ranks as one of the Best. Wired. 2007-10-15 [201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5) (英语).
- ^ 7.0 7.1 7.2 7.3 7.4 7.5 7.6 Chronicles. Taipei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 2010-10-11 [201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7).
- ^ 臺北市交通統計查詢系統. dotstat.taipei.gov.tw. [2018-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中文(臺灣)).
- ^ 陳昱婷. 北捷第140億人次旅客誕生 獲免費搭乘年票1張. 中央社 (台北). 2025-03-08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2) (中文(臺灣)).
- ^ 10.0 10.1 10.2 Traffic nightmares plague Taipei. The China Post. 2001-09-20 [201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2) (英语).
- ^ 維持北市通勤交通 孫運璿主張 建捷運系統. 聯合報. 1968-06-29: 第2版.
- ^ 12.0 12.1 劉寶傑; 呂紹煒. 捷運白皮書:4444億的教訓-台北捷運. 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1994. ISBN 957-13-1432-3 (中文).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許昭琮; 張美華; 勞定華; 張束珍. 台北都會區捷運路網規劃理念 22. 捷運技術. 2000: 47–70 (中文).
- ^ 14.0 14.1 14.2 Her, Kelly. Sustainable Subways. Taiwan Review (外交部). 2001-07-01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1).
- ^ 15.0 15.1 15.2 Berlin Wu. Geotechnic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utomation in Taiwan (PDF). 麻省理工學院: 33. 1996-05-10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14).
- ^ H. Ju; Z. C. Moh; R. N. Hwang. Soft Ground Tunneling for Taipei Rapid Transit Systems (PDF). MAA Group. 1998-12-23 [2011-01-07].
- ^ 臺北市文山區誌: 第三章 捷運. 臺北市文山區公所. [201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中文(臺灣)).
- ^ 楊麗華. 馬市長主持捷運小碧潭支線完工通車典禮. 2004-09-29 [201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6) (中文(臺灣)).
- ^ 捷運板橋土城線通車路線說明.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201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9) (中文(臺灣)).
- ^ Mo, Yan-chih. FEATURE: Halted gondola confirms worries. Taipei Times. 2008-10-14 [200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7) (英语).
- ^ Maokong Gondola reopens, featuring glass-bottomed car. The China Post. 2010-03-31 [2010-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2) (英语).
- ^ 捷運內湖線7/4營運 連3天持悠遊卡5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紀元.2009-06-16
- ^ 臺北捷運內湖線大直段二十三日動工. 大紀元時報. 2002-05-20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中文(臺灣)).
- ^ *劉榮. 捷運蘆洲線 今天起免費試乘. 自由時報 (台北). 2010-11-03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中文(臺灣)).
- 陳冠廷. 北捷新莊線通車 下午2時正式營運. Newtalk (新北市). 2012-01-05 [2025-08-26] (中文(臺灣)).
- 生活中心. 台北捷運東門站9/30通車 中永和人通勤習慣變. ETtoday (台北). 2012-09-25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9) (中文(臺灣)).
- 北捷丹鳳、迴龍站 今下午2時正式通車. 自由時報. 2013-06-29 [2025-08-26] (中文(臺灣)).
- ^ 捷運信義線通車 新北路網更便利. 自由時報. 2013-11-24 [2025-08-26] (中文(臺灣)).
- ^ 生活中心. 北捷淡水、新店線正式切了!松山線通車首日民眾不熟霧煞煞. 三立新聞. 2014-11-15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中文(臺灣)).
- ^ TsubasaTW. 台北捷運廣播:善導寺站往台北車站(2008.02). Youtube. 2008-04-03 [201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 TsubasaTW. 台北捷運廣播:古亭站往中正紀念堂站(2008.02). Youtube. 2008-04-03 [201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 TsubasaTW. 台北捷運廣播:台大醫院站往台北車站(2008.02). Youtube. 2008-04-03 [201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 TsubasaTW. 台北捷運廣播:忠孝新生站往忠孝復興站(2008.02). Youtube. 2008-04-03 [201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 林朝億. 台北捷運路線將增1-5等數字編號. Newtalk (台北). 2014-10-11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中文(臺灣)).
- ^ 臺北捷運車站站名增加編號作業 10月初起分3階段逐站施作 預計明年7月中旬前全面更新. [2017-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 ^ 克服萬難的新莊機廠啟用營運 (PDF).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4).
