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埔怒潮亭

坐标24°49′37″N 121°04′03″E / 24.827035953853198°N 121.06755593572784°E / 24.827035953853198; 121.0675559357278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49′37″N 121°04′03″E / 24.827035953853198°N 121.06755593572784°E / 24.827035953853198; 121.06755593572784

新埔怒潮亭
位置新竹縣新埔鎮田新里、新埔大橋旁地图
官方名称新埔怒潮亭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其他設施
评定时间2013年7月3日
詳細登錄資料

新埔怒潮亭,是位於臺灣新竹縣新埔鎮田新里、新埔大橋頭、市道118號旁的涼亭,與中華民國將軍胡璉在該鎮設立軍校時相關,今列新竹縣歷史建築

由來

[编辑]

1949年10月8日,胡璉帶著怒潮軍政學校3大隊學生到新埔,以新埔廣和宮為校本部與教職員駐處,於12月6日開學[1]。原先屬於廣東九區幹校的賴偉炎等學生也來到新埔,並與怒潮政校合併上課[2]。那時位於新埔鳳山溪畔新埔大橋頭有一座日本人留下的涼亭[3],由胡璉在1950年3月以個人廉俸整修並親題「怒潮亭」[4]。學員時常從關西石光跑到此亭[5],並在溪畔洗澡與洗衣後到亭內休息[3]

1950年9月7日,學校遷往金門縣[6]。之後,怒潮亭被人所佔多年,直到1960年代因土地未為產權登記,而由鎮公所擁有[3]

保留

[编辑]

蔡文正任鎮長時,儘管民眾以怒潮軍政學校校長是柯遠芬而反對,蔡文正依然決定重修亭子[7]。1992年,亭子重修[8]。1996年9月19日,昔日的怒潮學生來函對蔡文正表示感謝,並表示將在28日教師節當天來此亭舉行紀念活動與立碑文[7]。至范曰富任鎮長時,1998年5月7日,新埔田新里社區發展協會呂學維等人在國大代表江順裕陪同下,來鎮公所請求拆除四十多坪的怒潮亭以興建活動中心[8]。2000年3月22日,為配合高鐵新竹站周邊,將新埔大橋到竹北市市道118號開始進行拓寬,路邊建築也都開始進行配合拆建工作[9]。至賴江海任鎮長時,本計畫將亭子列入徵收地段以賺得新台幣八百萬元,結果受到怒潮校友梁懷茂、鄧克榮請願,最後讓步[3]

在梁懷茂、鄧俊豪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蔡榮光共同協商後,怒潮亭列入新竹縣文化資產,以公有的方式保存[3]。可是,昔日怒潮學校師生集資興建的精神堡壘碑,因和怒潮亭地點分散等原因,文化局未同時納入保護[10]。2015年11月22日,怒潮校友會在此亭舉行胡璉第107歲誕辰紀念活動,由鄧克榮之子鄧俊豪代替已去世的父親,為怒潮亭碑林揭碑[3]

怒潮亭紀念碑

參考

[编辑]
  1. ^ 曾建元、邱榮舉. 史話》保衛大台灣──胡璉與怒潮學校之4(曾建元). 中國時報. 2021-10-08 [2025-09-22] (中文(臺灣)). 
  2. ^ 賴偉炎. 我的1949 家書寄大陸 被藏牆中…. 聯合報. 2009-10-04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3.4 3.5 曾建元、張筱婷. 史話》最後一場光榮戰役──怒潮老兵鄧克榮的故事之5(曾建元). 中時電子報. 2022-07-29 [202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中文(臺灣)). 
  4. ^ 曾建元、邱榮舉. 史話》孫立人胡璉的瑜亮情結──胡璉與怒潮學校之5(曾建元). 中國時報. 2021-10-15 [2025-09-22] (中文(臺灣)). 
  5. ^ 莊旻靜. 怒潮幹校紀念碑 新埔運動公園有亮點. 中國時報. 2017-06-06 [202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中文(臺灣)). 
  6. ^ 慶正. 怒潮澎湃永不朽 怒潮軍事學校創立70周年誌記. 金門日報. 2019-06-23 [2025-09-22] (中文(臺灣)). 
  7. ^ 7.0 7.1 徐仁全. 復興怒潮火未熄返校修亭 憶往事昔日戰友 將返新埔國小感謝鎮長協助保留建物. 中國時報. 1996-09-20 (中文(臺灣)). 
  8. ^ 8.0 8.1 徐仁全. 拆除怒潮亭新埔鎮所說不 田新里民盼改建活動中心 鎮長允另謀用地. 中國時報. 1998-05-08 (中文(臺灣)). 
  9. ^ 張柏東. 竹118線拓寬 今起動工 警示樁外可行車 速限四十公里. 聯合報. 2000-03-22 (中文(臺灣)). 
  10. ^ 廖雪茹. 怒潮堡壘長樹 未同列歷史建築. 自由時報. 2015-05-25 [202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