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899年宾夕法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选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99年宾夕法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选举

← 1893年 1899年1月17日 (1899-01-17) − 1899年4月19日 (1899-04-19) 1901年
(特别选举)
 →

1899年4月19日第79轮暨末轮投票结果
獲勝需124票
 
获提名人 马修·夸伊英语Matthew Quay 乔治·A·詹克斯英语George A. Jenks 本杰明·F·琼斯英语Benjamin Franklin Jones (industrialist)
政党 共和黨 民主党 共和黨
议会得票 93 85 69
得票率 37.65% 34.41% 27.94%

选前联邦参议员

马修·夸伊英语Matthew Quay
共和黨

當選联邦参议员

无人当选

自1899年1月17日起,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举办了一场选举以选出马修·夸伊所任联邦参议员席位,新任期将始于3月4日且为期六年。夸伊谋求连任,但因涉及州资金的财务违规案遭起诉而形象受损。议会为选举新任参议员僵持三月未果,期间夸伊正接受审判。夸伊最终于休会当日获判无罪。州长随后任命他继续出任参议员,但联邦参议院以州长无权任命为由拒绝其任职。此席位一直空缺至1901年议会再次开会夸伊方才当选。

夸伊是宾夕法尼亚州的共和党政治老板,曾两度出任联邦参议员。共和党内的反对派与改革派决意阻止他连任,试图在1898年州议会选举中扶持自家候选人。反夸伊阵营中最知名者是费城商人约翰·沃纳梅克,此前因夸伊运作,分别在1897年参议员提名和1898年州长提名中落选。尽管他本人无意角逐参议员席位,但在1898年选战期间发表演讲反对夸伊。

尽管共和党在议会中占有明显多数,但党内反对夸伊的人数足以让他无法获得连任所需票数。民主党与反夸伊的共和党人虽加起来占多数,却始终未能联手支持其他人选。民主党坚持支持1898年州长候选人乔治·A·詹克斯英语George A. Jenks,反夸伊的共和党人则先后投票支持数人,最终集中在本杰明·F·琼斯英语Benjamin Franklin Jones (industrialist)身上。议会在三个多月的会期中几乎每天投票一次,始终无果,至4月20日休会,参议员席位仍悬而未决。

议会休会且夸伊获判无罪后,州长威廉·A·斯通英语William A. Stone任命他填补参议员空缺,但联邦参议院以一票之差拒绝接纳,席位继续空缺至1901年。夸伊将参议院的失败归咎于他的共和党政治同僚、俄亥俄州的马克·汉纳,作为报复他在1900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英语1900 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上不顾汉纳反对支持托马斯·C·普拉特英语Thomas C. Platt的计划,让纽约州州长西奥多·罗斯福出任副总统,使其在政治上边缘化。夸伊后于1901年重返参议院并任职至1904年去世,其政治势力由同为宾州参议员的博伊斯·彭罗斯英语Boies Penrose继承。

背景

[编辑]

1787年制宪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达成共识,联邦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而非选民直选。[1]联邦法律规定,参议员任期届满前,新一届州议会两院就位后第二个星期二开始进行选举。届时两院分别投票,若上下两院多数支持同一人,次日中午在联席会议上正式宣布当选。若意见不一,则由两院议员共同点名表决,以出席者过半票数决定人选。如仍未选出参议员,议会必须每天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投票,直至会期结束或选出为止。[2]若参议员席位在议会休会期间出缺,州长可临时任命一人直至议会复会。[3]若议员无法达成一致,该机制极易陷入僵局。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先后有八个州一度无法填补参议员空缺,时间从十个月到四年不等。1901至1903年间,特拉华州在参议院中甚至没有代表。[4]

马修·夸伊1833年9月30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迪尔斯堡英语Dillsburg, Pennsylvania。学业完成后,于1854年在比弗成为律师,后于1856年出任比弗县首席书记。南北战争期间他在联邦军服役[5],因1862年参加弗雷德里克堡战役而获国会荣誉勋章。他于1865年当选宾州众议员[5],随后成为联邦参议员西蒙·卡梅伦政治机器的一部分。[6]自1872年起,夸伊任卡梅伦的副手。[7]至1880年代中期,他从卡梅伦之子、参议员唐·卡梅伦手中夺下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的控制权[8],1887年当选联邦参议员并于1893年连任。[5]夸伊以金钱与官位维系权力,毫无顾忌地动用州库,向青睐的人发放贷款,用州政府公款收买选票与报纸舆论。他深知掌握财政的重要,1885至1887年亲自担任州司库,曾直言:“州长或议会偶尔丢了也无妨,但州库我必须牢牢抓在手里。”[5][9]