- ^ Taipei Metro to add Korean to station announcements. www.taiwannews.com.tw. 2023-06-07 [2024-04-03] (英语).
- ^ Taiwan Earthquake: Taipei Metro Suspends All MRT Trains To Conduct Safety Checks. TimesNow. 2024-04-03 [2024-04-03] (英语).
- ^ 陳怡璇. 花蓮地震規模7.2 台北捷運全線恢復正常通車. 中央社. 2024-04-03 [2024-04-28] (中文(臺灣)).
- ^ 37.0 37.1 Metro Service: Danshui-Xindian Line. Taipei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 2010-10-16 [201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5).
- ^ Mo Yan-chih. New Year's Eve revelers urged to use mass transit. Taipei Times. 2010-12-29 [201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8).
- ^ One train per 90 seconds on Neihu Line during peak hour: mayor. Taiwan News Online. 2009-07-05 [2009-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 ^ Regulations for Use of the Taipei Metro System. 台北捷運公司. 2009-10-14 [201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7).
- ^ Taipei MRT moves English announcements to 2nd place. The China Post. 2015-12-06 [201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 ^ Taipei MRT adds Korean, Japanese to 21 stations. Taiwan News. 2023-08-25 [202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7).
- ^ Taipei Metro introduces Korean, Japanese at 21 stations - Focus Taiwan. Focus Taiwan - CNA English News. 2023-08-24 [202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7) (美国英语).
- ^ 土城線延伸頂埔段路線說明.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18-04-02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 ^ 土城線路線說明.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18-04-02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 ^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萬大中和線.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2).
- ^ 黃怡娟. 各都會區捷運路網概況. [2024-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1).
- ^ 工程進度.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中文(臺灣)).
- ^ 使用範圍. EasyCard. [2024-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7) (中文(臺灣)).
- ^ In mass transit - iPASS一卡通. www.i-pass.com.tw. [2024-04-05].
- ^ 北捷董事會拍板取消全面8折優惠!一張表看懂新制推的「忠誠回饋」,誰受惠?誰變貴?. 數位時代.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1) (中文(臺灣)).
- ^ Everington, Keoni. Taipei MRT to offer up to 30% monthly discoun.... Taiwan News. 2020-01-14 [202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英语).
- ^ Lee, Charlotte. Taipei Metro to cut frequent rider discounts starting March. Taiwan News. 2025-02-17 [202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6) (英语).
- ^ Taipei MRT's new fare plan rewards frequent riders - Taipei Times. www.taipeitimes.com. 2020-02-02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英语).
- ^ 車票種類、旅遊票推薦.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3-12-05 (中文(臺灣)).
- ^ Tickets. Taipei Metro. 2013-12-05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英语).
- ^ Taipei metro ticketing enhancements. Metro Report. [2024-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30) (英语).
- ^ Facilities Inside the Station. 台北捷運公司. 2009-10-21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5).
- ^ Facilities Outside the Station. 台北捷運公司. 2008-08-21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5).
- ^ Trial Facilities. 台北捷運公司. 2008-12-30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7).
- ^ Facilities for the Disabled. 台北捷運公司. 2008-12-30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9).
- ^ 台北地铁标识英译名年底前全部改为汉语拼音. news.sina.com.cn. [201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 松山區公所網站管理員. 臺北市松山區公所. 臺北市松山區公所. 2004-10-22 [201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9).
- ^ Taipei MRT to introduce new IC ticketing system. Taipei Times. 2007-04-28 [201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2).
- ^ 無線服務. 臺北捷運公司. 12009-07-14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中文(臺灣)).
- ^ World's first WiMAX-service MRT trains available in Taipei. Taiwan News. 2009-06-03 [201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MRT offers mobile charging at six stations. Taipei Times. 2012-03-03 [2012-03-04] (英语).
- ^ 臺北捷運車站月臺門 全面建置完成. 台北捷運公司. 2018-09-29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中文(臺灣)).
- ^ 自由電子報 - 防跳軌 捷運3站將設月台門. [201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8). 防跳軌 捷運3站將設月台門- 自由電子報
- ^ 防跳軌 北捷增3站設月台門 台灣新生報, [201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9) (中文(臺灣))
- ^ 71.0 71.1 71.2 Taipei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 '08 Annual Report (PDF). 台北捷運公司. [2010-05-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2-25).
