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政权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历代疆域

本列表列出中国境内從古至今所有的政權的兴亡情况。

中國歷史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石器
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古國時代
前39世紀

前19世紀
新石器時代 [註]
原史
時代
銅石並用時代
前21世紀—前17世纪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共和 前841—前828(明確紀年之始)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

前221—前207

前202

220
西楚 前206—前202
西漢 前202—9
9—23
更始政權 23—25
东漢 25—220
三國 曹魏
220—266
蜀漢
221—263
孫吳
222—280

266

420
西晉 266—316
東晉
317—420
五胡十六國
304—439



420

589
劉宋
420—479
北魏
386—535
南齊
479—502
南梁
502—557
西魏
535—557
東魏
534—550
南陳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907

960
後梁
907—923
十國
907—979

杨吳-南唐
  吳越
前蜀 後蜀
南平 馬楚
南漢 北汉

契丹
916—1125

西遼
1124—1218
後唐
923—937
後晉
936—947
後漢
947—951
後周
951—960

960

1279
北宋
960—1127
 
西夏
1038—12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蒙古帝國 1206—1368
1260或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或1644—1912
中華民國
大陆时期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至今
中國歷史年表

夏商周

[编辑]

秦汉

[编辑]

魏晋南北朝

[编辑]
三国时期
晋朝
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 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347年东晋桓温攻破成都,成漢亡。
华北地区
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北魏
西北地区
前凉前秦後凉后秦胡夏北魏
前秦後秦东晋
南北朝时期
北朝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9年正式称帝。534年魏孝武帝從洛陽出逃,投靠在長安的宇文泰,北魏分裂[11]
南朝 420年,劉裕晋恭帝自立,改國號為宋,史称“刘宋”。479年,劉準被迫讓位予蕭道成,刘宋亡,南齐建立。502年,齐和帝被迫禅讓萧衍,南齐灭亡。萧衍国号,是為梁武帝。557年11月12日,梁敬帝蕭方智禪位陳王陳霸先[12],梁朝亡。陳霸先于557年11月16日稱帝,建立陳朝[13]。589年,陳後主兵败被俘陳朝亡。

隋唐

[编辑]

五代十国

[编辑]
五代
十国

宋辽金夏大理

[编辑]
宋辽金夏大理疆域图

元明清时期

[编辑]

20世纪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紫色)目前实际統治大陸地區(含港澳地區), 中華民國(橙色)目前实际統治臺灣地區。岛屿标记为易于识别并非实际大小。

注释

[编辑]
  1. ^ 又叫满洲国(满语ᠮᠠᠨᠵᡠ
    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轉寫manju gurun[17]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帝舜薦禹於天,爲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姓姒氏。
  2. ^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於夏臺,使至此。」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3. ^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
  4. ^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幽王……又廢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5. ^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平王立,東遷于雒邑,辟戎寇。
  6. ^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係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殺之不祥。」乃以屬吏。遂西入咸陽。
  7.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92–97. ISBN 7-5622-2277-0. 
  8.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135–137. ISBN 7-5622-2277-0. 
  9.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
  10. ^ 房玄龄等:《晋书.载记.赫连勃勃》
  11. ^ 东魏、西魏及北齐、北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失效連結]
  12. ^ 姚思廉. 《陳書‧卷一‧本紀第一‧高祖上》 (中文). 辛未,梁帝禪位於陳…… 
  13. ^ 姚思廉. 《陳書‧卷二‧本紀第二‧高祖下》 (中文).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 
  14. ^ 《女真文辭典》,金啓孮編著,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224頁
  15. ^ 建国号诏:「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16. ^ 张岱. 石匮书后集. : 卷六三记. 自成遂以西安为都,僭称皇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百官礼乐悉尊唐制。 
  17. ^ 17.0 17.1 清实录》(前附《满洲实录》),中华书局出版,第283页. ISBN 978-7-101-05626-6.
  18. ^ 袁世凯. 清帝退位诏书. 北京. 1912. 
  19. ^ 太平天国官书《天兄圣旨》
  20. ^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1. ^ 周恩來. 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 [202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22. ^ 建國宣言. 國聞周報. 大同元年三月一日, (十). 滿蒙地屬邊陲……茲依叁仟萬民眾之意向,即日與中華民國脫離關係,創設滿蒙新國……以上宣佈各節,為關於新國家立國之主要大綱……謹向叁仟萬民眾宣誓。 
  23. ^ 漫话国庆庆典之二:“开国大典”实为“开府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