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大典:卷首
外觀
(渡自Main Page)
![]() ![]() 卓著
![]() 拗九節值夏曆正月廿九,晦日也。福州百姓每逮是日,烹糜曰拗九粥者,以之祭祖,又饋親友,餉來客。婦亦歸安,奉糜於父母,藉表孝思。 拗九節始有日,可考至明清。至於其源,眾說紛紜。一說,目蓮供母以是日,遂始此節。惟此實後人所附會。或言其源於榕俗之。其節別名亦眾。始名「下九」。然榕方言中,「下」「後」「窈」「拗」「孝」五字音相似,遂淆然雜用。今多以「拗九」稱。拗九初名下九。閩俗,初九爲上九,十九爲中九,廿九爲下九。而正月廿九者,全年「廿九」之首。是故名曰「下九節」。又以是日爲正月末「九」,名之曰「後九節」。又有榕俗,「九」字爲數之終,凶數也,可致人窮。年事及九,恐遭不測。九有明暗之辨。明九,謂其齡有數字九。如十九、二十九。暗九者,年數倍九也。如十八、二十七。須「拗」過乃九,方爲吉祥。是故烹拗九粥,以驅凶於舍外。或謂之源於「除貧」之俗。而附會目蓮之說,亦有之。 拗九之日,習俗甚多。烹拗九粥,雜飴果,哺之,是謂食拗九粥。或食「時來運轉」,小食也。又晨食太平麵、太平蛋,此「過九」也。 |
|
![]() ![]() 鑒賞
![]()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太白此作,清麗之極,而固有太白之風在焉。太白非不能工於微,如「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山月隨人歸」,皆微末委婉之致也;而至於壯景之「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汪洋浩大,而清麗愈甚。
![]() ![]() ![]() 世事
是歲乃平年,日本紀為令和七年,中華民國紀為一百一十四年,朝鮮紀為主體一百一十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