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福州商務總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州商務總會
成立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119—120年)
 大清福建省
结束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
代表人物張秋舫(第一任總理)
總部 大清福州府閩縣上杭路
業務範圍泉州府漳州府永春直隸州龍巖直隸州以外的福建地區

福州商務總會,是清末在福建省福州府閩縣南臺上杭路建立的一個商業機構組織,始創於光緒三十一年,是福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商業機構。於創會時,成員府有七家。由福州籍富商張秋舫羅筱坡李鬱齋等人於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創辦,管轄範圍包括福州府、興化府福寧府建寧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福州商務總會最初暫時設立在張真君祖殿內,後期遷至楊孫耀住宅(今福州市臺江區上杭路100號),該建築現時已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2]

歷史

[编辑]

大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上海經商的福州籍富商張秋舫、羅筱坡、李郁齋回到福州,統合福建當地的商幫人士,成立了「福州商務總會」。由張秋舫出任福州商務總會的首任總理,會員有福州、興化、福寧、建寧、延平、邵武和汀州上下七府的商會商人。福州商務總會的辦公地點原位於張真君祖殿。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福州商務總會領軍人物張秋舫、羅金城、李郁齋與官紳陳寶琛林炳章等十人聯名發起成立「福建去毒社」(社址位今大廟山),福州城內宮巷設分社,由商會發動商家募集經費,勒令土膏行、煙館改業,打擊售毒的洋商、奸商。大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福州商務總會主持慶祝福建去毒社周年,抬着繳獲的煙土、煙具,敲鑼打鼓環城遊行,並在海關埕銷煙。大清宣統三年,經福州商務總會決議,以一萬一千三百五十兩的白銀,購買位於上杭路楊孫耀的大厝作為福州商務總會的總部[3][4]

民國五年(1916年),福州商務總會與閩侯商務事務所合併,成立福州商會。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政府宣布不得已「總商會」形式命名,故從「福州總商會」更名為「閩侯縣商會」。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閩侯縣商會」進行改組,因吸納更多同業公會的加入,並又改名為「福州市商會」,此時福州有更多的行業組成同業公會並加入商會,並遵循《福州市商業同業公會章程》。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在原福州市商會會長蔡友蘭的組織行動下,各個舊商會、舊公會、工商界代表,統合成立了「福州市工商業聯合籌備委員會」,到1952年「福州市工商聯」成立[1]

歷屆主席

[编辑]
1 張秋舫羅金城李鬱齋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議董制 總理、協理
2 陳渭藩 宣統三年(1911年) 董事制 會長
3 黃瞻鴻 民國四年(1915年) 董事制 會長
4 黃瞻鴻 民國六年(1917年) 委員制 主席
5 羅勉侯 民國八年(1919年) 委員制 主席
6 鄭季明 民國十六年(1927年) 委員制 主席
7 林時森、羅勉侯 民國廿一年(1932年) 會長制 會長
8 王梅惠 民國廿七年(1938年) 會長制 會長
9 林君揚 民國三十年(1941年) 會長制 會長
日佔福州時期
10 吳烺藩 民國三十年(1941年)四月廿二日至九月三日 會長
福州光復
9 林君揚 民國三十年(1941年) 會長制 會長
10 蔡友蘭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 會長制 會長
第二次日佔福州時期
11 尤柳門 民國三十三年(1943年)十月四日至民國三十五年(1945年)五月十八日 會長
福州二次光復
12 林君揚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理事長 理事長
13 蔡友蘭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理事長 理事長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龔張念. 活力商都--臺江史踪. 2022 (中文(中国大陆)). 
  2. ^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09〕375号). 2009-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3. ^ 陳遵統. 福建編年史 下. 2009. ISBN 978-7-211-05651-4 (中文(中国大陆)). 
  4. ^ 魁星楼:福州商务总会的历史见证. 福州新聞網. 2021-01-19 [202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