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傑
外观
(重定向自端木杰)
端木傑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97年1月4日[1]![]() |
逝世 | 1972年1月11日![]() | (75歲)
籍贯 | 安徽安慶 |
国籍 | ![]() |
政党 | ![]() |
其他政党 | ![]() |
经历
|
端木傑(1897年1月4日—1972年1月11日),複姓「端木」,字文侠,安徽安庆人。
生平
[编辑]陆军军需学校第1期毕业。1914年7月任陆军军需学校教员,后升任教官、教务主任,1928年4月任国民政府经理法规研究所教务主任,同年12月任军政部军需署营造司司长,1933年任少将军需总监,1934年秋任交通部参事,1937年9月任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副部长,1945年2月任军政部后方勤务总司令部中將副总司令。
1945年10月10日,國民政令授予端木杰等1,822人忠勤勳章[2]:7851-7854。
1946年6月任粮食部政务次长,同年底辞职,1947年春当选为中華民國立法委员,1949年3月任交通部部长兼中航公司董事长。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在任約八個月,係接替俞大維掌交通部。
1949年11月從香港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12月返回广州。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1972年1月11日在北京病逝。
家族
[编辑]- 長子端木中,業於金陵大學農經系,考取公費赴美攻讀於威斯康辛大學
- 次子端木正,畢業於武漢大學及清華大學,考取法國政府公費生,入巴黎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山大学法律系复办后首任系主任,中山大学法学所首任所长,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海牙)仲裁员、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名誉主席、中国法学会顾问、中国国际法学会顾问、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著名的法学家
- 三子端木和,畢業於復旦大學商學院,曾任全國政協審計室主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
- 幼子端木均,於抗戰後期以少年空軍赴美學習,服務民航逾40年,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顧問
- 長女端木玉,服務民航業
- 次女端木環,畢業於北京大學法語系,任教於外國語學校
- 三女端木瑚,畢業於輕工業學院,服務於輕工業部
- 幼女端木瑾,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俄語系,任教於中學
參考文獻
[编辑]- ^ 「端木傑傳略」,《端木正文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11,第194頁
- ^ 韓信夫、劉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齊福霖、范明禮、張允侯、張友坤、章伯鋒、胡柏立、耿來金、劉壽林、鍾碧容、鍾卓安、陳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澤全、蔡靜儀、丁啟予、陳永福、嚴如平、柏宏文、吳以群、羅文起、查建瑜、婁獻閣、白吉庵、李靜之、張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紹貞、熊尚厚、吳以群、劉一凡、郭光、郭大鈞、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軍、劉敬坤、陳道真、李振民、張振德、梁星亮、陳仁庚、董國芳、張守憲、王榮斌、陳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躍、賈維、陳民、朱宗震編著.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前任: 俞大維 |
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 1949年3月24日—1950年1月26日 |
繼任: 陳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