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纘
外观
林文纘 | |
---|---|
大明湖廣布政司參議 | |
籍貫 | 福建福州府侯官縣民籍 |
字號 | 字德緒 |
出生 | 成化六年庚寅五月初十日 |
逝世 |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 |
配偶 | 娶吴氏 |
親屬 | 子 林璧 |
出身 | |
|
林文纘(1470年—1564年),字德緒,福建福州府侯官縣洪塘瓦埕乡(今福州建新镇瓦埕村)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福建鄉試第八十一名。三十六岁登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二百九十五名,廷試二甲六十七名進士[1][2]。奉撰《孝宗实录》,事成,授南京兵部主事。正德六年(1511年),补刑部员外郎。歷升郎中,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升湖广布政司右参议。
嘉靖元年(1522年),力辞升擢,归里课子。居鄉慎恪,鄉人雅敬之。卒年九十五。
正德十四年(1519)正德皇帝南征朱宸濠,与美人劉氏有约,刘赠以一簪,作为信物,皇帝经过卢沟桥時,骑马遗失。到达临清時,派人去召劉氏見面,劉氏以无信物推辞。正德于是独自一人乘船,连夜赶至通州張家灣,载劉氏一起南下。[3]当时武宗突然登上林文缵船,見一女婢抱其六岁儿林璧站在船舱中,将二人抢夺而去,养在宫中。後因幼儿啼哭不止,弃之河中,抢救而苏醒。林璧后登嘉靖進士,女婢被放出宫時,找到林璧,二人抱首而哭,养之寓中,携归家乡[4]。
家族
[编辑]曾祖父林信任;祖父林秀,贈南京刑部主事;父親林玠,貢士。母王氏 (旌表貞節)。慈侍下。兄林文禄[5]。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正德十四年九月癸丑, 上自临清北还。初,上之南征也,与刘氏有约,刘赠以一簪,且以为信,过卢沟,因驰马失之,大索数日,犹未得。及至临清,遣人召刘,刘以非信,辞不至。 上乃独乘舸,晨夜疾归至张家湾,与刘氏俱载而南,其发临清时,内外从官无知者。既而始有数人追及之,道遇湖广参议林文缵,入其舟,夺一妾而去。
- ^ 《福州府志》:武宗时,佥宪林文缵赴京谒补,舟抵潞河。适武宗巡幸至,突入舫,文缵俯伏船头。上鞭指之,曰:「汝何从知?」随入舟。时文缵家口咸匿舱下,止一婢抱缵六岁儿立舱中,上问曰:「此何人?」缵奏曰:「臣子。」上抱置膝,曰:「相好,当与朕为子」缵奏曰:「恐臣子无福。」上又指婢,曰:「仍命此女抱携之。」时护跸人至,踉跄促去。儿入宫,思父母,日夜啼,百计诱之,终弗止。文缵亦入都,与素识大璫谋,欲出儿。璫乘机奏曰:「此儿诚薄福,啼既弗止,不如舍之。且收留乞养,祖宗有禁。」上曰:「林某浼汝作说客耶?如再啼,当弃之水。」璫惧,亟与文缵谋,觅善泅者伏河侧。儿啼不止,上果弃之河中。泅者故拉儿入水,伺上回,急出之,儿僵矣。文缵抱哭不已,久之始苏。文缵补官岭南,亟携儿去,不久,又休致归,杜门课子,二十一岁举于乡,又四年成进士,名璧。世宗出武宗朝宫人,前婢亦在列,婢无归,问闽绅姓名,人谓须至福州会馆询乃得,婢至馆,问:「有林绅否?」时璧适在寓,以为询己也,急出应,及见,婢曰:「非公,我所询者,老年人。」问:「何名?」曰:「是林文缵。」璧大惊曰:「此我父也,汝何从知之?」婢语之故。璧又问曰:「所抱之子何名?」婢言乳名,并所生时日。璧泣曰:「我也。」遂与婢抱首哭,养之寓中,携归乡。文缵见之亦泣,从其志奉佛茹素,终其天年。文缵至九十五岁,无疾而没。璧性伉直,与时不合,屡官屡蹶。文缵与分宜为同年,璧体父志,终不附分宜,官亦止佥宪。居无一椽,家于祠堂,小童共炊爨,亦世所仅见者。《闽小纪》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