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修正早期系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修正早期系統
Modified Initial System
概覽
运营國家/地區英屬香港
运营範圍中西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服務類型地鐵
所屬系統香港地鐵
目前狀況路線已分拆重組
起點站中環
終點站觀塘
技術數據
路線結構地下、高架
路線等級A型路權
路線長度15.6 km(9.7 mi)
最高速度時速80公里
正線數目2條
車站數目15個
軌距1432毫米
電氣化方式高架電纜DC 1500 V
車輛基地九龍灣車廠
使用车型地鐵都城嘉慕列車(現已翻新成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
列車编组開通時4卡編組,後增至8卡編組
运营信息
開通运营1979年10月1日​(46年前)​(1979-10-01
動工年份1975年11月3日
廢除年份1982年4月26日
(分拆為觀塘綫荃灣綫
运营者地下鐵路公司

修正早期系統(英語:Modified Initial System)是香港地鐵第一條投入營運的路線,於1979年10月1日率先啟用觀塘往來石硤尾的路段[1],同年12月16日由石硤尾延伸至尖沙咀,1980年2月12日來往觀塘與中環的修正早期系統全線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屬於重型鐵路,共設有15個車站,建有一條橫跨維多利亞港海底鐵路隧道列車維修廠設於九龍灣,路線途經香港島中區、九龍油尖旺深水埗區黃大仙觀塘區。因應荃灣綫的發展,修正早期系統於1982年4月26日分拆重組,觀塘站油麻地站的路段成為觀塘綫,而旺角站中環站的路段併入荃灣綫,列車不再直接來往觀塘站及中環站,修正早期系統被分拆為兩條路線後,旺角站、油麻地站,以及同年5月啟用的太子站,成為荃灣綫及觀塘綫的轉乘站。

發展沿革

[编辑]

提倡興建

[编辑]

早在1960年代初,香港社會已有倡議興建地鐵解決市區路面交通日益擠塞的問題,1961年2月香港市政局議員屈臣英语Kenneth Albert Watson提議在九龍及香港島建造地鐵,並通過海底鐵路隧道,將當時沒有陸路交通連接,仍然依賴渡輪橫渡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島及九龍以地下鐵路連結[2],他其後在1963年的市政局年會中再次提出香港要建地鐵[3]。公共交通顧問委員會主席簡悅強在1964年5月表示在比較地鐵及懸空單軌車後,因為單軌車的技術可能較大及運載量不及地鐵,故此建議港府興建地鐵,而港府回應稱正在考慮有關建議[4]。1966年7月,當時是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的簡悅強表示委員會正在研究興建地鐵建立集體運輸系統,包括研究地鐵的走線及發展藍圖[5]。1967年9月,英國倫敦運輸公司副主席布爾訪港時表示香港應興建地鐵,建築地鐵雖然昂貴,但長遠而言是值得的[6]

港府規劃

[编辑]

港英政府在1970年9月提出香港未來十五年城市建設大計,橫跨維多利亞港的地鐵系統被列入為其中一項重要計劃[7]。1970年11月提出共分為四條路線及貫通港九新界的路線圖[8][9]。1971年1月,交通諮詢委員會建議港督戴麟趾落實興建地鐵[10],不過因為涉資龐大,建造期至少四至五年,戴麟趾又將於同年10月任滿卸任港督[11],所以延至麥理浩履新後才作出決定[12]。1971年11月,港英政府的高層委員會通過斥資66億5000萬港元興建地下鐵路計劃[13],不過因為資金主要通過向國際財團借貸,如未能貸款籌得足夠資金,便要投入公帑填補資金缺口,勢必影響其他方面的公共開支,所以港府在1972年年初仍未公佈落實興建地鐵的計劃[14]

