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普拉特
外观
| 約翰·普拉特 John Platt | |
|---|---|
| 出生 | 1963年(61—62歲) 美國伊利諾州埃爾金 |
| 国籍 | 美國 |
| 母校 | 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 加州理工學院 |
| 网站 | ai |
| 科学生涯 | |
| 研究领域 | 計算機科學 |
| 机构 | Google 微軟研究院 |
| 论文 | Constraint methods for neural networks and computer graphics(1989) |
| 博士導師 | Alan H. Barr 卡弗·米德 約翰·霍普菲爾 |
約翰·卡拉頓·普拉特(英語:John Carlton Platt,1963年—)是一名美國計算機科學家。他目前是Google的研究員[1],領導Google研究部的應用科學分部[2]。之前他是微軟研究院雷蒙實驗室的副董事總經理[3]。普拉特於1997年至2015年間在微軟工作。在此之前,他在Synaptics擔任研究總監。
生平
[编辑]普拉特生於伊利諾州埃爾金,14歲時進入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就讀。18歲從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畢業後,他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攻讀電腦科學博士課程。
他在加州理工就讀時,師從天文學家尤金·舒梅克,1984年9月25日在帕洛馬山天文台發現了兩顆小行星,分別是小行星3259和小行星3237。後者是他以父親維克多·普拉特(Victor Platt)的名字命名,前者則是由舒梅克命名。舒梅克允許普拉特以他母親費利西婭·普拉特(Felicia Platt)的名字命名他的其中一個發現,即小行星3927。
1998年,普拉特發明了序列最小優化算法,這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算法,用於加快支持向量機(SVM)的訓練速度,解決了二次規劃為早期機器學習技術帶來的問題[4]。
1999年,普拉特繼續他在SVM方面的工作,創造了普拉特縮放,一種將SVM(和其他分類器)轉化為機率模型的方法[5]。
2005年8月,蘋果電腦就廣受歡迎的iPod音樂播放器的介面申請專利,遭美國專利商標局駁回。原因似乎是普拉特在蘋果提出申請前五個月,已就類似介面設計提出專利申請[6]。
普拉特與德梅特里·泰爾佐普洛斯共同獲得2005年美國影藝學院頒發的奧斯卡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以表彰他們在以物理為基礎的電腦生成技術方面所做的開創性工作,該技術用於在動態影像中模擬逼真的布料[7]。
參考資料
[编辑]- ^ John C. Platt. Research at Google. [202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04).
- ^ Applied science. research.google. [2025-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01) (英语).
- ^ Microsoft Research Leadership. [July 6,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9).
- ^ Platt, John. 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 A Fast Algorithm for Trai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PDF). 1998 [2025-07-20]. CiteSeerX 10.1.1.43.4376
.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1-13).
- ^ Platt, John. Probabilistic Outputs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Comparison to Regularized Likelihood Methods. March 26, 1999 [2025-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9).
- ^ Dalrymple, Jim. Inside Apple's iPod patent problems. Macworld. August 16, 2005 [August 26,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28, 2008).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413204557/http://www.oscars.org/78academyawards/scitech/winners.html (Backup at archive.org of http://www.oscars.org/78academyawards/scitech/winners.html Retrieved 200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