- ^ MRT Station Suicide Attempt Fails. The China Post. 2008-01-22 [201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2) (英语).
- ^ Su, Zhaoxu 蘇昭旭. Shìjiè jié yùn yǔ qīngguǐ bǎikē 世界捷運與輕軌百科 [The Illustrated Handbook of Urban Rail Transit Worldwide]. Taiwan: Ren ren chuban. 2017. ISBN 9789864610877.
- ^ Fetsko, Michael E.; Drolet, Marc. Automated People Movers 2005. 2005: 1–11. ISBN 978-0-7844-0766-0. doi:10.1061/40766(174)62.
An Overview of the Neihu Rapid Transit System: Taipei, Taiwan
- ^ 75.0 75.1 Chen, Po-Ying. 列車控制系統在臺北捷運之應用. 捷運技術. 2015, 50: 189–206 [2020-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3) (中文(臺灣)).
- ^ 捷運百科—機電設施(臺北市捷運工程局).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4) (中文(臺灣)).
- ^ Transportation > Products Services >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Driverless Systems > Automated Metros > Taipei, Taiwan
- ^ Neihu, Muzha MRT Lines Closed Down for 4 Hours. Taiwan News Online. 2009-08-07 [200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英语).
- ^ 劉榮. 文湖線馬特拉舊車 今天檢核. 自由時報 (台北). 2010-12-19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7) (中文(臺灣)).
- ^ 馬特拉列車上線 民眾大為讚賞. 自由時報. 2010-12-26 [2025-08-26] (中文(臺灣)).
- ^ Lin, Kuang-Chieh; Hsiao, Ying-Tu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EEE/ASME Joint Rai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EEE/ASME Joint Rail Conference, 2006. Atlanta, GA: IEEE: 305–313. 2006. ISBN 978-0-7918-4203-4. doi:10.1109/RRCON.2006.215322.
Practical Issues of System Integration on the Taipei MRT System
- ^ 臺北捷運採購韓國現代樂鐵高運量電聯車 首列原型車預計115年交貨 117年完成全數測試驗收. 台北捷運公司 (新闻稿). 2024-03-21 [2025-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02) (中文(臺灣)).
- ^ Taipei Metro to acquire new state-of-the-art trains from South Korea. 2024-03-26 (英语).
- ^ [더구루] '현대로템 수주' 타이베이 전동차 디자인 공개. 2024-03-25 [2025-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2) (韩语).
- ^ 현대로템. [2025-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0) (韩语).
- ^ Completed MRT Routes.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英语).
- ^ Xinzhuang Depot Opened for Operation Despite All Difficulties (PDF).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4).
- ^ Ridership Counts. 台北捷運公司. 2016-04-12 [2016-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7) (英语).
- ^ Mody, Ashoka. Infrastructure Strategies in East Asia: The Untold Story.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1997: 16. ISBN 0-8213-4027-1 (英语).
- ^ Public Transportation Meeting Opens in Taipei. Taiwan News Online. 中央社. 2009-03-11 [201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 ^ 張家嘯. 蘆洲線試乘破305萬 橘色路線圖沒標錯. CardU 焦點新聞. 2010-11-26 [2010-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5) (中文(臺灣)).
- ^ Luzhou Line Property Value Rises Through the Roof. The China Post. 2010-09-03 [201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2) (英语).
- ^ Apartments Near MRT Stations See Prices Soar. The China Post. 2011-02-18 [201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9) (英语).
- ^ Taipei Metro Once Again Rated the Most Reliable Metro System Among 25 CoMET and Nova Consortiums. 台北捷運公司. 2007-11-22 [200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8) (英语).
- ^ Railway and Transport Strategy Center (RTSC).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0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3) (英语).
- ^ Liu, Jung. MRT Ignores Safety: Councilors. Taipei Times. 2012-02-20 [201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3) (英语).
- ^ 誕生與成長. 台北捷運公司. 2010-10-11 [201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中文(臺灣)).
- ^ Record Breaking Year for Taipei's MRT Network. The China Post. 2010-12-30 [201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1) (英语).
- ^ 跨年 北捷疏運250萬人次. 中央社. 2010-01-01 [201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中文(臺灣)).
- ^ Taipei Metro Successfully Meets the Challenge of New Year's Eve Transport Service. 台北捷運公司. 2011-01-01 [2011-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2) (英语).
- ^ MRT Ridership Smashes Record. Taipei Times. 2014-01-02 [2014-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英语).
