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亚切斯拉夫·缅任斯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亞切斯拉夫·緬任斯基
Вячеслав Менжинский
緬任斯基,1926年
国家政治保卫局主席
任期
1926年7月30日—1934年5月10日
总理李可夫莫洛托夫
前任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
继任亨里希·雅戈达
蘇俄財政部英语Ministry of Finance (RSFSR)政委
任期
1917年10月30日—1918年3月21日
总理列宁
前任伊萬·斯克沃爾佐夫-斯捷潘諾夫俄语Скворцов-Степанов,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继任伊西多爾·古科夫斯基俄语Гуковский, Исидор 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个人资料
出生(1874-08-19)1874年8月19日
俄羅斯帝國圣彼得堡
逝世1934年5月10日(1934-05-10)(59歲)
蘇聯蘇俄莫斯科
墓地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
政党全聯盟共產黨(自1902年)
亲属魯道夫·伊格納季耶維奇·緬任斯基[a]
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沙凱耶娃[b]
母校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职业律師
获奖红旗勋章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俄語:Вячесла́в Рудо́льфович Менжи́нский[c]波蘭語Wiaczesław Mężyński;1874年8月19日—1934年5月10日),又译明仁斯基俄罗斯波蘭裔革命家、苏联政治人物。他在1926年至1934年担任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主席。緬任斯基可以流利使用朝鲜语中文土耳其语波斯语。缅任斯基出生于圣彼得堡的波兰家庭,1902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7年,他从俄国移民到欧洲和美国,并在那里度过了接下来的十年。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于1919年加入契卡(全俄肃反委员会),1923年被提拔为契卡领导人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的副手。1926年捷尔任斯基去世后,缅任斯基成为契卡的继任机构OGPU的负责人。在约瑟夫·斯大林的强制农业集体化期间,他致力于镇压农村的抵抗运动。

早年生活

维亚切斯拉夫·缅任斯基出身于波兰贵族,出生于一个东正教波兰-俄罗斯家庭,父母均为教师。他的父亲是俄罗斯化的波兰人,是一名历史讲师;母亲则是一位同情革命者的文学女性。他的哥哥是沙皇政府的财政部官员。他于1898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并在雅罗斯拉夫尔从事法律工作,同时涉足文学创作,1905年出版了一部小说。同年2月,他年幼的女儿因脑溢血去世,这一创伤导致他十年婚姻的结束。他离开雅罗斯拉夫尔,与未婚的姐姐维拉和柳德米拉同住,她们的公寓是革命者聚会的热门场所。

政治活动

缅任斯基于1902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RSDLP)。在1905年革命期间,他的姐姐维拉与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妻子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一起工作,后者是布尔什维克派系的秘书,而缅任斯基则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军事组织,直到1906年7月被警方突袭逮捕。他在监狱绝食抗议两周后获释,随后移民国外。他先后居住在比利时、瑞士、法国和美国,在RSDLP的海外分支工作。当布尔什维克因是否参加杜马选举而分裂时,缅任斯基加入了由列宁的对手亚历山大·博格丹诺夫领导的“抵制派”,并加入其期刊《前进》的编辑委员会。但当“前进”派系分裂时,缅任斯基转而支持自称“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格里高利·亚历山大斯基和米哈伊尔·波克罗夫斯基,拒绝博格丹诺夫和阿纳托利·卢那察尔斯基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化理念。1910年7月,他在俄国移民期刊《我们的回声》中写道: “列宁是一个政治耶稣会成员,多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塑造成符合当下目标的工具……列宁,这个俄国专制主义的私生子,认为自己不仅是俄国皇位的天然继承人,还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国际的唯一继承人。如果他掌权,他造成的危害不会比保罗一世少多少。列宁主义者甚至不是一个派系,而是一个希望用他们的叫喊淹没无产阶级声音的党内流浪者团体。”

个性

曾与缅任斯基一同流亡的托洛茨基在1920年对他进行了尖刻的描述:“他对我的印象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没有任何印象。他仿佛是一幅未完成的肖像草图。只是偶尔一抹讨好的微笑或眼中隐秘的神情,才透露出他渴望摆脱平庸……没有人注意到缅任斯基,他总是静静地埋头于文件。”他精通十多种语言(包括韩语、汉语、土耳其语和波斯语,最后一种语言是他专门为阅读奥马尔·海亚姆的作品而学习的)。

晚年生活

1917年二月革命后,缅任斯基于同年夏天返回俄国,加入由列昂·托洛茨基领导的独立派系“区联派”,该派系于1917年8月与布尔什维克合并。布尔什维克革命几天后,他被任命为财政人民委员。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将一张大沙发拖进办公室,贴上“财政人民委员部”的标签,然后躺在上面。列宁进来时发现他睡着了。当俄罗斯国家银行的官员拒绝承认新政权时,缅任斯基下令逮捕了银行行长等人。据G·冯·尚茨记载,缅任斯基“亲自领导了对俄国银行的破坏,这一举动剥夺了所有反布尔什维克势力的财政手段。” 1918年4月,缅任斯基被任命为柏林的苏联总领事,但同年11月,他与大使阿道夫·约菲一起被驱逐出境。之后他被派往乌克兰,1919年加入契卡,五年后成为其继任机构OGPU的副主席。1926年7月捷尔任斯基去世后,缅任斯基成为OGPU主席。他在“信托”和“辛迪加-2”反间谍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行动将海外大型反苏组织的领导人鲍里斯·萨文科夫和西德尼·赖利诱捕到苏联。 与此同时,缅任斯基对约瑟夫·斯大林保持忠诚,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开始形成,并伴随1930至1931年的几次重大清洗。

死亡

缅任斯基晚年身患重病,自1920年代末起罹患严重心绞痛,无法进行体力活动。他在卢比扬卡的办公室里躺在沙发上处理OGPU事务,但很少干预日常运作。斯大林通常与其副手根里希·雅戈达打交道,后者实际上在1920年代末开始接管了该组织的领导权。 缅任斯基于1934年5月10日去世,享年59岁。他的继任者雅戈达在1938年莫斯科二十一审判中被迫公开认罪,称自己毒死了孟任斯基。1988年,苏联当局承认整个审判基于被告的虚假供词,但雅戈达未被平反。 缅任斯基的遗体被火化,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墓地。

參見

[编辑]

圖片

[编辑]

備註

[编辑]
  1. ^ 父;俄语:Рудольф Игнатьевич Менжинский
  2. ^ 母;俄语:Мар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Шакеева
  3. ^ 俄語羅馬化Vyacheslav Rudolfovich Menzhinsky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