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卡梅伦 (摄影师)
外观

丹尼斯·卡梅伦 Denis Cameron | |
---|---|
![]() | |
出生 |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 | 1928年10月19日
逝世 | 2006年10月6日 英国伦敦 | (77歲)
职业 | 摄影记者 |
儿女 | 2 |
丹尼斯·卡梅伦(英語:Denis Cameron,1928年10月19日—2006年10月6日)是美国摄影记者,因拍摄多张战场照而闻名。
生平
[编辑]卡梅隆于1928年10月19日出生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曾在阿拉斯加州从事飞行员工作。1950年代中期,他开始活跃在好莱坞各大剧组担任剧照摄影师。他工作的剧组包括《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双虎屠龙》和《春风满古城》。之后,他转到《生活》杂志工作。[1]
1963年,卡梅伦和麦库林共同报导了塞浦路斯问题。随后,他在1967年以摄影记者身份前往中东报道六日战争。[1]期间他拍摄了约西·本·哈南中尉手持AK-47突击步枪高兴的照片,并被用作《生活》杂志封面,配文为「以色列士兵在苏伊士运河乘凉」。[2]
卡梅伦因工作原因亲历了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1969年末,他受《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委托前往东南亚六年。在此期间,他记录下了越南战争、老挝内战和柬埔寨内战。[1][3]1974年2月11日,他在报道一次柬埔寨炮击事件时,腿部与右臂被烧伤。[4]他曾尝试用飞机撤离数百名孤儿,但未能成功。[5]1975年当多数战地记者逃离柬埔寨时,卡梅伦选择留在金边。他也因此与西德尼·尚伯格和乔恩·斯温等20名记者被囚禁在法国大使馆内长达一个月,后被释放到泰国。1984年,他担任有关民主柬埔寨的电影《杀戮战场》的顾问,但在观看成片后要求删除他的顾问署名。[1]
卡梅伦还亲身经历了多个著名历史事件,如黎巴嫩内战、伊朗伊斯兰革命、柏林墙倒塌和海湾战争。[1]
个人生活
[编辑]卡梅伦曾居住在洛杉矶、巴黎与伦敦。他经历过两段婚姻,育有一子一女。晚年罹患痴呆症与帕金森病,于2006年10月6日在伦敦皇家自由医院逝世。[5]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Felsenburg, Ben. Denis Cameron. The Independent. 2006-10-24 [2025-06-30] (英语).
- ^ Gal, Nissim. Queering Militarism in Israeli Photography. Arts. 2025-01-08, 14 (1): 5. ISSN 2076-0752. doi:10.3390/arts14010005
(英语).
- ^ UNEDITED FOOTAGE OF CAMBODIA DURING THE KHMER REPUBLIC. Imperial War Museums. [2025-07-01] (英语).
- ^ U.S. Newsman Injured. The New York Times. 1974-02-13 [2025-06-30]. ISSN 0362-4331 (英语).
- ^ 5.0 5.1 Camden New Journal - Obituaries: Denis Cameron. thecnj.com.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