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名为田见龙的其他人物,請見「
田见龙」。
1930年的田頌堯
田頌堯(1888年—1975年10月15日),又名光祥、見龍,男,四川簡陽龍泉驛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1]
田頌堯早年先后入四川陸軍小學堂第一期(1908)、南京第四陸軍中學堂(1909)。
1910年,田頌堯加入中國同盟會。
辛亥革命後,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1912),但不久離校參加蘇浙學生軍,擔任軍事部長兼營長。
1912年4月,入川軍,於劉存厚第四師任參謀。
1913年7月,二次革命期間,劉存厚加入袁世凱陣營,擊敗國民黨派的川軍熊克武部。9月,劉存厚任重慶鎮守使,所部改為第二師。
1915年,劉存厚兼任川南清鄉總司令,駐瀘州,田頌堯任第二師清鄉獨立支隊長。
1915年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對帝制,討伐袁世凱。1916年1月31日,劉存厚於納溪通電加入蔡鍔護國軍,自認護國川軍總司令,參加討袁,田頌堯任護國川軍第三支隊長,參加北洋系陳宦與護國軍間的瀘納戰役。
1916年6月,田轉任第二師騎兵團長兼成都城防司令,8月,劉存厚部擴編為川軍第一軍,劉存厚任軍長。
1917年4月,劉存厚發動對滇系軍閥羅佩金的討伐,收復成都。隨後進一步驅逐黔系軍閥戴戡,收復重慶,將滇黔勢力排擠出四川。
1917年12月,滇系唐繼堯發動靖國戰爭,聯合川軍熊克武部,再次入川,劉存厚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四川督軍,負責成都防禦,但兵敗。率殘部退入陝西省漢中寧羌地區,田亦隨往,滇黔軍閥重將四川納入勢力範圍。
1918年7月,北洋政府將劉存厚部改編為第二十一師,劉任師長,田任第二十一師第四十一旅旅長。8月,田受少將銜。
1918年12月,田接任第二十一師師長。
1920年7月,滇黔軍聯合川軍國民黨派實業團,對熊克武一系發難,熊克武敗退至阆中。
1920年8月,熊克武打算聯合劉存厚以武力驅逐滇黔軍,劉存厚組織靖川軍,田為所部第一路司令,發動靖川之戰。最後熊劉聯軍擊敗滇黔聯軍,川軍再度收回四川主導權。隔年春天,熊克武與劉存厚決裂,熊聯合劉湘等將領,並離間劉存厚部,劉存厚戰敗再次退入漢中寧羌一帶,田被收編,仍為第二十一師師長。
1921年8-12月,劉湘聯合湘軍趙恆惕發動川鄂戰爭,但為吳佩孚擊敗,退回四川。
1922年7-8月,四川第一、二軍之戰,熊克武第一軍得劉成勳第三軍之助,擊敗劉湘第二軍,劉湘下野。戰役之後,劉成勳主政召開善後會議,但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第三師鄧錫侯、第七師陳國棟不滿。第三軍劉成勳與第一軍熊克武,及邊防軍賴心輝聯合,田頌堯與鄧、陳兩人為保定軍校同學,又舊為劉存厚部下,故鄧、陳兩人拉攏田加入陣營,發動第一、三、邊防軍與第三、第七、第二十一師之戰,鄧、陳、田得到同為保定系的第九師師長劉文輝之助,將劉成勳趕出成都。
1923年,出任四川西北屯墾總司令。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軍長。[1]1935年,田颂尧部被中国工农红军击溃,田颂尧被蒋介石撤职查办,孙震升任第二十九军军长,孙震根据整编川军之命令,将该军番号改为第四十一军。[2]
抗日戰争爆发後,任軍事參議院參事、二二護國同志會理事長。[1]
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田頌堯于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参加起義,倒向中国共产党方面。
此后,田頌堯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參事室參事、四川省政協委員。[1]1954年,被任命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3]
1975年10月15日,田頌堯在成都病逝。[1]
|
---|
|
江蘇省(38) | 第一區(5) | |
---|
第二區(5) | |
---|
第三區(5) | |
---|
第四區(5) | |
---|
第五區(6) | |
