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鯨
外观
文志鯨 | |
---|---|
大清通議大夫奉天府尹 | |
籍貫 | 湖廣桃源縣 |
字號 | 字石涛,號木村 |
出生 | 顺治九年壬辰十月初八日酉时 |
逝世 | 康熙六十年辛丑三月十九日 |
配偶 | 元配罗恭人,继配吴恭人 |
出身 | |
|
文志鯨(1652年—1721年),字石涛,号木村,湖廣桃源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先世由江西吉水迁桃源。年十六,补弟子员,入为庠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科鄉試舉人,三十年(1691年)辛未科三甲进士。六月选拔庶常,改为庶吉士,三十三年三月授翰林院检讨,三十八年七月任山西鄉試副考官,四十一年冬侍南书房,十二月提督浙江學政,四十三年因杖责生员,被召回京。四十四年調外任,出为邠州知州,在任旬余,伯母卜夫人去世,丁憂歸。四十六年服闋,候补,四十九年補泸州知州,受事四阅月,循例入觐,復除翰林舊職,食五品俸。晋左春坊左中允,五十一年正月充日讲起居注官,升侍講,教习壬辰科進士。五十二年二月任副考官,与正考官户部尚書張鵬翮主考癸巳順天鄉試。寻授鸿胪寺少卿,五十三年五月任廣西鄉試正考官,事竣回京,随升奉天府丞,摄學政。任满,升左通政,五十八年三月升奉天府府尹,六十年卒于官,享年七十[1]。
家族
[编辑]從祖文澍,前明進士,重慶知府。父文鵠,字正文,庠生,官永興教諭。[2]
延伸阅读
[编辑]《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參考文獻
[编辑]- ^ 通议大夫奉天府尹石涛文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前总督云贵川东等处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江阴年眷弟杨名时撰文。
赐进士出身提督直隶全省学政通政司左通政今任刑部左侍郎嘉兴门人钱陈群书丹。
赐进士常德府儒学教授麓山年家世晚生孙良贵篆额。
公讳志鲸,字石涛,号木村。余辛未同年友也。先系由江西吉水迁桃源,数传遂为望族。年伯先生讳鹄,字正文,以五经应试,饩于庠。顺治辛卯、甲午两中副车,授永兴司铎,卒于任。生平乐道,律己甚严,乡党高其行,请于当事,与公从祖前明进士、任重庆太守讳澍者并祀焉。
公生有异表,广额青瞳,甫入塾,进止不苟,性默而湛于思。年十六,补弟子员,旋食于饩,试每冠军,尝梦先人相与谈文讲学。丁卯入闱,果高售。盖年伯先生积学惊才,犹悭一第,籍公以发其浩气也。辛未礼闱,时座师泽州陈公子端、京江张公素存、新城王公阮亭、安溪李公厚莽四夫子,皆熙朝大儒,咸击赏公卷。张陈遂辍笔不复作程,至今奉为科律。居馆数年,杜门却扫,六经诸史先儒所撰,研穷熟复,必究奥窔。若朝章国典,及经世有用书,罔不参核综练。己卯典试山右,搜罗靡遗一,以理法为宗,而才气佐之,竿牍绝无所入也。会直省弊发,仁皇帝益重公,备顾问试诗赋,辄优等。壬午冬侍南书房,常遣内侍奖公声望学问,命赋冬雪诗。召近御榻前,背《大学》、《尧典》、《太极》、《西铭》,赐宸翰朱子《克己诗》一幅。谕云:“尔前典试山西,公明传颂,故赐尔。”时新例督学必由保举,公无保举者,竟以特命视学两浙。编检授学政始,越地固多显胄,一以公正校阅,不专假他手。病时尚文体,务春华,鲜秋实。所录悉返正还淳。自奉俭约,租规瞻士之贫窭者,设署中所有陈试毕撤去。在今日,束于功令非难;而在尔时,几为特举矣。试将周,往时显胄不得行私于公者,日腾其口说,烁金销骨。撤回时,生章扳辕号泣,呼公道不明。抵京师,上问文志鲸:在浙江何故重责生员。回奏:并无此事。及地方官查问回覆,乃烛其诬,一时浮波底定。乙酉,虽因前项若辈挤公,列公外转,上亦欲以公习亲民事,对品得邠州。到任尽革弊政,厘剔一新。旬余,伯母卜夫人讣至,士民感怀初政,遮道攀留。丁亥服阕,侯补。庚寅刺泸,奸吏豪蠹望风远遁。积年大案涉疑者,摘发无遗。