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外顯記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顯記憶 (Explicit memory)(或稱陳述性記憶 (declarative memory))是兩大類長期記憶中的一種,另一種為內隱記憶。外顯記憶是對事實資訊、先前經驗與概念的意識、有意圖的回憶[1] 這種類型的記憶依賴於三個程序:習得、鞏固,以及檢索。[2][3]

外顯記憶可分為兩類:儲存特定個人經驗情節記憶,以及儲存事實性資訊的語意記憶[4] 外顯記憶需要漸進式學習,需對一個刺激與反應多次呈現。

儲存在外顯記憶中的知識稱為陳述性知識。其對應者稱為內隱記憶,指的是無意識獲得與使用的記憶,例如技能(例如知道如何穿衣)或知覺。與外顯記憶不同,隱性記憶學得快速,即使來自單一刺激,且受其他心理系統影響。

有時會在外顯記憶與陳述性記憶之間做區分。在這種情況下,「外顯記憶」指任何形式的有意識記憶,而「陳述性記憶」指任何可用語言描述的記憶;然而,如果假定一段記憶不能在不具意識的情況下被描述,反之亦然,則兩者概念相同。

類型

[编辑]

情節記憶

[编辑]

情節記憶包含與特定生活事件相關的觀察資訊的儲存與回憶。這些可以是直接發生在自身的記憶,或只是發生在其周遭的事件記憶。情節記憶是人們通常在談論「記憶」時所想到的東西。情節記憶允許回想先前經驗的各種情境和情節細節。

情節記憶的一些例子包括第一次走進特定教室的記憶、在登機時將手提行李放好的記憶、在特定日期和時間前往特定目的地的記憶、被告知被解僱的記憶,或是通知下屬被解僱的記憶。這些情節記憶的檢索可以被視為心理上詳細重溫其所關聯的過去事件的行為。[4] 情節記憶被認為是提供語義記憶基本支持的系統。

語意記憶

[编辑]

語意記憶指可被表述且獨立於個人經驗的一般世界知識(事實、想法、意義與概念)[5]。這包括世界知識、物體知識、語言知識與概念啟動。語意記憶不同於情節記憶,後者是人們生活中發生的經驗與特定事件的記憶,能在任何時刻重現出來[6]。例如,語意記憶可能包含「貓是什麼」的資訊,而情節記憶可能包含撫摸某隻特定貓的具體回憶。人類可以透過套用過去學到的知識來學習新的概念[7]

其他語意記憶的例子包括食物種類、某地區的首都、人名事實、日期,以及花卉詞彙;一種語言,例如個人的詞彙或一個人的最終詞彙[4],皆為語意記憶的典型範例。

混和類型

[编辑]

自傳式記憶 是一種由個人生命經驗片段所組成的記憶系統,基於情節記憶(個人經驗以及在特定時間和地點所經歷的特定物件、人物和事件)與語意記憶(關於世界的一般知識和事實)的結合。[8]

空間記憶 是負責記錄有關個體環境及其空間定向資訊的記憶部分。例如,一個人在熟悉的城市中導航需要仰賴其空間記憶,正如老鼠的空間記憶需要用來學習迷宮末端食物的位置。常有人主張在人類與動物中,空間記憶會被摘要為一個認知地圖。空間記憶在工作記憶、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中都有表徵。研究顯示大腦中有特定區域與空間記憶相關。測量兒童、成人與動物的空間記憶有許多方法。

範例

[编辑]
長期記憶 子類型 描述 範例
陳述性(外顯) 對事實和事件的有意識記憶
語義記憶 事實性資訊 德國的首都是柏林
情節記憶 特定個人經驗 你的十歲生日
非陳述性(內隱) 非意識的學習模式——學習執行一連串動作而不一定喚起知識
促發 (Priming) 也稱為「模式完成」,指能完成先前見過的模式。此處的啟動不同於心理學中的啟動。 如果給你一張只顯示字母一半的字母圖片,而你認出是什麼字母,你就能完成那個字母。
知覺學習 (Perceptual learning) 透過刺激經驗增進感覺分辨的知覺能力 分辨氣味、顏色、味道等類別
類別學習 (Category learning) "……建立一個記憶痕跡的過程,這個痕跡能提高將新物體分配到對立群組的效率"[9] 電影類型、犬種、水果種類
情緒與記憶 (Emotion and memory) "……經典制約的情緒關係的保留,這些關係無法被自願回憶或報告"[10] 害怕狗但又說不出為什麼
程序記憶 技能與習慣的形成 學習騎腳踏車

語言模型

[编辑]

陳述性記憶與程序性記憶屬於人類語言的兩類記憶系統。陳述性記憶系統被詞彙使用。陳述性記憶儲存所有任意的、獨特的詞彙特定知識,包括詞義、詞的發音,以及像詞類這類的抽象表徵。換言之,陳述性記憶是存放關於語言中具體且不可預測的種種零散知識的地方。陳述性記憶包含簡單詞彙的表徵(例如 cat)、必須連在一起的黏著形素(bound morphemes)、不規則的形態形式、動詞補語,以及慣用語(或非組合性的語義單位)。不規則的形態結構歸入陳述性系統;這些不規則現象(例如 went 是 go 的過去式或慣用語)是我們必須記憶的。