1972年6月,財政司夏鼎基立法局會議上宣布港府原則上決定興建地下鐵路,立法局議員紛表支持,有議員關注籌資不易的問題,但認同興建地鐵可以提升各界對香港前景的信心,並且有助香港吸引國際投資,市政局議員也贊同興建地鐵,認為可加快地鐵沿線的社區發展[15]。1972年7月,港府邀請財團提交籌集資金的計劃及建造方案[16],同年9月港府發表地鐵的雛形,線路長度、行駛速度及列車卡數的初步資料[17]

日商投得後退出

[编辑]

在港府決定興建地鐵後[18],初步計劃通過招標由一家公司作為總承建商,負責建造規劃中的全部路線及提供機電設備,有多個國際財團表示有意投標建造香港地鐵。1972年10月,英國通用電氣公司主管史德福男爵來港,在香港希爾頓酒店會見記者,表示該公司已經聯繫其他英國、澳洲及香港公司準備投建香港地鐵,並計劃在17日向港府提交計劃書[19]。1972年9月有消息指日本財團已組織十多家日本大型公司準備投標[20]。同月,英國傅理曼霍士公司的工程顧問帶同地鐵列車的模型抵港,與港府集團運輸系統研究處開會討論列車及機電系統設計的事宜[21]。嘉道理、會德豐協同渣打銀行及多家英資企業在香港組成財團,也在10月向港府提交計劃書[22]

1972年12月,當時的香港地鐵計劃,建造價約需8,000萬美元,將會有48個車站,全程32.7哩,包括一條地鐵海底隧道,分9階段建造,4個階段完成20個車站及12.6哩,全線在1986年完工。地鐵列車將由8節車廂組成,設有空氣調節,運行速度每小時20哩。同月,財政司夏鼎基在日本東京與日本財團會面及舉行會議[23],而港府委託的工程顧問公司完成6個月的工作及準備提交報告書[24]。同月28日,有消息從英國倫敦方面傳出,由和記集團提交的投標計劃書經詳細考慮及研究後已被否決,另一方面有消息指由56家公司組成的日本財團正在爭取田中角榮政府提供財務支持,三菱株式會社的發言人證實日本財團近日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會晤,討論由日本政府提供特惠貸款增強日本財團與英資財團競爭的實力,而與會者包括財團的首腦三菱總裁[25]

1973年2月,港府宣布在3個月內在舊海軍船塢、尖沙咀半島酒店附近、深水埗荔枝角及李鄭屋附近進行探土工程,以決定地鐵管道及車站的建造方式[26][27]。同年4月,港府地鐵的建造總成本為99億港元,計劃在1974年年初動工,如工程順利最快可於1977年通車[28]。同年11月為準備建造地鐵跨海鐵路隧道,在香港島灣仔對開的海面建築浮台進行水底探土[29]。港府在1973年5月宣布位於九龍灣的地鐵保養中心於明年動工[30],同年6月批出一份興建地下列車管道的合約[31]。建造地鐵的鋼鐵,將由香港的鋼鐵廠供應為主[32]

1974年2月,香港地鐵工程由日本財團中標,港府簽署意向書並與財團磋商最終合約,計劃在該年年底前動工,港府成立地下鐵路臨時管理局[33]。與日本財團的合約商討中,港府要求首4個階段的地鐵工程需要在5年內完工[34]。1974年5月,位於中環在1956年建成的歷山大廈為配合建造地鐵站,落成僅18年便拆卸重建[35]。然而,由於1973年10月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全球經濟持續不景氣[36],籌集資金困難,港府與日本財團經過多次會議後未能就最終合約達成共識[37],日本財團在1975年1月決定退出香港地鐵承建計劃[38]

動工建造

[编辑]

