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胺醯tRNA合成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氨酰tRNA合成酶
tRNA反密碼子結合結構域
嗜熱棲熱菌英语Thermus thermophilus的亮氨醯-tRNA合成酶與轉移後編輯受質相似物(post-transfer editing substrate analogue)所結合成的複合體
标识符
符号Anticodon_2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PF08264
蛋白质互联数据库(InterPro)英语InterProIPR013155
蛋白质结构分类数据库2(SCOP2)英语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of Proteins1ivs / SCOPe / SUPFAM
可用的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  结构 / ECOD  
蛋白质数据库(PDB)结构生物信息学研究合作实验室PDB; PDB欧洲; PDB日本
蛋白质数据库概述(PDBsum)英语PDBsum结构概述
DALR反密碼子結合結構域1
嗜熱棲熱菌的精氨醯-tRNA合成酶
标识符
符号DALR_1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PF05746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家族宗系CL0258
蛋白质互联数据库(InterPro)英语InterProIPR008909
蛋白质结构分类数据库2(SCOP2)英语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of Proteins1bs2 / SCOPe / SUPFAM
可用的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  结构 / ECOD  
蛋白质数据库(PDB)结构生物信息学研究合作实验室PDB; PDB欧洲; PDB日本
蛋白质数据库概述(PDBsum)英语PDBsum结构概述
DALR反密碼子結合結構域2
半胱胺醯tRNA合成酶與半胱胺酸tRNA(tRNACys)複合體的晶體結構
标识符
符号DALR_2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PF09190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家族宗系CL0258
蛋白质互联数据库(InterPro)英语InterProIPR015273
可用的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  结构 / ECOD  
蛋白质数据库(PDB)结构生物信息学研究合作实验室PDB; PDB欧洲; PDB日本
蛋白质数据库概述(PDBsum)英语PDBsum结构概述

氨酰tRNA合成酶[1][2](aminoacyl-tRNA synthetase,aaRS,ARS)又称氨酰tRNA连接酶(aminoacyl-tRNA ligase[3][4]),全称胺醯基轉運核醣核酸合成酶,是一类催化特定胺基酸或其前体与对应tRNA发生酯化反应而形成氨酰tRNA。此酶先将一种氨基酸连接到腺苷一磷酸(AMP)生成相应氨酰腺苷酸(aminoacyl adenylate[5][6]),然后共价连接到tRNA3′端生成氨酰tRNA;属于一种催化氨基酸激活偶联反应的酶。

某种氨酰tRNA合成酶仅识别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因此每一种的胺基酸与tRNA的连接都需要专一性的氨酰tRNA合成酶来催化。氨酰tRNA合成酶的种类与标准胺基酸的数量一样都为20种。氨酰tRNA合成酶也是自然界中最古老的蛋白质之一[7]

功能

[编辑]

翻译过程中,每种tRNA分子都需要与相应的胺基酸结合,然后将这些胺基酸运送到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这种结合是在一系列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这些酶通过酯化反应将正确的胺基酸与对应的tRNA分子相连接。连接反应的第一步是在合成酶作用下,ATP分子和对应的胺基酸(或其前体)结合形成氨酰AMP(腺苷酸),并释放出无机焦磷酸(PPi)。然后,酶与氨酰AMP复合物再与正确的tRNA分子结合,催化胺基酸从氨酰AMP转移到tRNA的3'端最后一个碱基的2'-或3'-羟基上。一些合成酶还具有校对功能以确保tRNA结合的正确性:如果tRNA被发现与错误的胺基酸相连接,那么所形成的氨酰tRNA会通过水解重新被打开。[8]

反应式

[编辑]

氨酰tRNA合成酶所催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8]

  1. 胺基酸 + ATP → 氨酰AMP + PPi
  2. 氨酰AMP + tRNA → 氨酰tRNA + AMP

总反应式:胺基酸 + tRNA + ATP → 氨酰tRNA + AMP + PPi

胺基酸是通过其羧基(-COOH)与腺苷上的羟基(-OH)连接。因此,连接反应是一个酯化反应

分类

[编辑]

根据序列和活性位点的结构的不同,氨酰tRNA合成酶可以被分为两大类:[8][9]

