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宣城梅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宣城梅氏是對中國宋朝清朝時期,籍貫在今安徽省宣城市一帶梅姓宗族的稱呼。(主要在今屬宣城市的宣州區,部分在今屬蕪湖市南陵縣、今屬宣城市的涇縣等,在古代皆屬宣城縣

概況

[编辑]

其中較為有名的人物包括,北宋時的大臣梅詢、詩人梅堯臣明朝時的學者梅守德、大臣梅守峻、文學家梅鼎祚、學者梅膺祚、書法家梅朗中清朝時的畫家梅清算學梅文鼎、算學家梅瑴成民國時的學者梅光迪等等。

宣城梅氏又分為宛陵梅氏文峰梅氏,宛陵梅氏興盛于兩宋,如梅堯臣等,而文峰梅氏則興盛于明清,明清時期的出身宣城的梅氏名人大多均出自文峰梅氏。

宛陵梅氏一般認為起自五代時期的梅遠,而根據梅氏族人自己的説法,梅遠本身是湖州人(又稱吳興,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在宣城(即今宣城市)任宣州,於是定居在此,然而這一説法不見于其他記載,很可能是明朝時期的宣城梅氏族人所偽托,不過梅遠則確有其人,也確實是宣城梅氏之祖,但並沒有對其的具體記載。而梅遠的後代即北宋時期的大臣梅詢,明確的宣城梅氏譜系始于此。

到了明朝時期,雖然宛陵梅氏尚存,但此時更加興旺的是文峰梅氏,至清朝仍不衰。而文峰梅氏起自南宋時期的梅師太,一般被稱為太七公。梅師太事跡不詳,根據梅氏族人一般的説法,梅師太是梅詢的從兄梅誠的後代,而梅氏族人又有少數説法稱梅師太是梅堯臣的兒子梅坦的後代,而梅詢與梅堯臣均是北宋時期宛陵梅氏的代表人物。不過這些説法均不見于其他記載,疑為偽托。而文峰梅氏與宛陵梅氏之間的血緣關係究竟具體如何,難以確切考證。不過文峰與宛陵二支相處融洽,均認為他們同出一脈,即均是五代時梅遠的子孫後代。

到了清朝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之亂,連天戰火使宣城梅氏遭遇了毀滅性打擊,不但不少族内文獻被毀,其族人也幾乎散亡殆盡,勢力漸漸衰落。民國時期有梅光迪,曾任國立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出自宣城梅氏,是宛陵梅氏的後代。

宣城梅氏又有分支,如金陵梅氏(又稱江寧梅氏),籍貫在今江蘇省南京市一帶,起自清朝中期宣城梅氏族人、算學家梅瑴成,在乾隆年間從寧國府宣城縣移籍往江寧府上元縣(又稱金陵,即今南京市),死後亦葬在這裏,子孫遂定居在此;因此梅瑴成即為金陵梅氏始遷祖。除始遷祖梅瑴成外,金陵梅氏較有名的人物包括晚清時的文學家梅曾亮、官員梅纘高等,其中梅纘高官至濮州知州通奉大夫,曾重刊《宣城梅氏叢書輯要》,幫助延續了宣城梅氏在太平天國之亂時被毀的家族文獻。

明清時期有文學、書畫流派宣城派(包括所謂宣城詩派、宣城畫派),其核心人物即宣城梅氏族人,如梅清、梅鼎祚等。而清朝時期的商業團體寧國商幫,其主要力量也是宣城梅氏族人。

此外,宣城梅氏與同籍的宣城施氏家族互為姻親,如明末清初時詩人施閏章等,施閏章亦為宣城派這一文學書畫流派的代表人物。

評價與紀念

[编辑]

清朝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曾稱「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舊族首梅氏」。

今日在宣城市宣州區九同路,建有公園名為「梅溪公園」(始建於1985年,原名人民公園,2010年擴建並改為現名),以紀念宣城梅氏家族這一文化。

其他

[编辑]

根據民國時,由宛陵梅氏族人梅汝霖等編纂的《宛陵梅氏宗譜》(敦睦堂刻本)的説法,稱明朝時期將領梅思祖及其侄子梅殷出自宣城梅氏,是北宋時梅堯臣長子梅增的後裔,梅思祖、梅殷二人是河南省歸德府夏邑縣(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人。不過這完全與史完全不合,應為偽託。

而明清時期另一支梅姓宗族,籍貫約在今天津市天津梅氏,其家族文獻如族譜《梅氏家乘》等又稱梅思祖與梅殷是天津梅氏先祖。不過這亦完全與史完全不合,應為偽託。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 秦文. 宣城梅氏家族重要文學活動編年. 古籍研究. 2021, (第1期). 
  • 秦文. 家集編纂與文學家族的建構:以宣城梅氏為例. 中國詩學研究. 2024, (第2期). 
  • 史哲文. 論明清文峰梅氏宗族與宣城地域詩學的扭合互動——以家刻總集為觀照對象. 地方文化研究. 2019, (第3期). 
  • 羅暢. 施閏章與宣城梅氏姻親關係及文學互動考略. 古籍研究. 2022, (第1期). 
  • 秦文; 方盛良. 清代皇權視域下金陵梅氏家學的生成與轉型. 江淮論壇. 2017, (第3期). 
  • 劉和文. 梅清輯選詩歌總集叢考. 中國詩學研究. 2025, (第1期). 
  • 葛欣榮. 宋清之際宣城梅氏家族研究 (碩士學位论文). 廣西師範大學. 2006. 
  • 鄢靜. 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詩歌研究 (碩士學位论文). 四川師範大學. 2017. 
  • 童永生. 梅清與宣城畫派研究 (碩士學位论文). 山東大學. 2007. 
  • 石巍. 宣城梅氏家族譜系的建構與認同(上).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第671期). 202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10-20) –通过百度百科·TA說. 
  • 石巍. 宣城梅氏家族譜系的建構與認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話語權的共同影響(中).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第672期).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10-20) –通过搜狐網. 
  • 石巍. 宣城梅氏家族譜系的建構與認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話語權的共同影響(下).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第673期).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10-20) –通过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