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细菌说
外观
(重定向自细菌理论)

疾病细菌说、细菌致病理论或病原体致病说(英語:Germ theory of disease),是目前公认与许多疾病有关的科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被称为病原体(如细菌、原生生物、真菌、病毒、朊毒體、类病毒)或微生物可以致病。这些微小的生物体非常小,不使用科学工具(如:利用显微镜放大)就无法看见,它们会侵入人类或其它动物、植物甚至细菌体内。它们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可导致疾病。英语中“germ”不仅指细菌,还指任何类型的微生物,例如原生生物或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包括寄生虫、病毒、朊病毒或类病毒。[1]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被称为传染病。即使病原体是疾病的主要原因,环境和遗传因素也常常会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宿主在接触病原体后是否会被感染。病原体是致病因子,可以跨越多个生命领域,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疾病细菌说由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于1546年提出,并由马库斯·安东尼乌斯·普伦西奇于1762年完善。然而这种理論在當時的欧洲並不受待見,當時大多數欧洲的科学家和医生仍然相信盖伦提出的瘴气致病理論。直到1890年代之後,疾病细菌说才成為主流[2]。
参考文献
[编辑]- ^ Definition of Germ in English from the Oxford dictionary. Oxford Dictionaries. [5 April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6 April 2016).
- ^ Susser, Mervyn; Stein, Zena. Chapter 10: Germ Theory, Infection, and Bacteriology. Eras in Epidemiology: The Evolution of Ideas (牛津大學出版社). August 2009: 107–122. ISBN 978019986375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00666.003.001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