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客家裔美國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客家裔美國人
Hakka Americans
hak-kâ mî-koet-ngìn
總人口
約有20,000人(台灣)
分佈地區
加州夏威夷州紐約市
佛羅里達州
語言
美國英語
官話客家話廣州話非洲裔美國人白話英語

客家裔美國人(英語:Hakka Americans),又稱客裔美國人客家美國人[1]),也可簡稱為客美人[2]美國客家漢族,主要來自現在的廣東福建台灣。許多客家人與分布在牙買加加勒比海東南亞拉丁美洲南美洲的客家人有聯繫。客家與其他漢族不同,客家人並非以省、縣或市等地理區域命名。客家人通常指那些說客家話或至少擁有部分客家血統的人。[3] 最早移民到現在的美國的客家人大多去了夏威夷王國 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1943年美國排華法案廢除通過後,客家人開始從台灣遷往美國,少數來自香港、東南亞、牙買加和加勒比海地區。

歷史

[编辑]

臺灣

[编辑]

第一波台灣人移民美國,主要涉及二戰後來自當時被中國統治的地區(外省人)的移民,其中大多數人並非客家人。後來,其他台灣人,其祖先在1945年之前就已抵達台灣,其中包括許多客家人,在1960年代後開始大規模移民。 [4]

據估計,目前在美國有超過2萬名台灣客家人。 [5]

中國大陸

[编辑]

客家人來自梅州(也稱為嘉應直隸州)、廣東中國,或祖籍在該地區。 [2]

部分客家人在1882年排華法案頒布前來到美國本土。部分客家人也去了夏威夷,在那裡他們構成了相當部分人口。

牙買加

[编辑]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大批牙買加客家人移居美國和加拿大。[6][7] 大多數牙買加華人都是客家人,他們在牙買加有著悠久的歷史,1854年至1884年間,近5,000名客家人透過三次大規模的遠航抵達牙買加,其中部分後來去了美國。其中許多人也有非裔牙買加黑人血統。[8]

美國境內移入

[编辑]

夏威夷

[编辑]

早期移民到夏威夷的中國客家人佔了相當部分人口,而移民到美國本土的客家人就更少了。[9] 19世紀上半葉,夏威夷華人許多是客家人,而西海岸華人僅部分是客家人。[10] 1876年美國與夏威夷王國簽訂條約後,美國對夏威夷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引發了本世紀最大的移民潮,孫文青年時期曾在夏威夷生活過幾年。[11] [12][13][14][15]

組織

[编辑]

美國已經成立了許多致力於推廣客家文化的組織。其中一個組織是新英格蘭客家協會,它提醒其成員勿忘本。例如,Ying Han Brach的部落格 「尋找我的客家根源」就是一個例子。[16] 另一個團體是紐約客家協會,目標是在紐約市五個行政區推廣客家文化。[17]1970年代中期,舊金山客家慈善會(舊金山嘉應會)[2])由杜忠創立。該協會與舊金山社區聯繫密切,並為其年輕會員提供獎學金。夏威夷最著名的協會是崇正會, 該協會於 1918 年在檀香山成立,當時名為人和會館.[18] 它為居住在夏威夷的美國公民提供獎學金,最好是有客家背景或對客家文化感興趣的美國公民。[19]

美食

[编辑]

美國有一些餐廳供應客家菜.[20] 美國美食作家琳達‧劉‧安努薩薩納恩寫了一本很受歡迎的客家食譜,書名很簡單,就是《客家食譜》(加州大學出版社, 2014).[21][22][23]

各界名人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海外客家文化繼承的課題 訪美有感. Hakka Affairs Council, Taiwan. [10 August 2016]. 
  2. ^ 2.0 2.1 2.2 American and French Hakka Returned to Hometown for Investigation. Mezhou Government, Guangdong, China. [11 Aug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August 2016). 
  3. ^ A Small Chinese Minority Group Finds a Home in DC | Asian Fortune. asianfortunenews.com. 18 October 2014 [31 July 2016]. 
  4. ^ Lai, Him Mark. 《成為華裔美國人:社區與機構的歷史》。第243頁
  5. ^ Lai, Him Mark. 成為華裔美國人:社區與機構的歷史. : 245. 
  6. ^ Hakka Chinese Jamaican -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May 12, 2013,.
  7. ^ Global Hakka p. 196
  8. ^ Global Hakka p. 166
  9. ^ McDermott, John F.; Tseng, Wen-Shing; Maretzki, Thomas W. People and Cultures of Hawaii: A Psychocultural Profile需要免费注册. 1980. ISBN 9780824807061.  [页码请求]
  10. ^ Carney Smith, Jessie. Ethnic Genealogy: A Research Guide需要免费注册. 1983. ISBN 9780313225932.  [页码请求]
  11. ^ Mixed Blood: Intermarriage and Ethnic Identity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Paul R. Spickard [页码请求]
  12. ^ Kiang, Clyde. THE HAKKA ODYSSEY & THEIR TAIWAN HOMELAND.  [页码请求]
  13. ^ 13.0 13.1 13.2 门杰丹. 浓浓乡情系中原—访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博士 [Central Plains Nostalgia-Interview with Dr. Sun Suifang, granddaughter of Sun Yat-sen]. China News. 4 December 2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8 July 2011) (中文).  Translate this Chinese article to English
  14. ^ 14.0 14.1 14.2 Bohr, P. Richard. Did the Hakka Save China? Ethnicity, Identity, and Minority Status in China's Modern Transformation. Headwaters. 2009, 26 (3): 16. 
  15. ^ 15.0 15.1 15.2 长汀县河田镇-孙中山的祖居地,抗日战争时期,孙中山之子孙科曾赴河田祭祖坟. 
  16. ^ Ying Han Brach. Searching For My Hakka Roots. Myhakka. 20 January 2013 [15 January 2015]. 
  17. ^ Hakka, Hakka Cultural Customs, Hakka Heritages - Hakka Association of NY inc. - New York, Ny. hakkany.com. [31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 2015). 
  18. ^ Lu, Ping-Fang.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臺灣客家移民社群之建構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Hakka Community in Honolulu, Hawaii, U.S.A.] (学位论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2015. 
  19. ^ Tsung Tsin Association. [19 August 2016]. 
  20. ^ Duggan, Tara. Hakka Restaurant has affordable quality. sfgate.com.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7 November 2012 [6 September 2016]. 
  21. ^ Amanda Gold. The Hakka Cookbook: Chinese soul food. sfgate.com.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2 October 2012 [6 September 2016]. 
  22. ^ Mark Bittman. The Nomad's Kitchen. The New York Times. 19 May 2013 [6 September 2016]. 
  23. ^ Jennifer Bain. Hakka cookbook explores the cuisine of China's nomads - Toronto Star. thestar.com. Toronto Star. 6 July 2012 [6 September 2016]. 

出版物

[编辑]
  • Global Hakka: Hakka Identity in the Remaking.(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