1975年1月,港英政府在日本財團退出後,決定將工程合約分拆為多份工程合約,並隨即於1月17日登報重新招標[39],港府計劃在4月完成25份合約的招標程序[40],以免工程進度受到重大延誤,英國公司及香港本土建築企業均表示願意接手[41]。同年4月公佈招標結果,其中機電設備的合約由英國通用電氣公司投得[42]。地鐵管理局候任主席唐信表示地鐵工程計劃經調整後,預算建造費大約要50億港元,預期借貸額可達到目標,又稱其時是全球建築業的低潮,建材的價格較低且承建商會提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競標,香港反而要把握機會投資基建大項目[43]。同年6月,地鐵臨時管理局宣布有來自9個國家共25家公司,初步入選符合投標地鐵工程合約的名單[44]

1975年9月9日,港督會同行政局開會後,財政司夏鼎基宣布港府接納地鐵臨時管理局的建議,批准興建地鐵,預期建造費56億港元,將於年內動工[45]。同年11月3日,香港地鐵修正早期系統舉行動工儀式,系統包括觀塘綫石硤尾觀塘)及荃灣綫旺角中環)兩段[46]。在隧道工程正式開始前,工程團隊曾在沿綫興建了4段試挖隧道(分別位於金鐘站東面、現時為香港藝術館的尖沙咀2號工地、樂富站東面及長沙灣站東面),以評估地質及興建方法。1978年9月,地鐵公司訂購的首批210節車卡已經有8節運抵香港,9月4日在九龍灣至彩虹站的路軌開始試車[47]。同年9月14日,在亞皆老街彌敦道交界的地鐵地下管道地盤,多次有約45至50名工人超額進入只能容納39人的加壓艙,勞工處調查地盤承建商是否違規[48]。同月16日,地鐵公司表示對首批地鐵列車在過去三週於九龍灣路段的試車結果感到滿意,又稱列車是自動化操作,司機無需親自駕駛,只需留意電腦系統[49]

首階段通車

[编辑]

1979年9月10日,香港地鐵通車紀念車票在各渣打銀行分行開售,售賣紀念票的活動名為「地下鐵路公益金百萬行」,紀念票的收益捐贈予香港公益金,每張紀念車票附送一本地鐵通車紀念特刊及一個車票透明膠套,其中售價10港元的紀念票套裝最多發售10萬份,另有500港元的特別套裝隨後擇日開售,持有紀念車票可在舉行通車典禮的9月30日乘搭列車。由於在10元紀念票套裝發售首日,每間渣打銀行分行只有一百多份紀念票套裝,在開售一小時內便告售罄[50]。同月19日,香港郵政署發售定額16萬8千份的地鐵通車紀念首日封,有大批市民到郵局輪候購買,但在尖沙咀郵局懷疑有黃牛黨出現,將原價2角的首日封炒賣至2港元,引起秩序大亂,郵局的櫃檯玻璃窗亦被打爛[51]九龍巴士宣布在9月尾開辦四條以地鐵站為終點站的巴士路線,分別是6M、13M、21M及40M[52]

修正早期系統北段於1979年9月30日早上在石硤尾站舉行通車典禮,由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主持儀式,麥理浩走進列車駕駛室內,按下列車的啟動按鈕,第一班列車在9時40分開出,列車前進時衝破一條印有「地下鐵路首班載客列車」(1ST MTR PASSENGER TRAIN)的橙紅色綵帶,並開往觀塘站方向[1],在首班列車內有官員、地鐵公司高層人員及傳媒記者等人士,列車於開出15分鐘後抵達觀塘站,港督在抵達觀塘站後,便乘搭同一列車回程往石硤尾站,在車站內舉行了舞龍及舞獅等慶祝活動。

於早前參加「地下鐵路公益金百萬行」購買了500港元或100港元紀念票的超過10萬名市民可於當日乘搭列車,其中以500港元購得特別紀念車票的一千名乘客獲安排乘搭在上午9時48分開出的第二班列車,列車由石硤尾站直駛到觀塘站;另外有10萬名市民買了10元紀念車票,可在中午12時至下午7時在任何車站乘搭列車,列車在石硤尾站與觀塘站之間的中途站均會停站,供乘客上落車。地鐵公司建議持有當日紀念票的乘客可以在沿線的車站下車,參觀車站,不要長時間在列車車廂內逗留,避免妨礙其他乘客登車,只要在傍晚7時前及不出閘離開,紀念車票於當日有效[53]

