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格惟一論
外观
(重定向自神格唯一論)
神格惟一論(英語:Monarchianism),又稱上帝一體論、唯一神論、單一神論,是一個流行於早期基督教教內的神學理論。神格惟一論認為神是一個無法被分割的存在者[1]。
神格惟一論被正統基督教視為異端。
詞源
[编辑]神格唯一論的字根,由「獨一」(mono)與「統治」(arch)所構成,這個理論認為,神是無法被分割的一者。最早提出這個名詞並加以批判的神學家是特土良,他將義子論及形態論都歸類為神格惟一論。
概述
[编辑]神格惟一論在公元二世紀興起並流傳到公元三世紀[2]。神格惟一論者受到眾多神學家的反對。三位一體論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並在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上被採納[3]。自四世紀起,神格惟一論便被主流基督教視為異端[2]。
在傳統基督敎教內,包括從屬論、與義子論(嗣子説)等,都被歸類為神格惟一論的變體。
分類
[编辑]- 從屬論,屬於「動態神格唯一論」(dynamic monarchianism)之一,他們相信聖靈及聖子,無論在位階及本質上都低於聖父。教父特土良、俄利根、游社博及亞流所發展出來的亞流派的人士都支持從屬論。
- 化身論,即形態論,屬「形態神格唯一論」(modalistic monarchianism),此派是一位神派,但是神會有聖父、聖子、聖靈等不同形態化身。特土良譏笑他們為「聖父受苦論」(Patripassianism),認為聖父不會讓自己在十字架上受苦。化身論的代表人物為示每拿的奴愛達(Noetus of Smyrna)、普拉克西亚/帕克西亚(Praxeas)、和撒伯流/撒伯里烏(Sabellius)[4]。
- 義子論,屬於「動態神格唯一論」(dynamic《adoptionist》monarchianism)之一,他們相信上帝是完全獨一無二的。耶穌不是神,只是神選定的先知,耶穌雖被稱謂為神之子,但只相當於神的義子,復活之後才擁有神性。拜占庭的狄奧多圖斯/提阿多達、亞提蒙(Artemon)、撒摩撒他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等人都支持義子論[5][6]。更直白的看法是:狄奧多圖斯事實上自己都不支持復活後的耶穌擁有神性這一觀點,只有跟從狄奧多圖斯學派的門生才如此認為[7]。
主流基督教的觀點
[编辑]天主教
[编辑]天主教視神格惟一論為異端。天主教司鐸約翰·查普曼在一篇被收錄於《天主教百科全書》的文章中講解了神格惟一論的相關歷史及思想並提及了神格惟一論者所持有的觀點中的謬誤[8]。
相關條目
[编辑]註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Gerber, Simon. Monarchianism. Hunter, David G.; van Geest, Paul J. J.; Lietaert Peerbolte, Bert Jan (编). Brill Encyclopedia of Early Christianity Online.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Publishers. 2018. ISSN 2589-7993. doi:10.1163/2589-7993_EECO_SIM_00002261.
- ^ 2.0 2.1 The Editors of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Monarchianis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5-08-16] (英语).
- ^ The SCM Press A-Z of Patristic Theology, entry Monarchianism, p. 227
- ^ Erickson, Millard. Christian Theology. 3rd Ed. p304
- ^ 存档副本.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 ^ 存档副本 (PDF).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11-05).
- ^ Erickson, Millard. Christian Theology. 3rd Ed. p302-303
- ^ Chapman, John. CATHOLIC ENCYCLOPEDIA: Monarchians. New Advent.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First published in 1911]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