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坎城影展
外观
	
	

| 开幕影片 | 《蝴蝶春夢》 | 
|---|---|
| 闭幕影片 | 《東京奧運1964》 | 
| 举办地点 |  法國坎城節慶宮 | 
| 创办时间 | 1946年 | 
| 颁发奖项 | 國際影展最高獎 | 
| 放映数目 | 26(正式競賽片)[1] 6(非競賽片) 20(短片) | 
| 举行日期 | 1965年5月3日至5月16日 | 
| 官方网站 | festival-cannes | 
第18屆坎城影展於1965年5月3日至5月16日在法國坎城節慶宮舉行。在本屆影展中,英國女演員奧莉薇亞·德·哈維蘭成為第一位女性評審團主席。[2]
國際影展最高獎由理查·雷斯特執導的《色情男女》獲得。開幕片由威廉·惠勒執導的《蝴蝶春夢》,閉幕片由市川崑執導的《東京奧運1964》。[3]
主競賽評審
[编辑]
長片
 奧莉薇亞·德·哈維蘭:演員(評審團主席) 奧莉薇亞·德·哈維蘭:演員(評審團主席)
 安德烈·莫洛亞:作家(評審團名譽主席) 安德烈·莫洛亞:作家(評審團名譽主席)
 戈弗雷多·隆巴多:製片人(評審團副主席) 戈弗雷多·隆巴多:製片人(評審團副主席)
 馬克斯·奧夫:小說家 馬克斯·奧夫:小說家
 麥可·奧布里安特(Michel Aubriant):記者 麥可·奧布里安特(Michel Aubriant):記者
 雷克斯·哈里遜:演員 雷克斯·哈里遜:演員
 弗朗索瓦·賴興巴赫:導演 弗朗索瓦·賴興巴赫:導演
 阿蘭·羅伯-格里耶:作家 阿蘭·羅伯-格里耶:作家
 康斯坦丁·西蒙諾夫:作家 康斯坦丁·西蒙諾夫:作家
 埃德蒙·特諾吉(Edmond Ténoudji):製片人 埃德蒙·特諾吉(Edmond Ténoudji):製片人
 耶日·托普利茲:教育學家 耶日·托普利茲:教育學家
短片
 喬治·杰拉爾多(Georges Gérardot):音效師(短片評審團主席) 喬治·杰拉爾多(Georges Gérardot):音效師(短片評審團主席)
 伊斯特萬·多賽(István Dósai):攝影師 伊斯特萬·多賽(István Dósai):攝影師
 赫爾曼·范·德·霍斯特:攝影師 赫爾曼·范·德·霍斯特:攝影師
 雅克·勒杜:演員 雅克·勒杜:演員
 卡洛斯·維拉德博:導演 卡洛斯·維拉德博:導演
正式競賽長片
[编辑]|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317分隊》 | La 317ème section | 皮埃爾·肖恩多弗 |  法國 | 
| 《永遠走下去》 | Tarahumara (Cada vez más lejos) | 路易斯·阿爾科里薩 |  墨西哥 | 
| 《馬戲團天使》 | Fifi la plume | 艾爾伯特·拉摩里斯 |  法國 | 
| 《克拉》 | Clay | 喬吉歐·曼賈梅爾 |  澳大利亞 | 
| 《蝴蝶春夢》 | The Collector | 威廉·惠勒 |  美国 | 
| 《向生命跳舞的女孩》 | Az Életbe táncoltatott leány | 塔馬斯·巴諾維奇 |  匈牙利 | 
| 《自由第一日》 | Pierwszy dzien wolnosci | 亞歷山大·福特 |  波蘭 | 
| 《絞死之森》 | Padurea spânzuratilor | 利維烏·丘萊 |  羅馬尼亞 | 
| 《原罪》 | أل حرام | 亨利·巴拉卡特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 《山》 | The Hill | 薛尼·盧梅 |  英国 | 
| 《伊普克雷斯檔案》 | The Ipcress File | 西德尼·J·弗里 |  英国 | 
| 《色情男女》 | The Knack …and How to Get It | 理查·雷斯特 |  英国 | 
| 《怪談》 | 怪談 | 小林正樹 |  日本 | 
| 《鬼戰車T-34》 | Жаворонок | 尼基塔·庫里辛 列昂尼德·梅納克 |  苏联 | 
| 《俏冤家》 | Älskande par | 梅·柴特琳 |  瑞典 | 
| 《空洞之夜》 | Noite Vazia | 華特・雨果・庫利 |  巴西 | 
| 《真實時刻》 | Il momento della verità | 法蘭西斯科·羅西 |  義大利 | 
| 《我的家是科帕卡巴納》 | Mitt hem är Copacabana | 阿恩·蘇克斯多夫 |  瑞典 | 
| 《坑》 | El Reñidero | 雷納·穆希卡 |  阿根廷 | 
| 《大街上的商店》 | Obchod na korze | 揚·卡達爾 艾爾瑪·克洛斯 |  捷克斯洛伐克 | 
| 《天鵝遊戲》 | El juego de la oca | 曼努埃爾·薩默斯 |  西班牙 | 
| 《曾經的老伴》 | Жили-были старик со старухой | 格里戈里·納烏莫維奇·丘赫萊依 |  苏联 | 
| 《炎熱的中午》 | Горещо пладне | 扎科·赫斯基亞 |  保加利亚 | 
| 《叛國罪》 | Προδοσία | 馬努薩基斯·科斯塔斯 |  希腊 | 
| 《機械鋼琴》 | Los pianos mecánicos | 璜‧安東尼奧‧巴登 |  西班牙 | 
| 《溜溜球》 | Yo Yo | 皮埃爾·埃泰 |  法國 | 
非競賽片
[编辑]|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阿姆斯特丹》 | Amsterdam | 赫爾曼·范·德·霍斯特 |  荷蘭 | 
| 《第五個太陽》 | Le Cinquième Soleil | 賈桂琳·格里戈-勒費弗(Jacqueline Grigaut-Lefevre) |  法國 | 
| 《火海情濤》 | In Harm's Way | 奥托·普雷明格 |  美国 | 
| 《約翰·甘迺迪:閃耀歲月,鼓舞之日》 | John F. Kennedy: Years of Lightning, Day of Drums | 布魯斯‧賀森松 |  美国 | 
| 《歡樂滿人間》 | Mary Poppins | 羅伯特·史帝文森 |  美国 | 
| 《東京奧運1964》 | Tōkyō Orinpikku | 市川崑 |  日本 | 
正式競賽短片
[编辑]|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啊……塔瑪拉》 | Aah... Tamara | 皮姆·德拉·帕拉 |  荷蘭 | 