在通車儀式翌日的10月1日早上6時,修正早期系統正式投入服務,列車行駛於石硤尾站至觀塘站之間,沿線合共有9個車站也於當日正式啟用,列車暫時有4節車卡,車站月台預留了擴充至8節車卡的位置,當時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54][55]。其後修正早期系統繼續擴展,修正早期系統中段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路綫伸延至尖沙咀(當日新啟用佐敦站尖沙咀站[56]。惟油麻地站旺角站因施工困難,分別順延至1979年12月22日及1979年12月31日啟用──當時油麻地站只啟用上層月台(1號及2號月台)[57],而旺角站則只啟用上層今1號月台(往觀塘)及下層今4號月台(往尖沙咀)[58]

跨海段通車

[编辑]

1980年2月12日,代表英女王履行皇室公務及第六次訪港的雅麗珊郡主為香港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全綫通車主持通車典禮。當日上午10時20分,雅麗珊郡主與郡主夫婿歐國偉在港督麥理浩陪同下抵達尖沙咀站,在站內有地鐵公司董事、立法局議員鄧蓮如及多位官員迎接,然後一同登上通過鐵路海底隧道,經金鐘站開往中環站的第一班列車,雅麗珊郡主在駕駛室內按下列車的啟動按鈕後,列車隨即從尖沙咀站開往中環站,列車在上午11時抵達中環站,並在月台衝過一條彩帶後停車,在中環站內舉行通車酒會,現場有過千名嘉賓,並有風笛手吹奏風笛,當郡主走到揭牌處後,在場賓客肅立起來,樂隊奏起英國國歌,隨後由雅麗珊郡主在中環站主持揭牌儀式[59],雅麗珊郡主在致辭時盛讚香港人:「有高度聰明智慧和毅力,只有港人得如斯成就。」[60]

修正早期系統在雅麗珊郡主揭幕後全綫通車,第一條鐵路過海隧道、中環站及金鐘站於同日啟用,這兩個新車站於當日下午2時正式向市民開放,地鐵列車首次穿越維多利亞港海底駛到香港島中環商業中心區,由中環站往觀塘站需時約27分鐘[59],成為首條服務香港島的重型鐵路。地鐵的服務伸延到香港島後,全段修正早期系統完工,較原定通車日期提前7星期,成為香港地鐵的重要里程碑。此外,為了應付路線延伸後所增加的客量,列車編組於1980年2月16日起增至6節車廂一列。因應荃灣綫將於1982年年中通車,地鐵列車從1981年10月9日起逐漸增至8節車廂一列,亦即預定的列車最長長度,一列8節車廂的列車可載客2,500人[61]

路線分拆重組

[编辑]

1982年4月26日,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兩種行車模式,分別為「觀塘旺角油麻地」(後來之觀塘綫)及「旺角中環」(後來之荃灣綫),其中旺角站是上述兩綫的轉車站,並啟用2號及3號月台,以提早讓乘客及職員熟習兩綫在日後的轉乘模式;同時油麻地站下層月台(包括3號及4號月台)啟用,作為「觀塘旺角油麻地」路段列車之終點站。其後原修正早期系統中之「觀塘旺角油麻地」段改稱觀塘綫,以綠色作標記;「旺角中環」段改稱荃灣綫,以紅色作標記[62][63]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荃灣旺角段通車,連接修正早期系統的旺角中環段。荃灣綫列車停靠荃灣站大窩口站葵興站葵芳站荔景站荔灣站[64](過站不停)、荔枝角站(過站不停)、長沙灣站(過站不停)、深水埗站(過站不停)、太子站(只供轉車而不供出入閘)、旺角站(往荃灣列車沿用修正早期系統使用之1號月台,往中環啟用修正早期系統預留之2號月台),再沿修正早期系統的油麻地站佐敦站尖沙咀站金鐘站後到達中環站[65][66][67][68]

