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丁·海德格爾

文出維基大典
海德格爾像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西元一八八九年九月廿六日生於梅斯基爾希。家世奉天主教,父為教堂司役

少遊弗萊堡大學,治神學;後師事胡塞爾,盡得其現象學之傳。一九二三年,執教馬爾堡大學。其為學,善取譬於日常,以明玄理;思辨精深,言辭質樸。由是名望日隆。

一九二七年,撰成《存有與時間》。其書辨析「此在」之寓世,以究「存有」之本義,謂西方哲學自古希臘以降,皆「存有之遺忘」也。書出,士林為之震動,遂為當世哲學之重鎮。

一九二八年,歸弗萊堡,繼胡塞爾之講席。一九三三年納粹黨柄政,海氏膺選為弗萊堡大學學官長。始視事,為文曰《德國大學之自任》德文Die Selbst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自任,通譯自我主張,言辭慷慨,頗迎時勢。然其所持教化之議,旋與有司意左,未逾歲,遂辭其職。

二戰後,盟軍清算納粹之政,海氏以舊事停其教職。此後,潛心思索,其學別開新境,後之學者謂之「轉向」。晚歲專治古希臘哲思及荷爾德林之詩,力斥工巧宰制之世,倡「詩意棲居」之說。平生多隱於黑森林木屋,遠絕塵囂,以事覃思。

一九七六年五月廿六日,歿於弗萊堡,歸葬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