夸伊所面临的反对与诉讼

[编辑]
约翰·沃纳梅克反对夸伊竞选第三任期

自1882年以来,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内虽始终存在反对夸伊的声音,但屡战屡败。[10]资深联邦参议员唐·卡梅伦宣布将在1897年任满退休,费城商人、前邮政总局局长约翰·沃纳梅克意欲接替其位,该席位将由州议会于1897年初选出。由于多数共和党议员受制于夸伊,他推荐的人选通常能顺利获党团支持,此次他力挺博伊斯·彭罗斯英语Boies Penrose。沃纳梅克仍强行参选,发表演讲痛斥夸伊,并联络议会中的改革派,但彭罗斯在1897年初的共和党党团投票中轻松胜出,顺利当选。[11]沃纳梅克并未就此停手,又于1898年初角逐州长提名,虽败犹战,继续演讲抨击夸伊,希望能够激起足够的反对情绪,阻止他在1899年初获议会提名连任。[12]他的演讲让宾夕法尼亚州的选民深刻认识到老板主义的问题,并帮助民主党人以及反夸伊的共和党人当选。[10]

1898年10月3日,夸伊因涉嫌合谋侵吞费城人民银行资金被捕。早在1896年,他曾安排将100万美元(相当于2024年的$37,796,000)州资金存入该行,并说服银行出纳兼经理约翰·S·霍普金斯用这笔钱投资纽约大都会轨道公司。夸伊曾发电报称:“你若替我买下一千股大都会,我便摇一摇李子树。”调查者认为,此话暗示他将动用州库资金弥补投机损失。[13][14]随后股价暴跌,银行倒闭,霍普金斯饮弹自尽。[10][15]有人指控银行支付的利息并未入州库,而是落入夸伊之手。[16]此类信息早已流传数月,夸伊传记作者詹姆斯·凯尔认为,起诉时间正好踩在选前,意在将打击最大化。[13]尽管丑闻缠身,夸伊一手挑中的州长候选人威廉·A·斯通英语William A. Stone仍以逾十一万票优势当选。[17]

夸伊之子理查德与州司库本杰明·海伍德也一同遭起诉,不过理查德的指控随后被撤,海伍德则在宣判前去世。[17]反夸伊势力借腐败指控大作文章,一面阻挠其连任,一面在公众面前维持共和党人的姿态。[18]1898年末,案件一再拖延,夸伊遂向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申请指派法官,希望赶在议会1月投票前了结此事[19],结果审判被排到2月底。[20]

党团会议和前期投票

[编辑]
位于哈里斯堡的夸伊竞选总部

1899年1月即将开会的州议会中,共和党占164席,民主党84席,另有6名“联合提名者”[21],由反夸伊阵营跨党派联手推举产生。[22]1月3日,共和党议员召开党团会议推选参议员候选人。按当时惯例,出席者必须接受表决结果。会上仅109人出席,其中98票投给夸伊,这一结果得到了一致通过。州议会共254席,夸伊在联席会议中需获128票才能当选,即使算上反对的与会者他仍差19票。但其支持者仍宣布获胜,声称余票不难拿下。[23]民主党拒与共和党反夸伊派联手,遂推出去年的州长候选人、前国会议员乔治·A·詹克斯英语George A. Jenks作为自家人选。因沃纳梅克拒绝参选,反夸伊的共和党人一开始并无统一候选人。[24]夸伊自信必能连任,预留四万美元(相当于2024年的$1,511,840)以贿选游移议员。[17]