- ^ Lim, Adrian. Khaw Boon Wan urges Singapore train operators to emulate Taipei for reliability. The Straits Times. 2016-05-30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8-01) (英语).
- ^ Voyer, Marc. The Best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Business Insider Australia. 2011-06-30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1) (英语).
- ^ Can Singapore match Taipei's rail reliability?. The Straits Times. 2016-06-09 [2018-09-16] (英语).
- ^ Second Stage of Taipei MRT (Approved MRT Routes).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10-03-12 [2010-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2) (英语).
- ^ 臺北捷運 Taipei MRT (PDF): 14. 2010年9月 [2010-1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捷運白皮書. 捷運局. 2010-12-23 [201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3) (中文(臺灣)).
- ^ Third Stage of Taipei MRT (Planned MRT Routes).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10-03-12 [2010-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5) (英语).
- ^ Artymiuk, Simon. Work starts on north section of Taipei MRT Circular Line. International Railway Journal. 2023-04-05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 ^ 環狀線北環及南環路線說明.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8-03) (中文(臺灣)).
- ^ 黃子珊. 捷運環狀線換人經營?雙北一致點頭 112年經營權移交. TVBS新聞. 2022-06-06 [2025-08-26] (中文(臺灣)).
- ^ Wong, Brendan. Taipei MRT Circular Line's new east section expected to begin construction within two years.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2023-04-28 [202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2).
- ^ 環狀線東環段路線說明.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2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8-22) (中文(臺灣)).
- ^ 內湖塞車有解?捷運「環狀線東環段」這樣走 內科到象山僅14分. 東森新聞. 2018-03-27 [2025-08-26] (中文(臺灣)).
- ^ 邱書昱. 萬大線一期116年底完工 這路段設「加蚋捷奏」公共藝術. 聯合報 (台北). 2025-08-07 [202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8-09) (中文(臺灣)).
- ^ Alstom to Supply Integrated Metro System for Taipei Metro Line 7 Extension (新闻稿). Alstom. 2020-07-10 [202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英语).
- ^ 葉德正. 捷運土城樹林線新北收回自己蓋 高架段今再流標…拚9月再上網. 聯合報 (新北). 2025-08-06 [202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8-18) (中文(臺灣)).
- ^ 118.0 118.1 New Taipei City to Re-Examine Proposed MRT. Taipei Times. 2011-02-22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8) (英语).
- ^ Keelung Mayor Visits City Hall, Seeks Backing for MRT Line Extension.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2011-01-05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5) (英语).
- ^ Planned MRT Routes.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23-05-10 [201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英语).
- ^ TVBS. 年前報喜訊!捷運汐東線終核定 賴品妤呼籲速動工│TVBS新聞網. TVBS.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2) (中文(臺灣)).
- ^ 趙敏雅. 捷運汐東線開工拚2032年完工 將銜接基捷、民生線.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 2025-03-20 [2025-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7).
- ^ Chen, Kevin. Taipei MRT Shut Down for a Second Day. Taipei Times. 2001-09-18 [200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1) (英语).
- ^ Four Killed, 21 Wounded in Taipei Subway Knife Attack. Taipei News.net. 2014-05-21 [2014-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英语).
- ^ Huang, Sunrise; Wang, Hung-kuo; Holzer, Wesley. 3 Critically Injured in Stabbing on Taipei Metro (Update). Focus Taiwan. 中央社. 2014-05-21 [201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 ^ Four Killed, 21 Wounded in Taipei Subway Knife Attack. The Straits Times. Agence France-Presse. 2014-05-21 [201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英语).
- ^ MRT killing spree murderer executed. China Post. 2016-05-10 [202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1) (英语).
- ^ Everington, Keoni. Taipei Metro Condemns Japanese Company Over Mock MRT for Adult Films. Taiwan News. 2021-01-27 [2021-01-27] (英语).
- ^ Strong, Matthew. Taipei MRT turns down Amnesty International ad for activist jailed in China. www.taiwannews.com.tw. Taiwan News. 2021-12-30 [2021-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英语).
參考書目
[编辑]- 劉寶傑, 呂紹煒. 《捷運白皮書: 4444億的教訓——臺北捷運》. 時報出版. 1994. ISBN 957-13-1432-3 (中文(臺灣)).
-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编). 臺北捷運五年大事紀要.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1992. ISBN 957-00-0430-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