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长沙刻经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长沙刻经处
成立時間清光绪二年(1876)
創始人曹耀湘
類型出版机构
地址
  • 中国长沙
  • 黎家坡遐龄庵
產品佛经

长沙刻经处,位于中国湖南长沙,由曹耀湘创立于清光绪二年(1876),其刻书事业持续至民国时期,在清代和民国有一定影响力。

社会背景

[编辑]

年间,洪秀全及其太平军信奉基于西方基督教的拜上帝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不仅焚毁孔庙关庙岳庙,“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种种行径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曾国藩针对此种行径,表示要“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曾及其部湘军将领在与太平军作战期间、尤其是取胜后,不仅注重恢复儒家正统文化,而且重视恢复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一些湘军将领在战后纷纷捐资修复佛寺、刻印佛经。[1]:67

曹耀湘曾经为曾国藩医病,又劝其处事怀柔,后入曾国藩幕府,协助校刊《船山遗书》。曹回到湖南后主持传忠书局,刊刻《曾文正公全集》,因此与湘乡曾氏家族交好。长沙刻经处经费主要来自僧、俗二界的捐助,其中又以湘乡曾氏为最。长沙刻经处所刊经书,多有“龙城曾氏施资敬刊”字样,其“龙城”即湘乡古称。[2][3]

历史沿革

[编辑]

清光绪二年(1876),曹耀湘在湖南长沙黎家坡遐龄庵创立长沙刻经处,曹曾参与创立金陵刻经处,又相邀杨仁山来长沙协助。长沙刻经处与金陵刻经处分工合作,所刻经书除合作刊刻外大体不重复,其经典版式与金陵刻经处亦一致,皆为十行二十字。[2][1]:70,75-76

民国初期,佛学家吴嘉瑞(亦是曹耀湘外甥)在长沙创立湖南佛学会,并任会长,湖南佛学会在长沙上林寺设立长沙经书流通处,把长沙刻经处的刻板移至此,继续刊印发售。[2][1]:76

刊刻书籍

[编辑]

长沙刻经处所刻佛经主要有:

年份 佛经
光绪二年(1876)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解》一卷,《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解》一卷,《贤首五教仪开蒙》一卷,《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一卷,《法界宗莲花章》一卷,《华严镜灯章》一卷
光绪三年 《大乘起信论疏》二卷
光绪四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四卷,《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一卷,《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
光绪五年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觉意三昧》一卷,《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一卷,《紫柏大师法语节录》一卷,《录净土晨钟法语一则》一卷,《禅关策进》一卷,《佛说四十二章经》一卷,《佛遗教经》一卷,《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金仙诗录》二卷
光绪六年 《大乘止观法门》四卷,《法界观》一卷,《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
光绪七年 《增集人天眼目》二卷,《金刚般若经疏》一卷,《坛经》一卷
光绪八年 《相宗八要直解》八卷,《三昧水忏》三卷,《维摩经疏会本》八卷
光绪九年 《护法论》一卷
光绪十二年 《佛法金汤编》十六卷
光绪十四年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二卷
光绪二十七年 《大乘般若出三界要集经》一卷
光绪二十八年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二卷
光绪三十四年 《五灯会元》五十七卷、目录三卷
民国五年(1916) 《法界观》一卷,《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佛说出家功德经》一卷
民国六年 《大珠禅师语录》二卷
民国七年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疏》一卷

此外,日期不详者有《高峰大师语录》一卷,《维摩经玄疏》六卷,《林间录》二卷后集二卷,《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禅海十珍集》一卷,《黄檗山断际禅师传经法要》一卷,《黄檗断际祥师宛陵录》一卷,《沙弥十戒威仪录要》一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合辙》十卷,《童蒙止观》一卷,《悟真篇》一卷外集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演义钞》八卷首一卷,《南本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等。[2][1]:7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王兴国. 湘军与中国近代佛教复兴. 世界宗教研究. 2014, (03). 
  2. ^ 2.0 2.1 2.2 2.3 寻霖,刘志盛. 湖南刻书史略. 岳麓书社. 2013: 249-251. ISBN 978-7-80761-978-9. 
  3. ^ 韦力. 寻访官书局.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8: 353. ISBN 978-7-5493-6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