---|
第六區(4) | |
---|
第七區(5) | |
---|
婦女(3) | |
---|
|
---|
浙江省(23) | 第一區(5) | |
---|
第二區(6) | |
---|
第三區(5) | |
---|
第四區(5) | |
---|
婦女(2) | |
---|
|
---|
安徽省(25) | 第一區(6) | |
---|
第二區(6) | |
---|
第三區(5) | |
---|
第四區(6) | |
---|
婦女(2) | |
---|
|
---|
江西省(22) | 第一區(6) | |
---|
第二區(6) | |
---|
第三區(4) | |
---|
第四區(4) | |
---|
婦女(2) | |
---|
|
---|
湖北省(28) | 第一區(4) | |
---|
第二區(5) | |
---|
第三區(5) | |
---|
第四區(4) | |
---|
第五區(4) | |
---|
第六區(4) | |
---|
婦女(2) | |
---|
|
---|
湖南省(33) | 第一區(7) | |
---|
第二區(5) | |
---|
第三區(6) | |
---|
第四區(3) | |
---|
第五區(3) | |
---|
第六區(3) | |
---|
第七區(3) | |
---|
婦女(3) | |
---|
|
---|
四川省(53) | 第一區(5) | |
---|
第二區(5) | |
---|
第三區(5) | |
---|
第四區(4) | |
---|
第五區(6) | |
---|
第六區(5) | |
---|
第七區(5) | |
---|
第八區(5) | |
---|
第九區(4) | |
---|
第十區(4) | |
---|
婦女(5) | |
---|
|
---|
河北省(31) | 第一區(5) | |
---|
第二區(6) | |
---|
第三區(5) | |
---|
第四區(6) | |
---|
第五區(6) | |
---|
婦女(3) | |
---|
|
---|
山東省(40) | 第一區(5) | |
---|
第二區(5) | |
---|
第三區(5) | |
---|
第四區(6) | |
---|
第五區(5) | |
---|
第六區(5) | |
---|
第七區(5) | |
---|
婦女(4) | |
---|
|
---|
山西省(16) | |
---|
河南省(36) | 第一區(5) | |
---|
第二區(6) | |
---|
第三區(6) | |
---|
第四區(5) | |
---|
第五區(6) | |
---|
第六區(5) | |
---|
婦女(3) | |
---|
|
---|
陝西省(13) | |
---|
甘肅省(8) | 第一區(2) | |
---|
第二區(1) | |
---|
第三區(2) | |
---|
第四區(2) | |
---|
婦女(1) | |
---|
|
---|
福建省(14) | 第一區(4) | |
---|
第二區(2) | |
---|
第三區(4) | |
---|
第四區(3) | |
---|
婦女(1) | |
---|
|
---|
廣東省(33) | 第一區(6) | |
---|
第二區(4) | |
---|
第三區(6) | |
---|
第四區(3) | |
---|
第五區(4) | |
---|
第六區(5) | |
---|
第七區(2) | |
---|
婦女(3) | |
---|
|
---|
廣西省(16) | |
---|
雲南省(14) | |
---|
貴州省(12) | |
---|
西康省(5) | |
---|
青海省(5) | |
---|
臺灣省(8) | |
---|
遼寧省(13) | |
---|
安東省(5) | |
---|
遼北省(5) | |
---|
吉林省(9) | |
---|
松江省(6) | |
---|
合江省(5) | |
---|
黑龍江省(5) | |
---|
嫩江省(5) | |
---|
興安省(5) | |
---|
熱河省(8) | |
---|
察哈爾省(5) | |
---|
綏遠省(5) | |
---|
寧夏省(5) | |
---|
新疆省(6選出5) | |
---|
南京市(5) | |
---|
上海市(7) | |
---|
北平市(5) | |
---|
青島市(5) | |
---|
天津市(5) | |
---|
重慶市(5) | |