  • 类型I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序列基序,这类酶所催化的氨酰化发生在tRNA上腺苷的2'-羟基上,并且酶分子通常的活性形式为单体二聚体
    • 包括GluRS、GlnRS、ArgRS、CysRS、MetRS、ValRS、IleRS、LeuRS、TyrRS和TrpRS,其中CysRS、MetRS、TyrRS和TrpRS为同源二聚体,其余为单体
  • 类型II含有三个高度保守的序列基序,这类酶所催化的氨酰化发生在tRNA上同一个腺苷的3'-羟基上,并且酶分子通常的活性形式为二聚体四聚体。例外的是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虽然被归类于类型II,它催化的氨酰化发生2'-羟基上。
    • 包括GlyRS、AlaRS、ProRS、SerRS、ThrRS、HisRS、AspRS、AsnRS、LysRS和PheRS,其中AlaRS为同源四聚体,GlyRS和PheRS异源四聚体,其余为同源二聚体

无论氨酰基开始被连接到腺苷上的哪一个羟基上,最终都会连接到3'羟基上,因为2'-O-氨酰tRNA会通过酯交换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转移到3'羟基上。

结构

[编辑]

两类氨酰tRNA合成酶都是多结构域蛋白质。典型的情况下,一个氨酰tRNA合成酶是由一个催化结构域(以上反应发生的区域)和一个反密码子结合结构域(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作用的区域,来保证胺基酸结合到正确的tRNA分子上)。一些氨酰tRNA合成酶还具有RNA结合结构域和「编辑」结构域,负责将不正确连接的氨酰tRNA重新打开。[10]

同一类型中所有的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结构域都是同源的,但两个类型(类型I和II)之间却没有同源关系。类型I的氨酰tRNA合成酶普遍具有罗斯曼折叠和反平行的β折叠结构,而类型II的酶则具有不同的由反平行的β折叠所形成的结构。

进化

[编辑]

同一专一性中多数氨酰tRNA合成酶在进化上的相关性比而不同专一性之间要高得多。然而,天冬酰氨酰tRNA合成酶(AsnRS)和谷氨酰氨酰tRNA合成酶(GlnRS)则分别相似于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AspRS)和谷氨酰tRNA合成酶(GluRS)。大多数氨酰tRNA合成酶属于类型I或II,而赖氨酰tRNA合成酶(LysRS)则具有两个版本:一个属于类型I,另一个属于类型II。[11]

多数氨酰tRNA合成酶的每一种都具有典型的进化分布规律,即可以古菌细菌真核生物来分组,相应组别中的酶进化关系接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氨酰tRNA合成酶.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2. ^ 葛俊驿,邱晓挺,金海晓.氨酰tRNA合成酶作用机制及其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7, 33(1):8.DOI:CNKI:SUN:SWHZ.0.2017-01-004.
  3. ^ J L Jain; Sunjay Jain, Nitin Jain. 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 S. Chand Publishing. 2022: 917. ISBN 9789352838301. 
  4. ^ Chambers RW. On the recognition of tRNA by its aminoacyl-tRNA ligase. Prog Nucleic Acid Res Mol Biol. 1971;11:489-525. doi:10.1016/s0079-6603(08)60336-0
  5. ^ Lagerkvist U, Akesson B, Brändén R. Aminoacyl adenylate, a normal intermediate or a dead end in aminoacylation of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J Biol Chem. 1977;252(3):1002-1006.
  6. ^ Fersht AR, Ashford JS, Bruton CJ, Jakes R, Koch GL, Hartley BS. Active site titration and aminoacyl adenylate binding stoichiometry of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 Biochemistry. 1975;14(1):1-4. doi:10.1021/bi00672a001
  7. ^ (英文)Woese, C. R., Olsen, G. J., Ibba, M. & Söll, D.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 the genetic code, and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00, 64: 202–236. 
  8. ^ 8.0 8.1 8.2 (英文)Ibba M, Soll D. Aminoacyl-tRNA synthesis. Annu Rev Biochem. 2000, 69: 617–50. PMID 10966471. 
  9. ^ (英文)tRNA Synthetases. [2007-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4). 
  10. ^ (英文)High Fidelity. [2007-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8). 
  11. ^ (英文)Ibba, M., Morgan, S., Curnow, A. W., Pridmore, D. R., Vothknecht, U. C., Gardner, W., Lin, W., Woese, C. R., and Söll, D. A Euryarchaeal Lysyl-tRNA Synthetase: Resemblance to Class I Synthetases. Science. 1997, 278: 1119–112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