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恐懼管理理論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恐懼管理理論(參見英文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係一套由社會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發展出嚟嘅心理學理論。根據呢套理論,人類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本嘅衝突:一方面人有生存本能,想保住自己條命;但另一方面又知道死亡無可避免,而且幾時嚟都唔知。呢種衝突會產生深層次嘅恐懼焦慮,人會用各種方法去處理呢股恐懼感。

恐懼管理理論指出,人透過逃避心理文化信念去應對死亡帶嚟嘅不安——即係用「象徵意義」去對抗生物現實,等自己相信生命有更大意義,唔係咁無聊同渺小。講白啲,就係用文化同價值觀去抵消死亡所代表嘅「個人無足輕重」。最明顯嘅例子係宗教信仰,例如相信死後有天堂或者輪迴——呢啲嘢會提供想像中嘅永生。但恐懼管理理論講到,唔少文化價值雖然望落同生死無關,實際上都係提供緊「象徵式嘅永生」。例如:[1][2]

  • 後代而活
  • 與傳宗接代相關嘅文化觀念
  • 認為人類高於其他動物嘅諗法

呢類觀念可以帶出兩種象徵永生嘅感覺:佢哋令人覺得自己屬於某個比個體更大、更長久嘅系統(譬如宗教、社群)嘅一部分;

睇埋

[編輯]

引述

[編輯]
  1. Greenberg, J.; Pyszczynski, T.; Solomon, S. (1986).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 need for self-esteem: A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出自 R. F. Baumeister (編). Public Self and Private Self.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pp. 189–212.
  2. Solomon, S.; Greenberg, J.; Pyszczynski, T. (1991). "A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self-esteem and cultural worldview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4 (93):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