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馬其頓世界遺產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指根據1972年《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所定義的具有突出文化自然遺產價值的地點[1]。文化遺產包括遺跡(如建築作品、紀念性雕塑或銘文)、建築群與遺址(含考古遺址);自然遺產則涵蓋自然地貌(含物理與生物結構)、地質與地形構造(含瀕危動植物棲息地),以及具有科學、保育或自然美學價值的自然景觀[2]。由于馬其頓名稱爭議,北马其顿於1997年4月30日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批准該公約,其遺產自此具備列入資格[3]。2019年《普雷斯帕協議》签署後,该国国名也改成现在的“北马其顿”[4]

列表

[编辑]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均按照十项评定标准登录,每一处登录的世界遗产必须符合十项标准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符合第一(i)至六(vi)项的为世界文化遗产,第七(vii)至十(x)项为世界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的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又称“复合遗产”)[5]。以下所展示的北馬其頓的各项世界遗产按照其登录年份及其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编号顺序排列。

  * 跨国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遺產名稱 圖片 地點 入選年份 UNESCO 資料 簡介
奧赫里德地區的自然和文化遺產[6] Ohrid 奧赫里德 1979 i, iii, iv, vii
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欧洲其他地区古山毛榉森林[7] Valley of Dlaboka River 馬夫羅沃和羅斯圖沙市鎮 2021 1133quater; ix 該森林為跨國自然遺產,橫跨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罗地亚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西班牙烏克蘭等國。其顯示了該類森林在冰河期過後的擴張過程,並展示了歐洲山毛櫸與其他植物混合形成落葉闊葉林的完整生態模式和過程

參考資料

[编辑]
  1. ^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5-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3) (英语). 
  2. ^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5-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英语). 
  3. ^ 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7-12-25 [201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3) (英语). 
  4. ^ 編譯, 林建成 /. 馬其頓國會修憲 改名國號「北馬其頓共和國」. 公视新闻网. 2019-01-12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3) (中文(臺灣)). 
  5.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6月12日) (英语). 
  6. ^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Ohrid reg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4 August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December 2017). 
  7. ^ Ancient and Primeval 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Other Regions of Europ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9 Jul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Octo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