1982年5月17日,荃灣綫荔灣站(後來改名美孚站)[64]荔枝角站長沙灣站深水埗站太子站正式啟用,標誌著修正早期系統運作模式結束。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歷史盛事 港督按鈕 地鐵開動. 工商晚報. 1979-09-30. 
  2. ^ 屈臣重申建議 興建環繞港九隧道 地底火車解决交通. 香港工商日報. 1961-02-08. 
  3. ^ 屈臣議員在市局發表意見 請檢討食水分配 少用者付水費宜少多用者付出應多貧苦居民應設法安置不要只顧驅除 貧者無屋 變相貧窟 地底火車. 華僑日報. 1963-12-04. 
  4. ^ 交通顧問會建議進行調查 興建地底火車之可能性 駕空單軌火車技術有困難 港府表示對該項建議已在考慮中. 香港工商日報. 1964-05-21. 
  5. ^ 交通諮詢會簡悅强透露 未來交通計劃 擬辦地底火車 進行研究集體交通系統. 香港工商日報. 1966-07-28. 
  6. ^ 交通專家布爾認為 香港應建設地底火車 方能使地面交通改善 地底火車軌價值比隧道為高且較. 華僑日報. 1967-09-06. 
  7. ^ 港府 未來城市建設大計劃 半數人 政府屋 數億元 築道路天橋 海底隧道 地底火車. 香港工商日報. 1970-09-21. 
  8. ^ 地底火車路線 新圖則擬就 沿線兩旁建屋須與當局聯絡. 香港工商日報. 1970-11-21. 
  9. ^ 地底鐵路共分四綫 縱橫貫通港九新界. 香港工商日報. 1970-11-21 [2025-09-30]. 
  10. ^ 交諮會向港督建議 贊成建地底火車 顧問機構代表,對若干問題已提出滿意答覆。. 香港工商日報. 1971-01-16. 
  11. ^ 地底火車是否興建 港府六月間可決定 經費將採長期貸欵辦法籌措. 香港工商日報. 1971-03-28. 
  12. ^ 地底火車計劃今年難望提出. 工商晚報. 1971-10-26. 
  13. ^ 政府委出高層小組 通過地底火車計劃. 工商晚報. 1971-11-24. 
  14. ^ 地下火車計劃傳變廢紙 港府表示有商量. 工商晚報. 1972-01-13. 
  15. ^ 對地底交通體系 各方面反應熱烈. 工商晚報. 1972-06-08. 
  16. ^ 建地底火車計劃 港府邀請財團 提出初步建議. 香港工商日報. 1972-07-25. 
  17. ^ 署理交通處長預言 縱使建成地底火車 仍須解決地面交通 地底火車雛型昨日發表. 香港工商日報. 1972-09-22. 
  18. ^ 政府在八年內動用十八億元發展公共交通之外 決興建地下鐵路 財政司昨日在立法局宣佈政府原則上決定進行 港督已設立籌劃小組研究籌集資金等一切計劃. 華僑日報. 1972-06-08. 
  19. ^ 英國通用電器公司 地下鐵路建議書 定十七日交與港府. 華僑日報. 1972-10-07. 
  20. ^ 日本組成龐大財團 準備投建地下火車 各國財團數逾十個參加競投. 華僑日報. 1972-09-06. 
  21. ^ 地下火車計劃 車架模型到港 由一批顧問工程師攜來. 香港工商日報. 1972-09-21. 
  22. ^ 競投興建地下鐵路 港商組財團參加 嘉道理會德豐渣打銀行及英商等組成龐大財團 業經擬好籌集資本詳細計劃呈送港府當局參考. 華僑日報. 1972-12-20. 
