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绿川英子、刘仁故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绿川英子、刘仁故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
重慶市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观音桥街道
认定时间1988年7月21日

绿川英子、刘仁故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观音桥街道,是抗日战争时期绿川英子、刘仁主办《反攻》杂志时居住、工作的地方。1988年被公布为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概况

[编辑]

绿川英子、刘仁故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观音桥街道天原社区[1],此处是日本作家绿川英子、中国人刘仁夫妇在抗日战争期间主办抗日杂志《反攻》时工作、居住的地方。旧址现存建筑2栋,分别为原《反攻》杂志的编辑部与印刷车间。编辑部为二层建筑,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建筑,歇山式小青瓦屋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当时绿川英子一家居住在二楼,一楼为编辑部工作室;印刷车间与编辑部相隔百米,为一栋穿斗结构传统土木民居建筑,四合院天井式院落,歇山顶,夹壁墙,建筑面积275平方米。旧居经多次翻修,现已恢复原貌。[2][3]

绿川英子和刘仁

历史

[编辑]

绿川英子是日本反战作家、世界语学者,时为日本反战同盟成员,1932年开始参加日本国内反战活动。1936年与中国留日学生刘仁结为夫妇。1937年跟随刘仁来到中国。1938年到重庆后,在郭沫若领导的抗敌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为《新华日报》等报刊撰写文章,积极参与文化界的抗战活动。在重庆期间,她的主要工作是用日语和世界语向日本及全世界进行反战广播。[2]

《反攻》杂志于1938年创办于武汉,是东北救亡总会会刊,诸多共产党人曾在该刊发表文章,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刘仁应邀担任《反攻》杂志主编,绿川英子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支持抗战。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9月18日,绿川英子和《反攻》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编辑出版了最后一期胜利号专集,同时发布停刊启事。随后,绿川英子和刘仁接受中共党组织安排,离开重庆,前往中国东北[3]

1988年7月21日,重庆市江北区(今属两江新区)人民政府公布绿川英子、刘仁故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为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4]。2021年11月,绿川英子、刘仁故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被列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全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5][6]。2024年4月,日本世界语者竹森浩俊、西田千津、岩田朝子在访问重庆时曾到访此地[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重庆市江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公布第一批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2021-04-26 [2025-11-18]. 
  2. ^ 2.0 2.1 江北区委统战部. 绿川英子、刘仁旧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 华龙网. 2022-09-20 [2025-11-18]. 
  3. ^ 3.0 3.1 重庆历史名人故(旧)居系列 ——绿川英子旧居.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2020-06-04 [2025-11-18]. 
  4. ^ 绿川英子、刘仁故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的文物保护标志
  5. ^ 重庆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渝中上榜50处!.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2021-11-20 [2025-11-18]. 
  6. ^ 全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09-01 [2025-11-18]. 
  7. ^ 日本京都、奈良世界语者访问重庆.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 2024-05-07 [2025-11-18]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