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溫江文廟

坐标30°42′2.41″N 103°50′6.22″E / 30.7006694°N 103.8350611°E / 30.7006694; 103.835061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溫江文廟
戟门、泮池
四川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
坐标30°42′2.41″N 103°50′6.22″E / 30.7006694°N 103.8350611°E / 30.7006694; 103.8350611
时代清代
编号54
认定时间2007年6月1日
地图

溫江文廟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柳城街道东街社区文庙街6号,始建于北宋咸平初年(998年),末兵燹被毁,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民国时期疏于修整,1932年至1935年为温江县立中学校址;1939年春至1939年6月,成都实验小学为躲避日机轰炸,迁往温江文庙,期间李鹏在该校就读。1950年起,文庙成为温江县(温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场所。1984年2月16日大成殿在火灾中被焚毁,后重建。2002年,温江区人民政府决定搬出文庙,并恢复文庙的历史面貌,2003年开始修缮改造,修缮泮池、拜台、礼乐亭、东西庑、大成殿,恢复重建棂星门、影壁、魁星阁,扩建广场。[1][2][3][4][5]文庙原建筑尚存戟门、东西庑廊、两亭及泮池[6]。大成殿底楼现为温江区博物馆[7]。1997年8月20日公布为第三批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2007年6月1日公佈為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成都市温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成都市温江区志 1986-2005.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1: 623-624. ISBN 978-7-5144-0336-7. 
  2. ^ 2.0 2.1 温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温江区地情. 四川省情网. 2023-05-10 [202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25). 
  3. ^ 金温江. 走进“两河一心”⑥| 温江文庙:穿越千年的文脉殿堂. 澎湃新闻. 2022-07-05 [2025-07-06]. 
  4. ^ 袁海马. 成都温江区区政府搬出文庙办公. 人民政协报. 2003-10-15. CNKI RMZX20031015ZZZ3. 
  5. ^ 牟洪浦; 刘文成; 黄涛. 李鹏在抗战时期曾随母校迁址温江文庙. 成都市温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编). 温江年鉴·2000-2002. 2003: 273. CNKI n2004080142000955. 
  6. ^ 四川文化和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四川文化和旅游年鉴·2020.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540. ISBN 978-7-5727-0194-8. doi:10.41447/y.cnki.yscly.2021.002432. 
  7. ^ 温江文博. 【5·18国际博物馆日】温江那些家门口的博物馆. 微信公众平台. 2024-05-18 [2025-07-05]. 
  8. ^ 四川省人民政府. 链接至维基文库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川府函〔2007〕114号). 维基文库. 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