1899年1月25日《匹兹堡新闻报》的漫画,谴责参议院僵局

1月17日,州议会两院在首府哈里斯堡举行首次投票。夸伊在参议院获27票,在众议院获85票,共计112票。因有缺席与空缺,联席会议需124票方可当选,夸伊尚差12票。民主党人詹克斯在参议院得12票,在众议院得70票。得票排名其后的是来自匹兹堡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约翰·达尔泽尔英语John Dalzell,共获16票。夸伊虽在参议院居多数,却未能在众院做到这一点,因此必须进入联席会议继续投票。[25]

除非联席会议多数通过另有决议,每日仅进行一轮联邦参议员投票。[26]此后几乎每轮表决,夸伊都居于领先,有时甚至过半,但仅限出席人数不足、无法达成法定人数的日子。[27]民主党联邦众议员约瑟夫·C·锡布利为夸伊奔走,劝说宾州民主党议员投票支持夸伊,未果。民主党人仍支持詹克斯。[28]2月27日,夸伊案控方请求延期,审理推至4月,夸伊阵营则称案件已告破裂。[29]3月3日,众议院议长约翰·R·法尔英语John R. Farr突然宣布休会,引发民主党与共和党反夸伊派不满,指其专断。当日两派议员留在会场,宣称将自行选出新议长,但人数未达法定标准且遭前民主党议长斥责,最终作罢。[30]当晚夸伊参议员任期届满,席位随之出缺,自此国会参议院仅剩彭罗斯代表宾州。[5][31]

后期投票和僵局

[编辑]
1899年4月19日《费城问询报》发表一幅漫画,画中夸伊阵营“钉旗于桅”,意指坚决拒绝妥协,不接受替代人选

3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称,这场僵局恐将持续至会期结束,宾州参议员席位极可能在12月国会复会时仍无人出任,即便州长试图任命,参议院也大概率拒绝,过去类似情形多被否决。[32]投票继续进行,除周日外每天一轮,夸伊始终未能在法定人数到场的情况下接近多数。[27]反夸伊派提议与其支持者会谈,但夸伊的代理人、州参议员约翰·C·格雷迪英语John C. Grady不愿妥协,他在协商会议上宣读了夸伊写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去迁就那些三个月来阻挠宾州选出参议员的人,无异于将他们从自己跳下的深渊里捞出来。他们对党的背叛不再可憎,反而变得正当,背叛一旦正当,就会成为风尚。”[33]民主党人拒绝与反夸伊共和党人合作,坚持支持詹克斯。[34]

根据历史学家詹姆斯·A·克尔的说法:

议会的拉锯消磨耐性,令人身心俱疲。对局中人而言,这场漫长的角力,为了拉拢议员、撮合组合而四处奔走,几乎成了身心道德上的一场折磨。夸伊成功将案件转到费城开审,使局势更趋紧张。检方案情本就薄弱,仓促拼凑,意在政治上打击夸伊。他或许确有其事,但费城市检察官罗瑟梅尔英语P. Frederick Rothermel手中既无文件也无证人,根本无力定罪。[19]

4月17日,匹兹堡政坛人物、州参议员克里斯托弗·马吉宣布不再支持夸伊,令其阵营失去部分支持。次日清晨,马吉与十余名议员在州参议院开会,通过决议称夸伊无望当选,并提名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本杰明·F·琼斯为参议员候选人。联席会议召开后,琼斯得69票,詹克斯85票,夸伊93票。外界曾预估马吉可带走二十余票,实则仅有14人倒戈。[35]4月19日最后一轮投票,与前一日结果一致。当时有四人结对不投,一名州参议员亚历山大·霍金斯则因随部队驻守菲律宾缺席。[36]反夸伊派原盼民主党人联手推举琼斯,终未如愿。[37]次日,议会正式休会,参议员席位继续空缺。同日夸伊在费城出庭,当庭获判无罪。[17]为纪念夸伊脱罪,不少支持者栽种李树。盖茨堡一人甚至种下五十棵,还请夸伊几年后来亲手“摇树”。[38]

