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港尾永興福德祠

坐标24°12′12″N 120°39′17″E / 24.203247°N 120.654826°E / 24.203247; 120.65482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12′12″N 120°39′17″E / 24.203247°N 120.654826°E / 24.203247; 120.654826

港尾永興福德祠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臺中市西屯區港尾里中清路三段272-2號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土地公
建立时间雍正年間
地圖
地图

港尾永興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港尾里土地祠,歷史可追溯到雍正年間廖朝孔開墾永興莊,2010年代因開發水湳經貿園區從環中路遷移到中清路。

歷史

[编辑]

雍正年間,廖朝孔接受台中岸裡五社總通張達京邀請開發永興莊(今西屯區港尾里)時,為了祈求地方安寧幸福,以大石塊興建此土地祠,稱為「水頭土地公」[1]。1913年以「福德爺」登記土地所有者,為西屯區廣順段253地號[2]

1925年前後,港尾子保正廖大妹在此建築一小型土地公廟,供族人與附近里民祭拜[2]。1973年,廖姓宗親和地方人士集資,重建成現今貌樣[1]。環中路拓建時,此祠遷到環中路靠近中清路[3]。但後來台中市為開闢水湳經貿園區中科路四十米計畫道路,廟宇被迫二度搬家[4][5]。2012年5月,市府要求廟宇遷移[5]。在里長楊忠義發動下,約七百位里民連署希望遷至公園用地[6]。但原本依據的《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早於2006年就被內政部否決[7]。當時大河里里長陳資源為了大河里福德祠也遭遇困難,楊忠義在時任市議員的張廖萬堅的協助下,跟陳資源到副市長蕭家淇辦公室協調,最終失敗[6]。11月26日,張廖萬堅主持說明會,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民政局、經發局皆派員參加,百位港尾里里民齊集祠前拉白布條抗議[3]

外部
門牌

因水湳經貿園區開發是臺中市重大建設,該路段2013年6月就要動工,副市長黃國榮於該年4月25日舉行說明會,和跟西屯區長徐仙卿與市議員陳淑華等人上香,黃國榮擲到代表可遷移的聖筊[5]。6月23日,廟宇暫遷至供奉關聖帝君的港聖宮,副市長黃國榮、立委蔡錦隆、市議員黃馨慧陳淑華楊正中、張廖萬堅、張廖乃綸等人紛紛到場[4]。2017年8月,地方民眾、信徒以手持繩索的方式,一同遷移福德祠的基地到新址[1]。新址選在田地旁,一旁有兩株百多年的老榕樹[8]。2018年1月16日,舉行連續三天的入火安座謝土祈福法會,立委張廖萬堅、市議員陳淑華、楊正中、黃馨慧、張廖乃綸、市議員參選人林祈烽都到場[1]

2025年4月27日,舉行土地回歸記誌紀念碑揭碑慶典,市長盧秀燕前往參拜祈福,並贈「百年福德正神」匾[2]

祭祀

[编辑]

港尾里一帶的廖姓家族為客家人,廟方在每年農曆十月時會送大龜粿,代表慶祝生男丁。至現代社會,只要里內在年內有生育的家庭,都可以從廟方得到一份紅龜粿加麵龜,取添丁大發財之意。[9]

參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黃揚竣. 永興福德祠辦法會 慶廟座遷移圓滿完成. 新一代時報. 2018-01-17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蘇金鳳. 百年港尾永興福德祠由無主土地回歸法人名下 盧秀燕特贈匾額祝福. 自由時報. 2025-04-27 [2025-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23) (中文(臺灣)). 
  3. ^ 3.0 3.1 許國楨. 水湳經貿園區開發 迫遷福德祠 港尾里抗議. 自由時報. 2012-11-27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中文(臺灣)). 
  4. ^ 4.0 4.1 盧金足、陳世宗. 福德祠被拆 關公收留土地公. 中國時報. 2013-06-23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蘇金鳳. 副市長套「筊」情 土地公允暫遷. 自由時報. 2013-04-26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中文(臺灣)). 
  6. ^ 6.0 6.1 蘇金鳳. 永興福德祠將拆 里民盼就近遷移. 自由時報. 2012-10-04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中文(臺灣)). 
  7. ^ 李曜丞. 公平里土地公廟 下月15日拆除 內政部禁公園建廟 都發局認定實質違建 里長仍要爭取. 聯合報. 2006-01-21 (中文(臺灣)). 
  8. ^ 黃揚竣. 配合福德祠翻新 里辦打造社區關懷中心. 新一代時報. 2018-01-17 (中文(臺灣)). 
  9. ^ 徐義雄. 西屯永興宮發添丁龜粿喜迎花燈. 中華日報. 2019-11-17 [2021-10-23]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