| 《來自希臘的記憶》 | Αναμνήσεις από την Ελλάδα | 弗朗西斯·卡拉博特(Francis Carabott) |  希腊 | 
| 《驢子》 | Асинус | 瓦西爾·米爾切夫 |  保加利亚 | 
| 《在路邊》 | 王周臣 |  中国 | |
| 《半夜雞叫》 | 尤磊 |  中国 | |
| 《大小鱷魚》 | Le crocodile majuscule | 艾迪·雷薩克 |  比利时 | 
| 《埃瓦里斯特·伽羅瓦》 | Évariste Galois | 亞歷山大·阿斯特呂克 |  法國 | 
| 《銅仙境》 | Féerie du cuivre | 赫伯特·E·邁耶(Herbert E. Meyer) |  瑞士 | 
| 《我看到遠方有霧和泥濘》 | I videl sam daljine meglene i kalne | 茲拉特科·布雷克 |  南斯拉夫 | 
| 《巴赫狂想曲》 | Johann Sebastian Bach: Fantasy in G minor | 楊·斯凡克梅耶 |  捷克斯洛伐克 | 
| 《那群破壞者》 | Los Junqueros | 奧斯卡·康托爾 |  阿根廷 | 
| 《吉米藍眼睛的傳說》 | The Legend of Jimmy Blue Eyes | 羅伯特·克勞斯 |  美国 | 
| 《轉盤先生》 | Monsieur Plateau | 尚恩·布利斯米 |  比利时 | 
| 《元旦之夜》 | Noworoczna noc | 耶日·茲茨曼 |  波蘭 | 
| 《奧赫里德特快車》 | Ohrid Express | 讓·達斯克 羅伯特·勒格朗(Robert Legrand) |  法國 | 
| 《序曲》 | Nyitány | 亞諾斯·瓦達斯(János Vadász) |  匈牙利 | 
| 《汽油增碳燃料劑》 | Petrol-Carburant-Kraftstoff | 胡戈·尼貝林 |  西德 | 
| 《破碎的誓言》 | Попранный обет | 根里克·馬卡里安(Guénrikh Markarian) |  苏联 | 
| 《西西里的遊行》 | Processioni in Sicilia | 米凱萊·甘丁 |  義大利 | 
| 《馬吉德的歲月》 | سنوات إل ماجد | 阿提夫·薩利姆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獎項
[编辑]
正式競賽獎項
[编辑]長片
- 國際影展最高獎:《色情男女》-理查·雷斯特
- 評審團獎:《怪談》-小林正樹
- 最佳導演獎:利維烏·丘萊-《絞死之森》
- 最佳劇本獎:
- 最佳女演员奖:薩曼莎·艾加-《蝴蝶春夢》
- 最佳男演員獎:泰倫斯·史坦普-《蝴蝶春夢》
短片
獨立競賽獎項
[编辑]瓦肯獎:
最佳青年電影(Best Film for the Youth)[8]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Official Selection 1965 : All the Selection.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December 2013).
- ^ 1965 – God saves the Cannes. cannes-fest.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法语).
- ^ 3.0 3.1 18èm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 Cannes. cinema-francais.fr. [6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法语).
- ^ Juries 1965 : Long film.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16).
- ^ 5.0 5.1 1965 – Le Jury, Les Prix. cannes-fest.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法语).
- ^ Awards 1965 : All Awards.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December 2013).
- ^ FIPRESCI Awards 1965. fipresci.org. [3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8).
- ^ 8.0 8.1 Cannes Film Festival Awards for 1965. imdb.com. [3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6).
其他媒體
[编辑]- British Pathé: Cannes Film Festival 1965 foot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ritish Pathé: Improvements in Cannes as 1965 Festival star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A: The films of the 1965 Festiv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 INA: 1965: 18th anniversary of the Cannes festiv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 INA: List of winners of the 1965 Cannes Festiv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外部連結
[编辑]- 1965 Cannes Film Festival (web.archive)
- Official website Retrospective 1965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13 January 2019.
- Cannes Film Festival Awards for 196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