任命

[编辑]
1899年4月22日《费城问询报》刊登漫画,画中正义女神为夸伊洗清罪名

4月21日,州长斯通任命夸伊填补参议员空缺。[39]此前外界曾猜测他可能会任命,也可能召集特别会议,但他始终未表态。[36]斯通表示,自己希望此时就把问题摊开,而不是留到以后。夸伊能否被联邦参议院接纳引发广泛争论。毕竟议会本有机会选出人选,却最终空缺未决。1893年蒙大拿也曾出现类似情况,参议院当时拒绝接纳州长任命。[40]传记作者克尔认为,斯通若召回议会开特别会,或许可借夸伊脱罪之机促成表决,会更妥当。但斯通此举想谴责沃纳梅克,并公开支持夸伊。[38]沃纳梅克随后发起一场运动,力促联邦参议院在1899年12月新会期开始时拒绝让夸伊入席。[41]多家报纸加入声援警告共和党参议员,若接纳一名遭本州议会否决的人,将被民主党抓住把柄从而影响1900年大选。[42]

1899年12月4日,国会复会,夸伊的任命资格被转交联邦参议院特权与选举委员会审议。与此同时,宾州议会78名议员联名上书,要求参议院拒绝让夸伊入席。[43]1900年1月4日,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委员会成员乔治·霍尔英语George F. Hoar在会上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收到反对夸伊的来信,其他议员也多有类似情况。[44]

1900年1月23日,委员会作出报告[44],以5比4的投票结果拒绝让夸伊入席[34],霍尔属少数派一方。[45]多数意见认为,宪法未赋予州长在议会僵局时自行任命的权力[46],只有在议会休会期间出现空缺时方可由州长临时任命。[47]当时有一名共和党人倒向民主党,与四名民主党议员组成多数,其余四名共和党人则为少数派。[48]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参议院断断续续辩论夸伊的席位问题[45],最终于1900年4月24日表决。[49]沃纳梅克请出曾任总统的本杰明·哈里森助阵——当年正是哈里森任命他为邮政总局局长。哈里森劝服家乡州印第安纳的共和党参议员,以及几位曾在其政府任职、现已入参院的旧部一同投下反对票。[41]表决结果为33比32,否决夸伊入席,该表决打破了党派界线。投反对票的共和党人中,包括与夸伊同为政治老板的俄亥俄州人马克·汉纳[49][50]汉纳不仅是参议员,还是总统麦金莱的亲信,曾主导其1896年总统竞选。[51]

夸伊在1900年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出手回击汉纳,联手纽约州的托马斯·普拉特并助其达成一桩算计,即把本州州长西奥多·罗斯福推上副总统之位,使其在政治上边缘化。尽管汉纳强烈反对,普拉特与夸伊最终仍让罗斯福拿下提名。[52]历史学者刘易斯·L·古尔德指出,夸伊此举虽有替老友普拉特出力的成分,更重要的是“为难甚至打击汉纳,正是汉纳反对他凭州长任命进入国会参议院”。[52]汉纳传记作者威廉·H·霍纳引述早期汉纳传记作者赫伯特·克罗利的话说:“若非普拉特一心想把罗斯福赶出纽约,夸伊又急于报复汉纳,罗斯福永远不可能当上副总统。”[53]正是这一职位,使他在1901年9月麦金莱遇刺后接任总统。[54]

余波

[编辑]

克尔认为夸伊在推动罗斯福获副总统提名一事中扮演关键角色,而罗斯福在公众眼中是战争英雄以及改革派,此举“重建了他在拱心石之州已蒙尘的名声”。[55]1900年选季,夸伊四处为支持自己的议员候选人站台,筹备议会复会后的投票,[56]但最终结果更有利于沃纳梅克一方的改革派。[56]议会开会后,夸伊设法争取到一名民主党人和七名原先反对他的共和党议员倒戈,疑有金钱运作,其票数险胜,赢得了六年任期的剩余部分。[56]

