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馮·特賴茨克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海因里希·馮·特賴茨克 Heinrich von Treitschke | |
|---|---|
1895/96年的海因里希·馮·特賴茨克 | |
| 出生 | (1834-09-15)1834年9月15日 |
| 逝世 | 1896年4月28日(1896-04-28)(61歲) |
| 国籍 | 德国人 |
| 职业 | 历史学家 |
| 雇主 | 弗莱堡大学 柏林大学 |
| 配偶 | Emma Von Treitschke |
| 儿女 | Clara Von Tungeln, and Maria Von Treitschke |
海因里希·哥特哈德·馮·特賴茨克男爵(德語:Heinrich Gotthard Freiherr von Treitschke;1834年9月15日—1896年4月28日)是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历史学家、政治作家和帝国议会的民族自由党成员,普鲁士学派成员之一。他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支持德国殖民主义,反对大英帝国。他还反对德国境内的天主教徒、波兰人、犹太人和社会主义者。
特赖茨克生于德累斯顿的军官家庭。曾在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受教育。1858年任莱比锡大学历史讲师,后又在弗赖堡大学、基尔大学、海德堡大学执教。1886年起被任命为“普鲁士钦定历史学家”。并任《普鲁士年鉴》编辑。1871—1884年任帝国国会议员。1874年起任柏林大学教授。1895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主张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国,建立争夺世界霸权的君主制国家。鼓吹普鲁士主义、种族主义和沙文主义,宣扬军国主义思想,成为俾斯麦在史学界的化身。主要著作有《十九世纪德国史》、《政治论》、《历史和政治论文集》四卷等。
分类:
隐藏分类:
- 自2022年8月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
- 自2022年8月缺少来源的条目
-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不同
- 含有德語的條目
- 使用Lang-xx模板的页面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da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ANTI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CC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ibri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NB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G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S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PLWA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cB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DTBIO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ONO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