陳述性記憶支援一種重疊聯想記憶,允許跨表徵的類化。例如,對語音上相似的詞幹—不規則過去式配對(例如 spring–sprung、sing–sang)的記憶,可能允許基於記憶對新的不規則形式進行類化,無論來自實詞(bring–brought)或新創詞(spring–sprung)。這種類化能力可能構成記憶系統內某種程度的產出性基礎。

當陳述性記憶處理形態的不規則性時,程序性記憶則處理規則的音韻與規則的形態。程序性記憶系統被文法使用,文法被定義為建構受規則支配的結構。語言使用文法的能力來自程序性記憶,令文法像另一種程序。它支持新學與已學的基於規則的程序,這些程序監理語言的規律性,特別是與把項目組合成具有優先性與階層關係的複雜結構有關的那些程序—優先性指的是由左而右,階層性指的是由上而下。程序性記憶建構受規則支配的結構(合併或序列)將形式與表徵組成複雜結構,例如:

  1. 音韻學
  2. 屈折變化
  3. 組合語意(詞彙組合成複雜結構的意義)
  4. 語法

布洛卡 (Broca) 與韋尼克 (Wernicke) 的腦區

[编辑]

布洛卡氏區對程序記憶很重要,因為,「布洛卡氏區參與口語與書寫語言的表達面向(句子的產出受語法與句法規則所限制)。」[11] 布洛卡氏區對應於下額回的部分,推定為布羅德曼分區44與45。程序記憶會受到布洛卡失語症的影響。失語性無語法現象在布洛卡失語症病患中明顯,可見流暢度缺乏以及詞形變化與功能詞的遺漏。雖然布洛卡失語症者仍能理解語言,但他們在產出語言上有困難。當句子結構較為複雜時,語言產出變得更困難;例如,被動語態是一種語法上較為複雜的結構,布洛卡失語症者較難理解。韋尼克氏區對語言發展至關重要,側重於語言理解而非語言產出。韋尼克失語症影響陳述式記憶。與布洛卡失語相反,會出現類語法現象,導致正常或過度的流暢性以及使用不恰當的詞語(新造詞)。韋尼克失語症者難以理解詞義,且可能無法察覺自己語言中的錯誤。

範例

[编辑]

舉例來說,記住如何駕駛的課程,是一種外顯記憶;但是在接受完這系統課程後進行練習,最終使駕駛技巧精進,則是一種內隱記憶。

  1. ^ Ullman, MT. Contributions of memory circuits to language: 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 Cognition. 2004, 92 (1–2): 231–70. PMID 15037131. S2CID 14611894. doi:10.1016/j.cognition.2003.10.008. 
  2. ^ Lazzarim, Mayla K.; Targa, Adriano; Sardi, Natalia F.; Hack, Gabriela R.; Tobaldini, Glaucia; Martynhak, Bruno J.; Fischer, Luana. Pain impairs consolidation, but not acquisition or retrieval of a declarative memory. Behavioural Pharmacology. December 2020, 31 (8): 707–715. PMID 32925225. doi:10.1097/FBP.0000000000000576. 
  3. ^ Kandel, Eric R.; Dudai, Yadin; Mayford, Mark R. The Molecular and Systems Biology of Memory. Cell. March 2014, 157 (1): 163–186. PMID 24679534. doi:10.1016/j.cell.2014.03.001. 
  4. ^ 4.0 4.1 4.2 Tulving E. 1972. Episodic and semantic memory. In Organization of Memory, ed. E Tulving, W Donaldson, pp. 381–403. New York: Academic
  5. ^ McRae, Ken; Jones, Michael. Reisberg, Daniel , 编.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6–216. ISBN 9780195376746. 
  6. ^ Tulving, Endel. Episodic Memory: From Mind to Brai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 53: 1–25. PMID 11752477. doi:10.1146/annurev.psych.53.100901.135114. 
  7. ^ Saumier, D.; Chertkow, H. Semantic Memory. Current Science. 2002, 2 (6): 516–522. PMID 12359106. S2CID 14184578. doi:10.1007/s11910-002-0039-9. 
  8. ^ Williams, H. L., Conway, M. A., & Cohen, G. (2008).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G. Cohen & M. A. Conway (Eds.), Memory in the Real World (3rd ed., pp. 21-90). Hove, UK: Psychology Press.
  9. ^ Ell, Shawn; Zilioli, Monica, Categorical Learning, Seel, Norbert M. (编), Encyclopedia of the Sciences of Learning, Springer US: 509–512, 2012, ISBN 978-1-4419-1428-6, doi:10.1007/978-1-4419-1428-6_98 (英语) 
  10. ^ Baars, Bernard J.; Gage, Nicole M., Emotion需要付费订阅, Cognition, Brain, and Consciousness (Elsevier), 2010: 420–442 [2024-01-24], ISBN 978-0-12-375070-9, doi:10.1016/b978-0-12-375070-9.00013-9 (英语) 
  11. ^ Johns, Paul.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4: 27–47. ISBN 978-0-443-10321-6. doi:10.1016/B978-0-443-10321-6.00003-5. Broca's area is involved in the expressive aspects of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production of sentences constrained by the rules of grammar and syntax).  已忽略未知参数|quote-page=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