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候卡
外观
此條目所放置的{{Expand}}模板無效!根據互助客棧的討論,自2019年1月18日起{{Expand}}模板已停用。請參閱Template:Expand/doc選用其他模板。 (2025年8月1日) |

問候卡(亦稱「賀卡」)是於特定節慶或事件中用以表達祝福與頌意的小卡片,例如生日、春節、聖誕、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探病卡、感謝卡等。
語言與書寫習慣
[编辑]中文地區賀卡在語言與書寫方面因地區、語境、書寫系統以及社會文化而異顯著。
中國大陸
[编辑]使用簡化字並以普通話書寫為主,賀詞通常採用正式語體,如「祝您節日快樂」「生日快樂」等,語氣莊重,少見方言影響。[1]
香港與澳門
[编辑]以繁體字為主書寫系統,但賀卡中語言常混入粵語慣用句,例如「生日快樂呀」「恭喜發財啦」等,特別在手寫或非正式賀卡中尤為常見。這反映了香港地區語言政策與書寫習慣中,既有正式書面中文,也容納口語化粵語元素。[2]
台灣
[编辑]多以繁體中文書寫,語言以標準臺灣國語為主流,亦較少使用本地閩南語書寫。不過為營造親切感,部分賀卡會加入簡短閩南語祝詞,如「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整體語氣偏書面、正式。[3]
口語 vs. 書面、數位賀卡趨勢
[编辑]在微信、LINE 等社群平台盛行的數位賀卡中,語言形式更加貼近日常口語,常見混合語碼、表情與口語用語,使用形式靈活,語體非正式。
傳統賀詞風格
[编辑]春節與婚禮賀卡仍常見典型對仗與雅致祝詞,如「福壽綿長」「花開富貴」等。這類文雅賀詞在商業卡片設計與傳統文化傳達中具穩定位置。
書寫系統差異與書面語編配
[编辑]香港和台灣皆使用繁體字,而中國大陸採用簡化字。台灣教育體制內仍主要教授繁體字與注音符號書寫,少數亦兼授漢語拼音。
參見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Taiwan - Language, Culture, Customs and Etiquette. Commisceo Global. [2025-08-01].
- ^ Chinese New Year Greetings in Cantonese. Hong Kong Foodie Tours. [2025-08-01].
- ^ Taiwan - Language, Culture, Customs and Etiquette. Commisceo Global. [2025-08-01].
![]() | 这是一篇與文化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