受事四阅月,循例入觐。上动容云:“州牧非汝职,仍居翰林,食俸五品。”自是晋左春坊左中允,晋日讲官起居注侍讲,晋侍读,充子史精华馆总裁。又以人品端方,教习壬辰科进士。谢恩热河,天颜有喜,侍游内苑,遍览诸景焉。进士教习,始自是科。公念一介寒士,课业外不时接见,问寒温疾苦。癸巳京察,有建言进士宜加检举者。公曰:“彼寒士旅寓在外,珠桂是忧,何乐之有。且无官守,有何得失,力为保全。”是年万寿开科,京师首善,人才萃聚。公与遂宁张公运青主试。公始终一节,同张公协衷搜罗,故是科得人最盛。忌者因命题生谤,上千宸严,公从容奏云:“题是臣与张鹏翮同众房考公出,至秉笔写题,独出臣手。”天颜顿霁,寻授鸿胪寺卿,召问河洛异同,询年数,有别图大用之意。甲午夏,又以试差考选,亭午始进,列优等。主试广西,竣事回京,随升奉天府丞。摄学政上之信任,不离文衡,任满已授左通政,复留三年。考试四周,以处两浙之心处之。单寒胥悦。乙未,今太傅高安朱公尹沈阳,上云朱轼凡事与文志鲸商议。戊戌冬,吏部开列佥都御史,又开列大理寺少卿,本皆留中。及奉天府尹缺出,上谕:“朕欲保举一人云。”九卿请指名,云:“文志鲸可。”沈阳水旱八载,固多死徙,公一意抚绥。率属步祷默祝齐居,朝上监门之绘。夕发太仓之粟,焦思不遑寝食,军民得免于患,而心力劳瘁,寻得病于后米腾价涌,公平市贾,禁囤积。一时猾吏奸蠹,附权贵者即假平贾名目,日肆吞噬,于虎而翼,扰乱市厘。公不强系惩厥巨魁,投鼠之忌,当事遂有以中伤之。赖上圣明,投杼不惑。清操介节,藉以弥彰。病没后,举朝大臣,诔挽情词切。是时关门万里,扶榇无计,士民争赙,始得归。武侯云:“臣死之日,不使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以负陛下。”公无愧焉。平居教子侄,严而有法,以修身谨行为先。尝曰:“吾教尔辈所可为者止此,功名富贵,有数存焉。读书原不为是。”故侄曙亦膺高科,为令有声,公之教也。公居官多年,从无寸牍玷官箴,假名器,行已动念,无不可告人者。性谦谨,遇寒贱拱揖门下,诸生朝夕过从,若肃大宾,至远权势,慎交游,尤天性夙成。斋壁匾格言以自警。义利关头,莹然不滓。甬上仇称为“天空云净。”安溪师亦称“吾榜中金玉君子云。”其于斥人有过,无顾忌,无成心。属员违功令,婉谕务悛,不即行揭,庶几自厚而责人薄者欤。生平躬行实践,以词章为陋,以名誉为耻。即诗文稿本,不付剞劂。上惟信任,赉赐亦优,壬午赐朱子诗外,又赐宸翰一。赐宴癸未,赐宸翰一、内织缎二,又赐宸翰《过金山律》一,壬辰赐《朱子全书》。癸巳以后,赐《唐全诗》一、松花砚二、《佩文韵府》一、《周易折中》一、《御制热河山庄诗》一、《渊鉴斋古文》一,其在南书房侍直时,赐克食果珍,不及备书。
公生顺治九年壬午十月初八日酉时,元配罗恭人中年没。继配吴恭人,后公五年没,生子七:长体英,康熙庚子副榜,今任江华县教谕;体忠、体恕庠生,体纯国学生,俱逝;体谦国学生,体端优增生;体诜殇。女二:长适同邑孝廉潘公国仑之子、庠生江;次适同邑顺治辛丑进士、巡视北城监察御使、罗公人琮之孙,永兴教谕天绪长子、雍正己酉拔贡时昶。孙五:长宗伊,拔贡,任广西奉议州;次宗韩,增生,早逝;凤鸣、定邦俱庠生;宗稷,业儒年幼,均堪绍箕绳武焉。没以辛丑,乃康熙六十年三月十九日丑时也,享寿七十岁。以次年壬寅正月十六日寅时,葬本邑故里大溪口祖山之阳,扦向壬丙。先是公与余居馆时,日相削切。尝曰:“我辈学行事功,盖棺始定,不识谁当先志者。”余亦相视莫逆,均为心许。公没今十五年,余以菲材,待罪滇南,夙誓未践。今岁大行乙卯,蒙圣主赐环录用,取道武陵,接公嗣子辈于旅馆,梗未益详,为撮厥大指,以志于石。盖泫然故人,宿草之恫焉。而岂谓余言足以重公哉?铭曰:有邱隆兮大溪东,马鬣封兮公之宫;公而止于斯兮,心忡忡;念古道之典型兮,因而可宗;及余行之不迷兮,谁适与从;铭兮、铭兮,予今日乃有以报公;公亦达观而乘化兮,无悲以恫。
乾隆九年四月吉日 嗣子体英、体端谨刊 - ^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登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