  23. ^ 地下火車計劃月底即可決定. 工商晚報. 1972-12-02. 
  24. ^ 興建地下火車 工程報告書將呈送港府. 華僑日報. 1972-12-30. 
  25. ^ 和記競投地下鐵路建議書 傳已遭政府否決. 工商晚報. 1972-12-29. 
  26. ^ 地下鐵路首四期 工程明年開始 困難地點先探土. 華僑日報. 1973-02-19. 
  27. ^ 興建地下鐵路初步工程展開 港九四處進行鑽地探土 海塢舊址尖沙咀荔枝角及李鄭屋 試驗土壤以便決定應採建築方式. 華僑日報. 1973-02-19. 
  28. ^ 車費擬定兩里三角渡海加兩角 地下鐵路財政成本 總工程費九十九億 助理財政司劉華森在扶輪社演講 預期明年初動工一九七七年通車. 華僑日報. 1973-04-04. 
  29. ^ 地下鐵路進行工程 海底探土 灣仔海面架起浮台. 華僑日報. 1973-11-22. 
  30. ^ 地底火車保養中心 明年初將動工興建 同時訓練工作人員. 工商晚報. 1973-05-22. 
  31. ^ 試驗性地底火車工程 可能由英公司承辦 全部費用達九百萬港元. 香港工商日報. 1973-06-04. 
  32. ^ 香港鋼鐵數年內自給自足 地下火車所需鋼鐵 將以就地取材為準. 華僑日報. 1974-05-24. 
  33. ^ 港府正與日本財團 商訂承建地鐵合約 立法局二讀通過設地下鐵路臨時管理局 一旦合約簽訂。工程不受延阻. 華僑日報. 1974-02-14. 
  34. ^ 建造地下鉄路工程即將展開 首四期工程 五年內完成 港府簽署意向書合約將可簽訂 日財團立即開始加緊設計工作. 華僑日報. 1974-02-16. 
  35. ^ 一九五六年建成壽命僅十八年歷史 歷山大厦動工拆卸 建卅四層新型大厦 一九七七年落成附有地下火車站. 華僑日報. 1974-05-30. 
  36. ^ 全球出現經濟困難 地下鐵路仍進行 港日兩方經常接觸. 華僑日報. 1974-09-17. 
  37. ^ 港日談判地下鐵路建費問題 似陷入僵局 港方堅持五十億限價難作提高 談判進展遲滯但未接放棄通知. 華僑日報. 1974-12-31. 
  38. ^ 港府與日財團今明高層會議 地鐵計劃會否改變 雙方面臨取捨階段 日財團建議縮短路程或將貨就價 港府堅持五十億元完成原始計劃. 香港工商日報. 1975-01-09. 
  39. ^ 對競投地鐵工程 本港建築商多感到興趣 利用本地人力更符經濟原則. 工商晚報. 1975-01-19. 
  40. ^ 廿五份地鐵工程合約 四月起逐步招標 印備資料小冊供參考. 工商晚報. 1975-01-30. 
  41. ^ 財團講過唔算數後 英商對地鐵有興趣 官方促本港財團担起大旗. 工商晚報. 1975-01-17. 
  42. ^ 英通用電器將投建 地鐵全部電器機械工程. 工商晚報. 1975-04-15. 
  43. ^ 地鐵管理局候任主席唐信 反駁鐘士元羅德承意見 強調建地鐵適合時宜 估計完成時工程費約五十億 向外地借欵可超過原定目標. 香港工商日報. 1975-04-25. 
  44. ^ 地鐵主要土木工程合約 九國25間公司 列入初選名單 預計今年九月開始動工. 香港工商日報. 1975-06-24. 
  45. ^ 港督會同行政局 批准興建地下鐵 首期工程下月開始七九年可通車 建費五十六億通車前付息九千萬. 香港工商日報. 1975-09-10. 
  46. ^ 地鐵今晨開始動工 唐信主持破土儀式. 工商晚報. 1975-11-03. 
