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
白崇禧 | |
---|---|
![]() | |
生 |
光緒十九年三月十八日 清 廣西桂林 |
歿 |
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一日 臺灣 臺北 |
國 | 中華民國 |
別號 | 奧馬爾 |
職位 |
陸軍一級上將 國防部長 |
配偶 | 馬佩璋 |
子女 |
白先勇等七子 白先智等三女 |
生平
[纂]

年廿三登保定軍官學校,初隸桂督陸榮廷部。後偕同列黃紹竑、李宗仁從國民黨征廣西,授討賊軍參謀長。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廣州,命北伐,授崇禧副總參謀長。北洋渠帥吳佩孚、孫傳芳平,積勳擢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十七年初,崇禧破直魯奉軍餘眾,旋晤商蔣中正、馮玉祥及閻錫山諸軍,克天津;六月,張作霖率所部出關,東遁奉天。會作霖師還,崇禧與錫山聯軍先至,遂陷北京以歸。十月,置國民政府,命兼新編第十三軍軍長。逾年,中正請與崇禧、宗仁等議編遣,欲裁汰私兵。崇禧怒甚,乘商輪馳桂省,檄海內討蔣。既而戰事復構,中正遂引中央、湘、粵、滇各軍擊廣西,驟陷南寧。五月,崇禧、宗仁相繼敗走越南。未幾,崇禧復還,統桂軍拔廣西南寧、桂林諸城。戰數年,中央軍屢挫,蹙潰;至是攜宗仁、紹竑輩募練兵,據全省自守,中正亦無從遙制。俟中日釁開,國軍輒大創,患愈棘。中正以崇禧知兵任邊事,終思用之,召還,授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充軍訓部長。廿七年,日軍遽攻徐州,宗仁命崇禧發兵阻遏,乃與日軍鏖鬥於台兒莊。苦戰月餘,攻卻之,日軍始潰退。明年,日軍大舉犯湖南境,崇禧遣諸軍赴長沙協守;既搏戰,麾下薛岳奮擊日軍,迭斃其部萬餘人,長沙遂解圍焉。厥後崇禧頻著戰功,國軍氣稍振,中外多稱其驍勇,呼曰「小諸葛」。歷西南行營主任、廣東綏靖公署副主任,晉陸軍一級上將[一]。越八年,日軍乞降,中正改軍事委員會設國防部,與崇禧等定其部官制。卅五年,以崇禧為國防部長,尋綜東北軍務。卅七年,改華中剿匪總司令,命駐漢口。時中共軍方盛,崇禧部故皆桂人,中正又以黃埔舊麾將環伺崇禧左右,頗為所掣制。卅八年四月,共軍集長江口,破南京,分道盡陷上海、武漢、長沙、蜀中要隘,益深入。崇禧退守兩廣,猶死戰,力持數月;而桂軍連喪師,兵疲彈匱,孤立無應者[二]。十二月,廣西陷,崇禧餘眾為共軍林彪部悉殲之,於是走海南,輾轉徙臺北。明年,授戰略顧問副主委,仍入選國民大會廣西省代表如故。渡臺十七年,崇禧憂猜忌稱疾,久杜門。病卒臺北,年七十有三。崇禧因崇回教[三],歸葬六張犁伊斯蘭公墓,中正及政府百僚俱臨奠,論崇禧勳請予國葬。
親眷
[纂]
諸子
[纂]排行 | 名諱 | 生母 | 備註 |
---|---|---|---|
一 | 白先道 | 馬佩璋 | |
二 | 白先德 | 馬佩璋 | |
三 | 白先誠 | 馬佩璋 | |
四 | 白先忠 | 馬佩璋 | |
五 | 白先勇 | 馬佩璋 | |
六 | 白先剛 | 馬佩璋 | |
七 | 白先敬 | 馬佩璋 |
諸女
[纂]排行 | 名諱 | 生母 | 備註 |
---|---|---|---|
一 | 白先智 | 馬佩璋 | |
二 | 白先慧 | 馬佩璋 | |
三 | 白先明 | 馬佩璋 |
考據
[纂]- ↑ 郭廷以校閱 《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 ;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千九百八十四年
- ↑ 白先勇編著 《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 ; 臺北:時報文化,二千一十二年
- ↑ 、李維菁、謝錦芳、郭石城、高有智叛逆 白崇禧白先勇的基因密碼 (2010-06-20覽之,而原本存於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