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陵
外观
|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 地址 | 安徽省凤阳县 |
| 坐标 | 32°48′39″N 117°31′06″E / 32.81083°N 117.51833°E |
| 分类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 时代 | 明 |
| 编号 | 2-55 |
| 认定时间 | 1982年 |
![]() | |
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龙凤十二年(1366年)到洪武十二年(1379年)为其父(淳皇帝朱世珍)、母(淳皇后)修建的陵墓,位于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其中,《大明皇陵之碑》是研究朱元璋家世的重要史料。文化大革命期间,陵内石碑、石人石馬以及皇城均遭损毁[1][2][3][4]。1982年起开始修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
無字碑
-
大明皇陵之碑
-
陵丘前重設的石牌位與五供石
皇陵石刻
[编辑]皇陵石刻分布于砖城北明楼至内皇城金门间的神道两侧,自北向南依次为麒麟2对、狮子8对、望柱2对、马及把马官2组、虎4对、羊4对、文官2对、武将2对、内侍2对,共28对,其始建不晚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5]。
-
麒麟
-
望柱
-
马及把马官
-
虎
-
文官
-
武官
-
內侍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張長城. 明皇陵修復 顯皇家氣派. 《香港文匯報》. 2004-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6) (中文).
- ^ 何立波. 破“四旧”风潮的前前后后. 《党史文苑》 (江西: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2006年,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通过《华夏文摘》文革博物馆通讯 (中文).
- ^ 史海钩沉:文革中被破坏珍贵文物不完全清单. 中华网. 2005-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文革中张之洞墓被掘 出土时面如活人(图). 凤凰网. 《国家历史》. 200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中文).
- ^ 劉毅. 明凤阳皇陵神道石刻研究 (PDF). 文物. 2014, (5). doi:10.13619/j.cnki.cn11-1532/k.2014.05.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