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外观
红旗-19 | |
---|---|
![]() | |
类型 | 地對空飛彈 |
原产地 | ![]()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2015 [1] |
使用方 | ![]()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
生产日期 | 2010年代 [1] |
基本规格 | |
长度 | 5.8 m |
直径 | 0.6m |
发动机 | 兩節固體火箭 |
作战范围 | 400km-500km |
飞行高度 | 100-150km |
速度 | 攔截碰撞部 7.9马赫以上(2700米/秒以上)[2] |
制导系统 | 不明 |
发射平台 | 泰安航天特车 TAS5380 8×8 運輸車 |
红旗-19,又称红-19,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研制的大气层内外反导导弹,具备区域防空反导能力,多目标交战能力,及一定的反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能力,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基战区高空反导系统的一部分。
概要
[编辑]红旗-19發射車采用4轴越野底盘设计,前部驾驶舱,中部设备舱或控制舱,后部安装有2组共6发红旗-19拦截弹,发射筒直径约50厘米,长度約7米以上,采用冷发射方式,起竖装置采用整体式抬升,起竖后发射筒接近垂直,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红旗-19彈頭采用改进自863-805工程的动能拦截器,在其基础上引入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采用复合制导体制[3],可用于拦截射程3000km以内的弹道导弹再入弹头等目标[4]。红旗-19装备高加速固体发动机,采用碳纤维壳体并应用原位合成钛基复合材料,以N-15B为推进剂,质量比为0.85、比冲达260s,可使丛弹获得高末端速度及60g以上的大过载机动能力,以跟踪弹头目标[5][6]。红旗-19系统中还包括用于预警的多功能固体相控阵雷达[7]。
部署
[编辑]2017年3月20日,外界根据《解放军报》一篇报道猜测,中国新组建的首个红旗-19导弹营已投入战备值班[8][9]。
2024年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红旗-19以空军装备之一公开亮相,也是其首次面向公众展览[10]。
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家族
[编辑]分类 | 型号 | 研发机构 | 推进方式 | 射程 | 速度 | 雷达/探测方式 | 制导方式 | 发射载台 | 图片 |
---|---|---|---|---|---|---|---|---|---|
近程 | 红旗-7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防御技术研究院) |
固体火箭 (倾斜发射) |
0.7-15公里 | 2.6马赫 | 半主动雷达 | 指令制导 光电、红外复合制导 |
车载举起发射 (HQ-7A) 舰载八联装发射 (HQ-7B) |
![]() |
红旗-17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防御技术研究院) |
固体火箭 (倾斜发射) |
1.5-20公里 | 3马赫 | 全固态相控阵雷达 | 半主动雷达制导 | 履带式底盘 (HQ-17) 6×6重型越野底盘 (HQ-17A) |
![]() | |
红旗-10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固体火箭 (倾斜发射) |
9-10公里 | 未公布 | 被动射频/红外成像 | 雷达/红外双模制导 | 舰载8/12/18/24联装 | ![]() | |
红旗-1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固体火箭 (垂直发射) |
1-15公里 | 4马赫 | 一体化全固态相控阵雷达 | 半主动雷达制导 | 8×8重型越野底盘 | ![]() | |
中近程/ 中程 |
红旗-12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航天江南) |
固体火箭 (倾斜发射) |
7-42公里 (基本型) 50-70公里 (改进型) |
4马赫 | 相控阵雷达 | 半主动雷达指令-寻的制导 | 6×6重卡底盘 | ![]() |
红旗-16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固体火箭 (垂发发射) |
40公里 (16A) 70公里 (16B) 160公里 (16FE) |
3马赫 | 有源相控阵雷达 | 半主动雷达制导 | 舰载垂直发射 6×6重卡底盘 (HQ-16A) |
![]() ![]() | |
红旗-20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固体火箭 (垂直发射) |
未公布 | 未公布 | 有源相控阵雷达 | 主动雷达制导 | 8×8重卡底盘 | ||
中远程/ 远程 |
红旗-22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航天江南) |
固体火箭 (倾斜发射) |
5-100公里 | 6马赫 | 有源相控阵雷达 | 无线电指令制导 半主动雷达制导 |
8×8重卡底盘 | ![]() |
红旗-9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防御技术研究院) |
固体火箭 (垂发发射) |
125公里 (HQ-9) 400公里 (HQ-9B) |
4.2马赫 (HQ-9) 6马赫 (HQ-9B) |
(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 中段无线电指令 末端主动雷达 |
舰载垂直发射 8×8重卡底盘 |
![]() ![]() | |
大气层边缘 反弹道导弹 |
红旗-19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防御技术研究院) |
两级固体火箭 (近乎垂直发射) |
400-500公里 | 7.9马赫 | 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卫星预警 |
未公布 | 8×8重卡底盘 | ![]() |
大气层外 反弹道导弹 反卫星导弹 |
红旗-26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多级大推力固体火箭(推测) (垂直发射) |
未公布 | 未公布 | 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天基卫星预警 |
未公布 | 舰载垂直发射 | |
红旗-29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防御技术研究院) |
多级大推力固体火箭(推测) (垂直发射) |
未公布 | 未公布 | 大型地面预警雷达 天基卫星预警 |
未公布 | 12×12发射车 | ![]() |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HQ-19. people.com.cn. 2014-02-18 (英语).[失效連結]
- ^ 中国红旗19性能不输美. [201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 ^ 获奖科学家 李陟. 何梁何利基金. 2013-11-02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 ^ 王金华、胡昌宇. 战术导弹动力装置需求分析与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展方向. 全国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技术学术交流会. 2000.
- ^ 阮崇智. 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技术的进展.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年会. 2002.
- ^ 吕维洁. 原位合成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上海交通大学. 2000.
- ^ 王旭.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 ^ 空天一体,攻防兼备——记红旗19战备值班-王煜. 观察者网. 2017-03-20 [2025-03-21].
- ^ 我导弹发射车现身街头 疑为中国版“萨德”红旗19. 新浪军事. 2018-08-04 [2025-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 ^ 《中国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将首次公开亮相》. 联合早报. 2024-11-05 (中文(新加坡)).
- ^ 另有红旗-61、红旗-15、红旗-18等虽然在役,但因老旧(80年代服役),或本身是外购武器的中文命名,而没有列出
参见
[编辑]-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