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尔滨东正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尔滨东正教随着的东清铁路修建而传入。俄罗斯正教会俄罗斯帝国国教。1898年,在哈尔滨的一支东清铁路筑路队中的契阔夫司祭于8月3日(星期天)在香坊霍尔瓦特庄园(即田家烧锅)附近用苇席搭成简易教堂,首次举行东正教礼拜仪式

教派

[编辑]

东清铁路沿线的东正教为俄罗斯正教派,实为革新派。此外还有18世纪流亡到中国东北的莫洛干派,以及阿尔明尼亚东方希腊旧教。

神职人员

[编辑]
  • 1922年,哈尔滨独立教区成立,管辖3个行政省区信徒。麦弗基·英鸿甫是哈尔滨教区首任主教,1920年起在圣母领报教堂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任职駐堂。著有《神职人员的宗教活动》、《圣像显灵预兆》、《关于教会的分歧点》等宗教文学作品。
  • 1931年3月28日,麦弗基主教病逝,哈尔滨由都主教区降为大主教区,梅列基俄语Мелетий_(Заборовский)任大主教。在此期间,哈尔滨东正教发展迅速。
  • 1950年8月,哈尔滨大主教区改为中国东正教会哈尔滨分会。亚尼基塔·王玉林神父(1950-1967)担任司祭。1955年,莫斯科牧首区承认中国东正教会有自主地位,1956年,自主的中华东正教会成立,王玉林为主席。1967年,王玉林神父於文化大革命中被处死。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所有东正教活动被终止,教堂被挪为他用或拆除。神职人员被批斗或被要求劳动改造
  • 1984年的圣母帡幪节(10月14日),中国政府允许格里高利·朱世朴俄语Чжу, Григорий神父于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举行东正教礼拜,为当时唯一的有东正教礼拜的教堂。2000年,朱世朴神父逝世,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宗教仪式中止。
  • 俄罗斯东正教的督主教伊拉里雍与牧首基里尔访问中国期间曾在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上海圣尼古拉堂北京圣母安息主教教堂举行事奉圣礼。
  • 2016年复活节,自俄罗斯学习神学的中国籍东正教神父亚历山大·施余正神父 (或称余石神父) 成为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的驻堂神父,并恢复定期举行东正教仪式。

教堂列表

[编辑]
教堂名称 图片 建成时间 状态 备注
香坊圣尼古拉教堂 1899年3月 1966年拆除 哈尔滨市的第一座东正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 1900年12月 1966年拆除 位于今南岗区大直街红军街交汇处博物馆广场
圣母领报教堂 1903年5月 1970年拆除 位于今道里区友谊路33号
圣伊维尔教堂 1908年 现存 2017年随哈尔滨站扩建时修复[1]
圣索菲亚教堂 1912年11月(旧,已拆除)
1932年11月
现存 现為哈爾濱建築博物館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1935年10月 现存 现為哈尔滨天主教堂圣母无染原罪堂
圣母帡幪教堂 1930年12月 现存 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座正式对外开展东正教活动的教堂
圣母安息教堂 1908年9月 现存 位于今南岗区东大直街1号
慈心院·王冠致命堂 193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拆除 用于紀念沙皇尼古拉二世與南斯拉夫皇帝亞歷山大一世[2]
慈心院·眾哀傷者之歡樂母聖像教堂 1927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拆除 用于供奉“众哀伤者之欢乐”圣母像[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杨雪楠. 哈站改造教堂保护引关注 “圣伊维尔”将恢复洋葱顶. 生活报. 2015-05-22 [202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2. ^ 哈尔滨慈心院皇冠致命堂. 中国正教会. 
  3. ^ 哈尔滨慈心院“众哀伤者之欢乐”圣母像堂. 中国正教会.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