---|
大連市(5) | |
---|
哈爾濱市(5) | |
---|
漢口市(5) | |
---|
廣州市(5) | |
---|
西安市(5) | |
---|
瀋陽市(5) | |
---|
蒙古各盟旗(22) | |
---|
西藏地方(15選出12) | |
---|
各民族於邊疆地區選出者(6) | 雲南省(1) | |
---|
貴州省(1) | |
---|
西康省(1) | |
---|
四川省(1) | |
---|
廣西省(1) | |
---|
湖南省(1) | |
---|
|
---|
僑居國外國民(19選出8) | 第一區(2) | |
---|
第二區(1) | |
---|
第三區(1) | |
---|
第四區(1) | |
---|
第五區(1) | |
---|
第六區(1) | 未開票 |
---|
第七區(1) | 未開票 |
---|
第八區(1) | 未開票 |
---|
第九區(1) | 未開票 |
---|
第十區(1) | 未開票 |
---|
第十一區(2) | 未開票 |
---|
第十二區(2) | 未開票 |
---|
第十三區(2) | 未開票 |
---|
第十四區(1) | |
---|
第十五區(1) | |
---|
|
---|
職業團體(89) | 農業團體(18) | 農會東區(3) | |
---|
農會北區(2) | |
---|
農會中區(3) | |
---|
農會南區(2) | |
---|
農會西區(2) | |
---|
農會西北區(2) | |
---|
農會東北區(2) | |
---|
農會婦女(2) | |
---|
|
---|
漁業團體(3) | |
---|
工人團體(18) | 工會東區(3) | |
---|
工會北區(2) | |
---|
工會中區(1) | |
---|
工會南區(2) | |
---|
工會西區(1) | |
---|
工會西北區(1) | |
---|
工會東北區(1) | |
---|
鐵路工會(1) | |
---|
海員工會(1) | |
---|
公路工會及電信工會(1) | |
---|
礦業工會及鹽業工會(1) | |
---|
工會婦女(3) | |
---|
|
---|
商業團體(10) | 商會東區(2) | |
---|
商會北區(2) | |
---|
商會中區(1) | |
---|
商會南區(2) | |
---|
商會西區(1) | |
---|
商會西北區(1) | |
---|
商會東北區(1) | |
---|
|
---|
工礦團體(10) | 工礦東區(2) | |
---|
工礦北區(1) | |
---|
工礦中區(1) | |
---|
工礦南區(2) | |
---|
工礦西區(1) | |
---|
工礦西北區(1) | |
---|
工礦東北區(2) | |
---|
|
---|
教育團體(15) | 教育會東區(2) | |
---|
教育會北區(1) | |
---|
教育會中區(1) | |
---|
教育會南區(1) | |
---|
教育會西區(1) | |
---|
教育會西北區(1) | |
---|
教育會東北區(1) | |
---|
教育會婦女(2) | |
---|
大學暨獨立學院教員團體(5) | |
---|
|
---|
自由職業團體(15) | 新聞記者公會(5) | |
---|
律師公會(3) | |
---|
會計師公會(1) | |
---|
技師公會(2) | |
---|
醫藥團體(4) | |
---|
|
---|
|
---|
|
|
---|
第一選區(5) | |
---|
第二選區(5) | |
---|
第三選區(5) | |
---|
第四選區(4) | |
---|
第五選區(6) | |
---|
第六選區(5) | |
---|
第七選區(5) | |
---|
第八選區(5) | |
---|
第九選區(4) | |
---|
第十選區(4) | |
---|
女性委員(5) | |
---|
遞補當選名單 | 任和平(達縣)(第七區遞補鄧華民) · 王子野(蓬溪縣)(第九區遞補康澤) · 楊公達(長壽縣)(第五區遞補李伯申) · 杜履謙(樂山縣)(第二區遞補尹靜夫) · 劉文質(瀘縣)(第四區遞補劉航琛) · 許大川(黔江縣)(第六區遞補高新亞) · 皮以書(南川縣)(婦女委員遞補聶仰華) · 喻孝權(榮昌縣)(婦女委員遞補鄧季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