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尕日塘秦刻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尕日塘秦刻石
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
时代
认定时间2025年9月30日
保护历史
2025年9月6日,第二批玛多县文物保护单位

尕日塘秦刻石,前称昆仑石刻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等,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的一处秦代石刻遗迹。

石刻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扎陵湖北岸山坡处。刻文为秦篆,共有37字,纪述五大夫“翳”奉命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三月己卯日前往“昆仑”采药一事。

石刻由青海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侯光良于2020年7月首次披露,他当时判断为元代清代官方寻找黄河源头的遗迹。[1]2023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率队对此石刻进行考察,初步判定石刻为秦始皇时期由五大夫“翳”到昆仑采药途中所留,并于2025年6月公布这一发现。[2]随后学界对其刻文释读及文物保存环境等提出质疑,从而引发了关于此石刻的真伪与释义争议。经多次考古调查、研判后,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该石刻为秦代刻石,与仝涛结论相近,惟部分刻文释读有所不同。

尕日塘秦刻石是中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因刻文不见史料所载而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它被认为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成果,2025年9月6日,公布为第二批玛多县文物保护单位[3],并被视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1];2025年9月30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4]

基本情况

[编辑]

位置

[编辑]

尕日塘秦刻石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地处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2号陡坎左下方,距湖岸约200米,海拔4306米。[5]

刻石

[编辑]

刻石为石英砂岩,经历了长期风化作用,刻石表面及刻痕内部形成了风化次生矿物。[1]

刻文

[编辑]

石刻文字刻凿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3厘米,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米,距地面约19厘米。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文字为秦篆。刻石文字具有显著的“因形布字”特点,文字风格统一,采用平口工具凿刻而成。[1][5]

国家文物局释读刻文如下:[1][5]

发现

[编辑]

2020年7月,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侯光良带领团队调查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遗迹时发现该石刻。侯光良随后在他2023年出版的专著《昆仑上下:青海的史前文化》中发布了对这一石刻的初步认识,他认为该石刻的年代可能为元代或者清代[6][7]但当时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学界关注。

2025年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在《光明日报》发表了 《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披露了在扎陵湖北岸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8]

仝涛释读该石刻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6年),皇帝派遣一名叫“翳”的五大夫率领一些方士,乘车前往昆仑山采摘长生不老药。他们于该年三月己卯日到达此地(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畔),再前行约一百五十里(到达此行的终点)。[8]此一发现随即引发學界关于此石刻的真伪与释义争议。[9][10]

2025年9月15日,国家文物局组织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调查研判后,认定该石刻为秦代石刻,并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此次释读结果较之前有所不同,其中包括改订刻石年份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原先释读的“昆陯”其首字实际仅存“曰”字头等。国家文物局认为该刻石是中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5][11]

学术辩论

[编辑]

2025年6月8日仝涛的文章发表后,随即引发学界对此石刻的广泛争议。自6月30日起,《光明日报》开设“学术争鸣”专版,持续刊发文章,围绕“昆仑石刻”的真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截至8月24日,该专版已刊出20个整版,发表文章52篇,论述多达15万字,是继1965年“兰亭论辩”之后,又一次激起全社会关注的学术辩论。[12]

