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
外观
	
	
| 任务类型 | 探测引力波之前置試驗 | ||||||||
|---|---|---|---|---|---|---|---|---|---|
| 运营方 | 中国科学院 | ||||||||
| 国际卫星标识符 | 2019-058B | ||||||||
| 衛星目錄序號 | 44520 | ||||||||
| 任務時長 | 歷時1年10个月又20天完成預設實驗任務[1] 自發射至今已迄6年2個月4日  | ||||||||
| 航天器属性 | |||||||||
| 制造方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2] | ||||||||
| 有效载荷質量 | 180公斤[3] | ||||||||
| 任務開始 | |||||||||
| 發射日期 | 2019年8月31日 7时41分25.31秒  | ||||||||
| 运载火箭 |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遥十) | ||||||||
| 發射場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95A号工位[4]  | ||||||||
| 承包方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 | ||||||||
| 軌道參數 | |||||||||
| 参照系 | 地心軌道 | ||||||||
| 軌域 | 近地轨道 | ||||||||
| 半長軸 | 6969公里[5] | ||||||||
| 近地點 | 583公里[6] | ||||||||
| 遠地點 | 601公里[6] | ||||||||
| 傾角 | 97.7921°[6] | ||||||||
| 週期 | 96.5分[5] | ||||||||
| 升交点经度 | 22.6766°[6] | ||||||||
| 近地點幅角 | 57.6790°[6] | ||||||||
| 平近點角 | 302.5669°[6] | ||||||||
| 曆元 | 2460323.0710417 JD 2024-01-13 13:42:18 UTC[6]  | ||||||||
| 公轉周數 | 23775[6] | ||||||||
| 搭載儀器 | |||||||||
  | |||||||||
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  | |||||||||
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又名太极一号,是中国第一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它于2019年8月31日上午7时4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运载器为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7]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顺利完成。[8]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董瑞丰. “太极一号”做了啥?中科院集中发布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批科学成果. 新华网. 2021-07-20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李国利、朱霄雄.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新华网. 2019-08-31 [202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中文(中国大陆)).
 - ^ The Taiji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China's first step towards probing the expanding universe and the nature of gravity using a space borne gravitational wave antenna. Communications Physics. 2021, 4: 34. doi:10.1038/s42005-021-00529-z 
 (英语).
 - ^ Krebs, Gunter D. Taizhi 1 (KX 09). Gunter's Space Page. [202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3) (英语).
 - ^ 5.0 5.1 KX-09. SATVIEW. [202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3) (英语).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KX-09. Heavens-Above. [202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3) (英语).
 - ^ 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成功发射-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0).
 - ^ 太极一号”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完成.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 这是一篇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的航天器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 这是一篇與衛星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