夸伊的当选让沃纳梅克大为气馁,使其对政治失去了兴趣。[57]不过据其传记作者赫伯特·亚当斯·吉本斯英语Herbert Adams Gibbons所言,夸伊的声望“已彻底扫地,政治老板的衣钵不久便落在彭罗斯肩上”。[58]夸伊1904年在任内去世,此后宾州共和党由彭罗斯掌控,直到他于1921年去世,标志着“卡梅伦—夸伊—彭罗斯”政治机器的终结。这一体系曾是全国最持久、最有权势的政治机器之一。[46]民间对参议员选举制度的失望日益加剧,该制度既被视为腐败又屡陷僵局,最终促成1913年《宪法第十七修正案》通过,将参议员改由全民直选,不再经由州议会产生。[5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ybee,第510頁.
  2. ^ Schiller & Stewart,第43–44頁.
  3. ^ Article I, Clause 2, Section 3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1787)
  4. ^ Bybee,第541–542頁.
  5. ^ 5.0 5.1 5.2 5.3 5.4 Quay, Matthew Stanley. Biographical Direc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United States Congress.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6. ^ Blair,第77–78頁.
  7. ^ Schiller & Stewart,第197頁.
  8. ^ Blair,第85頁.
  9. ^ Blair,第77–80頁.
  10. ^ 10.0 10.1 10.2 Kehl,第214頁.
  11. ^ Ershkowitz,第249–254頁.
  12. ^ Ershkowitz,第264頁.
  13. ^ 13.0 13.1 Kehl,第215頁.
  14. ^ Blair,第80–81頁.
  15. ^ Blair,第81頁.
  16. ^ Schiller & Stewart,第205頁.
  17. ^ 17.0 17.1 17.2 17.3 Beers,第47頁.
  18. ^ Schiller & Stewart,第206–207頁.
  19. ^ 19.0 19.1 Kehl,第216頁.
  20. ^ Schiller & Stewart,第212–213頁.
  21. ^ Annu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for the Year 1901 1.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902: 533. 
  22. ^ Gibbons,第362頁.
  23. ^ Schiller & Stewart,第207–208頁.
  24. ^ Schiller & Stewart,第210頁.
  25. ^ Quay's strong showing.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899-01-18: 1, 6 [2025-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Page 6 image here
  26. ^ Quay in the lead. Harrisburg Telegraph. 1899-01-19: 1. 
  27. ^ 27.0 27.1 U.S. Senate Election – 1899 (PDF). Pennsylvania Election Statistics, 1682–2006. Wilkes University.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27). 
  28. ^ Points in State Politics. The Times-Leader (Wilkes-Barre, Pa.). 1899-02-28: 4. 
  29. ^ Schiller & Stewart,第211–212頁.
  30. ^ Schiller & Stewart,第212頁.
  31. ^ Pennsylvania senatorial election returns. Pennsylvania Election Statistics, 1682–2006. Wilkes University. [2022-08-10]. 
  32. ^ Standing of the Senate. The New York Times. 1899-03-15: 2. 
  33. ^ Another Break in Quay's Ranks. Chattanooga Daily Times. 1899-04-17: 1. 
  34. ^ 34.0 34.1 Schiller & Stewart,第214頁.
  35. ^ It was a very feeble bolt. The Pittsburgh Press. 1899-04-18: 1. 
  36. ^ 36.0 36.1 Last Ballot Cast. Pittsburgh Commercial Gazette. 1899-04-20: 1. 
  37. ^ Schiller & Stewart,第213頁.
  38. ^ 38.0 38.1 Kehl,第218頁.
  39. ^ Taft,第109頁.
  40. ^ Col. Quay is Acquitted. Adams County Independent. 1899-04-29: 8. 
  41. ^ 41.0 41.1 Ershkowitz,第271–272頁.
  42. ^ Gibbons,第363–364頁.
  43. ^ Congressional Record, Vol. 33, December 4, 1899, p. 1 (PDF). [2025-08-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15). 
  44. ^ 44.0 44.1 Taft,第108頁.
  45. ^ 45.0 45.1 Taft,第125頁.
  46. ^ 46.0 46.1 Schiller & Stewart,第215頁.
  47. ^ Taft,第118頁.
  48. ^ Kehl,第220頁.
  49. ^ 49.0 49.1 Taft,第142頁.
  50. ^ Kehl,第219–221頁.
  51. ^ Marcus A. Hanna: A featured biography. United States Senate. [2022-08-15]. 
  52. ^ 52.0 52.1 Gould,第368頁.
  53. ^ Horner,第263頁.
  54. ^ William McKinley Assassination: Topics in Chronicling America. Library of Congress.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06). 
  55. ^ Kehl,第229頁.
  56. ^ 56.0 56.1 56.2 Beers,第48頁.
  57. ^ Ershkowitz,第274頁.
  58. ^ Gibbons,第364頁.
  59. ^ Bybee,第538–540頁.

引用著作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