《光明日报》“学术争鸣”专版文章
日期 作者 文章
1 2025年6月30日 刘钊 《再论昆仑石刻》
2 曲安京 《“廿六年三月己卯”与〈颛顼历〉 不符》
3 胡文辉 《从文本看“采药昆仑”石刻的疑点》
4 韩建业 《昆仑石刻应当是古代的石刻》
5 2025年7月2日 侯光良 《河源“采药昆仑”石刻发现记》
6 张志敏 《秦“田翳采药昆仑”石刻的释文问题》
7 刘绍刚 《“昆仑石刻”献疑》
8 2025年7月4日 王子今 《昆仑河源方向的“昔人所刻篆文”》
9 汤惠生 《“采药昆仑”石刻的考古学和文本研究》
10 王乃昂 《地理学视角下的“昆仑石刻”及疑点》
11 2025年7月7日 周行康 《青藏高原田野调查视角下的“昆仑石刻”》
12 李小波 《“昆仑石刻”位置远超秦的西部边界》
13 鲍强 《对“昆仑石刻”的一些疑问》
14 2025年7月9日 易华 《秦代赴昆仑采药的可行性分析》
15 叶舒宪 《四重证据法求证昆仑神话历史》
16 2025年7月11日 丁万里 《从书法风格略议“昆仑石刻”》
17 衣雪峰 《书风与场合:“昆仑石刻”的破绽》
18 2025年7月14日 李跃林 《用刻字法为“昆仑石刻”断代》
19 俞超 《读“昆仑石刻”图像》
20 2025年7月16日 郭涛 《从交通地理角度看“昆仑石刻”》
21 葛承雍 《在秦汉视野下凝视扎陵湖石刻》
22 2025年7月18日 周宏伟 《“昆仑”的含义》
23 徐学书 《“昆仑”应指西蜀岷山》
24 武锋 《古昆仑山不止一处》
25 2025年7月21日 黄杰 《谈谈“昆仑石刻”中的“采药”》
26 刘晓峰 《“昆仑石刻”与不死药》
27 2025年7月23日 董金社 《从秦汉地理观念演变看“昆仑石刻”》
28 俞志慧 《如是造,如是作——关于“昆仑石刻”的思考》
29 2025年7月25日 郭郑瑞 《长生愿望与工匠刻石——旁证“昆仑石刻”中“采药”表述的历史背景》
30 李豪 《“昆仑石刻”的三个疑点》
31 贾星 《“昆仑石刻”当非今人伪造》
32 2025年7月28日 鹤间和幸 《关于始皇帝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发现》
33 付邦 《“昆仑石刻”未必能实证昆仑山所在》
34 2025年8月1日 李凯 《“昆仑石刻”的读者是谁?》
35 杨德永 《“昆仑石刻”年代新证——兼论“廿六”“卅七”释读之争》
36 刘伟浠 《略谈“昆仑石刻”文本语法问题》
37 2025年8月4日 白军鹏 《谈谈“昆仑石刻”真伪论争中“书风”标准的把握问题》
38 冯立 《“昆仑石刻”应为秦代刻法与书风》
39 蔡大礼 《谈“昆仑石刻”涉及书法史的一个常识性问题》
40 2025年8月6日 刘瑞 《新见秦五大夫翳刻石初探》
41 侯光良 《从青藏高原古先旅行之例看采药昆仑时间之可能性》
42 姜生 《“昆仑石刻”中“大夫”合文辨正》
43 2025年8月8日 米小强 《从秦与西羌关系看秦使团西至扎陵湖的可能性》
44 王社教 《黄河源头的历次勘察与黄河源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45 2025年8月11日 谢坤 《从里耶秦简看“采药昆仑”》
46 刘瑞 《五大夫翳刻石非新莽时物辨》
47 杨博 《探讨“昆仑石刻”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关联》
48 2025年8月13日 姚磊 《采药昆仑的三个补充》
49 韩昭庆 《“河源昆仑”地理问题之商榷》
50 2025年8月20日 王占奎 《由三月己卯说扎陵湖“昆仑石刻”不伪》
51 王子今 《从秦代的“六甲五方”看新见秦刻石文字》
52 2025年8月29日 祝帅 《“昆仑石刻”中的“魏晋新体”之疑》
53 樊波成 《从文体看“昆仑石刻”的性质与真伪》
54 吴毅强 《辨伪与述真——从“昆仑石刻”谈起》
55 2025年9月10日 冯玉雷 《“天汉”观念折射出的“昆仑石刻”真实性》
56 杨曙明 《从书写雕刻角度看“昆仑石刻”》
57 蒋波 《战国秦朝之际的“采药”》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释读认为本字应为“翳”字。
  2. ^ 释读称本字残存半个“⺮”偏旁。
  3. ^ 释读称本字残存“曰”字头。
  4. ^ 释读认为本字应为“二”或“三”。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认为是“二”。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国家文物局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平台. 2025-09-15 [2025-09-16] (中文(中国大陆)). 
  2. ^ 段丹洁. 回应学界关注的青海黄河源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5-07-02 (中文(中国大陆)). 
  3. ^ 玛多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玛多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玛多县人民政府. 2025-09-06 [2025-10-10] (中文(中国大陆)). 
  4. ^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尕日塘秦刻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政府. 2025-09-30 [2025-10-10]. 
  5. ^ 5.0 5.1 5.2 5.3 重要发现!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2025-09-15] (中文). 
  6. ^ 澎湃新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更早发现者为侯光良教授,其认为刻于元代. 凤凰网资讯. [2025-09-15] (中文). 
  7. ^ 侯光良. 河源“采药昆仑”石刻发现记. 光明日报. 2025-07-02 [2025-09-16] (中文(中国大陆)). 
  8. ^ 8.0 8.1 仝涛. 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光明日报. 2025-06-08 (中文(中国大陆)). 
  9. ^ 高宇婷、钟煜豪、李秉轩. 青海“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陷入真假争议,涉事各方回应. 澎湃新闻. 2025-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09) (中文(中国大陆)). 
  10. ^ 钟煜豪. 黄河源“昆仑石刻”争论继续:石刻近年才被“发现”正常吗?. 澎湃新闻. 2025-07-07 (中文(中国大陆)). 
  11. ^ 李韵. 青海秦刻石“验明正身”. 光明日报. 2025-09-16 [2025-09-16] (中文(中国大陆)). 
  12. ^ 光明日报调研组. 这个夏天,这块石头,这场争鸣……——“昆仑石刻”学术争鸣阶段性回眸. 光明日报. 2025-08-25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