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恕(1639年—1703年),又作舒淑,即觉罗舒恕,清朝将领,正白旗滿洲人,觉罗氏,努尔哈赤大伯父武功郡王礼敦玄孙。
舒恕是博伊和齊第三子阿赖之孙,噶布喇第五子。顺治十二年(1655年),由三等侍卫进一等侍卫。康熙八年(1669年),授兵部督捕侍郎。康熙十年(1671年),转任吏部侍郎,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攻陷湖南,康熙帝命他赴江西参赞定南将军希尔根军务。不久后,署任前锋统领。之后与希尔根前去攻打耿精忠,至杭州,收复新城、宜黄、崇仁、安乐等地。后率兵赴援广东,担任镇南将军,驻守肇庆。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尚之信反清,败绩,退守赣州。受命坚守南安、梅岭,以固守江西。康熙十六年,授安南将军。康熙十七年,守梧州。康熙十八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与莽依图督兵败吴世琮,解南宁之围,因病请求还京。后因奔逃败退,阻挠进兵,假称病重等罪革职。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复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授宁夏将军,驻归化城北。后参赞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军务: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征准噶尔汗国噶尔丹,授扬威将军,率右卫兵随费扬古出西路,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之战击败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驻喀喇穆伦,不久还京。康熙三十七年,担任正蓝旗满洲都统。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病请休。[1]
清朝戰時特授 將軍位  |
|---|
| 順治朝 | |
|---|
| 康熙朝 | 圖海(二年,定西) · 穆裏瑪(二年,靖西) · 噶褚哈(二年,鎮西) · 施琅(三年,靖海) · 赫業(十二年,安西) · 尼雅翰(十三年,安西) · 錫卜臣(十三年,鎮西) · 華善(十三年,安南) · 希爾根(十三年,定南) · 尼雅翰(十三年,安南) · 拉哈達(十三年,鎮東) · 阿密達(十三年,揚威) · 賚塔(十三年,平南) · 根特(十三年,平寇) · 察哈泰(十三年,鎮東) · 傅喇塔(十三年,寧海) · 哈爾哈齊(十三年,平寇) · 坤(十三年,振武) · 鄂泰(十四年,建威) · 穆占(十四年,安西) · 佛尼埒(十四年,振武) · 畢力克圖(十四年,平逆) · 張勇(十四年,靖逆) · 佟國綱(十四年,安北) · 貝勒察尼(十四年,靖寇) · 烏丹(十四年,建威) · 噶爾漢(十四年,鎮安) · 舒恕(十四年,鎮南) · 畢力克圖(十五年,靖逆) · 華善(十五年,平寇) · 穆占(十五年,征南) · 拉哈達(十五年,寧海) · 鄂納(十六年,討逆) · 莽依圖(十六年,鎮南) · 舒恕(十六年,安南) · 傅弘烈(十六年,撫蠻滅寇) · 科爾可大(十六年,平寇) · 華善(十七年,定南) · 彰泰(十七年,撫遠) · 蔡毓榮(十八年,綏遠) · 麻勒吉(十八年,滅寇) · 勒貝(十九年,鎮南) · 佛尼埒(十九年,建威) · 吉哈禮(二十年,宣威) · 瓦岱(二十七年,振武) · 瓦岱(三十年,定北) · 郎坦(三十二年,昭武) · 費揚古(三十二年,安北) · 馬斯喀(三十六年,昭武) · 富寧安(五十六年,靖邊) · 傅爾丹(五十六年,振武) · 祁裏德(五十六年,征西) · 噶爾弼(五十九年,定西) · 延信(五十九年,平逆) |
|---|
| 雍正朝 | |
|---|
| 乾隆朝 | 班第(十九年,定北) · 永常(十九年,定西) · 策楞(二十年,定西) · 喀喇沁郡王扎拉豐阿(二十年,定西) · 達爾黨阿(二十一年,定西) · 喀爾喀親王成袞扎布(二十二年,定邊) · 兆惠(二十二年,定邊) · 覺羅雅爾哈善(二十三年,靖逆) · 納木扎勒(二十三年,靖逆) · 溫福(三十七年,定邊) · 阿桂(三十八年,定邊,定西) |
|---|
| 道光朝 | 長齡(六年,揚威) · 奕經(二十一年,揚威) · 奕山(二十一年,靖逆) · 布彥泰(二十七年,定西) |
|---|
康熙朝 特賜提督封號 | 陝西 王進寶(十五年,奮威) · 福建楊捷(十七年,昭武) · 寧夏趙良棟(十八年,勇略) · 福建水師施琅(二十二年,靖海) · 甘肅孫思克(三十一年,振武) · 湖廣徐治都(三十三年,鎮平) · 貴州李芳述(四十五年,鎮遠) · 福建水師吳英(四十六年,威略) · 陝西潘育龍(四十八年,鎮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