  47. ^ 地鐵下週一起 在路軌上試車. 香港工商日報. 1978-09-03. 
  48. ^ 亞皆老街地鐵地盤 減壓室人數超額 地鐵謂無損健康. 香港工商日報. 1978-09-15. 
  49. ^ 工程順利明年通車充滿信心 地鐵試車三週 成績極為滿意 車卡完全採用自動操縱系統 司機不必駕駛只係留意電腦. 華僑日報. 1978-09-17. 
  50. ^ 地鐵通車紀念車票 今晨一小時售清 圖爲一名購得紀念單票之市民向記者展視隨票附送之地下鐵路紀念特刊. 工商晚報. 1979-09-10. 
  51. ^ 搶購地鐵首日封 郵局玻璃被打爛 黃牛黨活動二角封炒至二元. 香港工商日報. 1979-09-20. 
  52. ^ 九巴增四專綫接駁地鐵乘客. 工商晚報. 1979-09-22. 
  53. ^ 地下鐵觀塘綫通車(2). 新聞檔案 (TVB). 2017-01-09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54. ^ 港督麥理浩主持按鈕儀式 地鐵首班列車昨開行 今晨六時起正式服務 公益金百萬行籌得百五十萬元. 大公報. 1979-10-01. 
  55. ^ 本港交通展開新頁 港督主持按鈕 地鐵正式通車 石硤尾站鑼鼓喧天張燈結綵 十萬市民熱烈喜遊車河. 華僑日報. 1979-10-01. 
  56. ^ 地鐵石硤尾至尖沙咀線 今日起正式通車 旺角油蔴地兩站分期啓用. 工商晚報. 1979-12-16. 
  57. ^ 地鐵每日乘客約十九萬 油蔴地站今日啓用 旺角站則定於本月卅一日啓用. 華僑日報. 1979-12-22. 
  58. ^ 地鐵九龍全綫投入服務 旺角站今啓用 至觀塘行車十八分鐘車費二元 到尖沙咀需時五分鐘收費元半 地鐵每日乘客將破三十萬大關. 華僑日報. 1979-12-31. 
  59. ^ 59.0 59.1 地鐵今全線通車 郡主主持牌匾揭幕式官紳在中環站酬酢忙 郡主右爲地鐡紀念牌匾揭幕左起港督及郡主夫婿歐國偉. 工商晚報. 1980-02-12. 
  60. ^ 雅麗珊郡主主持揭幕禮 盛譽地鐵工程宏大 建設速度難以置信. 華僑日報. 1980-02-13. 
  61. ^ 地鐵八卡列車 可載二千五百人 昨起投入服務. 華僑日報. 1981-10-10 [2025-10-20]. 
  62. ^ 觀塘至中環線 地鐵乘客今要轉車 柴灣觀塘小輪將縮短服務時間. 大公報. 1982-04-26. 
  63. ^ 地鐵今實施轉車 麻煩又費時 乘客有怨言. 工商晚報. 1982-04-26. 
  64. ^ 64.0 64.1 1985年5月31日起更名為美孚站
  65. ^ 地鐵荃灣線今起服務 修正早期系統單程或成人票增加三角 太子站接駁乘客 荃灣葵涌下周將增小巴專線. 大公報. 1982-05-10. 
  66. ^ 地鐵服務再跨前一步 夏鼎基爵士主持 荃灣支綫通車禮. 工商晚報. 1982-05-10. 
  67. ^ 四十一億 大功告成 荃灣地鐵支線 今日正式通車 署理港督夏鼎基主持啓用禮 地鐵票價今起一律加價三角. 華僑日報. 1982-05-10. 
  68. ^ 五個地鐵站先投入服務 荃灣綫今日通車 署理總督夏鼎基主持揭幕禮. 香港工商日報. 1982-05-10.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