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朗曆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今天
星期四
公曆202510月9日
伊斯蘭曆1447赖比尔·阿色尼月16日
希伯來曆17日 提斯利月, 5786
科普特曆[[]], 1742 AM
波斯曆17 Mehr, 1404 SH
孟加拉曆Ashshin 24, 1432 BS
儒略曆2025年 9月26日
[refresh]

伊朗曆法波斯語گاه‌شماری ایرانیGâh Šomâriye Irâni)是在伊朗(亦稱波斯)創建並使用了兩千多年的系列曆法。作為人類歷史上最長的計時記錄之一,伊朗曆法為行政管理目的進行了多次修訂。在奠定曆法框架及其精確性方面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11世紀的波斯博學家歐瑪爾·海亞姆。現代伊朗曆法是伊朗曆,目前是伊朗的官方民用曆

諾魯茲,即伊朗新年,始於最接近北半球春分時刻的午夜,該時刻是根據德黑蘭經線(東經52.5度)的天文計算確定的。因此,該曆法是基於觀測的,與基於規則的公曆不同。[1]

歷史

[编辑]

伊朗曆法傳統的最早證據可追溯至公元前2千年,甚至可能早於伊朗先知瑣羅亞斯德的出現。首個完整保存下來的曆法來自阿契美尼德王朝,他們採納了源於瑣羅亞斯德教的曆法。波斯人長期偏愛太陽曆,而非陰曆陰陽曆[2]

早期的伊朗人使用一個基於太陽觀測的360天曆法,並設有閏月以與季節同步。[3] 在後來的阿契美尼德時期,出現了基於瑣羅亞斯德教宇宙觀的曆法。該曆法仿照埃及曆,設有12個月份,每月30天,每個月都以一位亞扎塔(yazata)命名。

穆斯林征服後,穆斯林統治者採用伊斯蘭曆進行管理,但由於其為純陰曆,給稅收等活動帶來了困難。傳統上認為,哈里發歐麥爾為稅收目的重新引入了波斯曆法。[來源請求]

中世紀時期,應塞爾柱王朝蘇丹賈拉爾·丁·馬立克沙一世的命令,歐瑪爾·海亞姆於公元1079年創制了札剌里曆。這是一個基於精確天文計算的太陽曆,旨在將諾魯茲固定在春分點,其精確度極高。

現代的伊朗曆於1925年3月31日在巴勒維王朝早期被合法採納。該法律規定,一年的第一天應為「真實太陽年」中春季的第一天。它恢復了古老的波斯月份名稱,並將曆法的紀元定為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從麥加到麥地那的希吉拉[4] 1976年,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曾短暫引入以居魯士二世統治元年(公元前559年)為始的「帝王曆」,但在1978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夕被廢除,恢復為伊朗曆。[5][6]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引文

[编辑]
  1. ^ Heydari-Malayeri, M. A concise review of the Iranian calendar. Paris Observatory. 2004. 
  2. ^ (Panaino 1990).
  3. ^ Hallock, Richard T. Persepolis Fortification Tablets. Oriental Institute Publica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 92: 3, 75–76. 
  4. ^ Fazlur Rehman Shaikh, Chronology of Prophetic Events (London: Ta-Ha Publishers Ltd., 2001), p. 157.
  5. ^ "Note on Transliteration and Dates", in Iranian Intellectual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y Ali Gheissari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0)
  6. ^ Molavi, Afshin; Mawlawī, Afšīn. Persian Pilgrimages by Afshin Molavi. W. W. Norton & Company. 2002. ISBN 9780393051193. 

書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