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86年香港馬可硝皮廠爆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86年10月8日,位於香港葵涌永立街榮來工業大廈三樓的馬可硝皮廠突然發生激烈爆炸,隨後引起大火,最終導致14人死亡、10人受傷。[1][2]

背景

[编辑]

該工廠東主為外籍人士連達士,廠房設立有約一年。在榮來工業大廈有兩單位,合共逾一萬呎。工廠主要經營貂皮加工處理,包括除臭、防霉等工序。工廠有六十多名員工,分早晚兩班。[1]

經過

[编辑]

事發時,工人正如常操作,把貂皮放入蒸汽焗爐加工,但未察覺用於處理皮革的大型滾桶因軸承過熱,令附著於滾桶上的木糠產生高溫。[1]

1986年10月8日晚上7時8分,高溫引爆空氣中的易燃氣體。爆炸導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廠房灑水啟動減滅了火勢。7時10分,消防接報到場開喉灌救。火警被升為三級。救護車把傷者送到瑪嘉烈醫院救治。8時6分,火勢熄滅。[1]

調查

[编辑]

事故懷疑由蒸氣洗房內使用的易燃清潔液體(benzene)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空氣易燃濃度達到1.3%-7.1%。一旦點燃會立刻發生爆炸。[1]

事後

[编辑]

這場爆炸及火災突顯出當時香港對工業危險物品的處理和監管存在明顯漏洞。事故發生後,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外界紛紛批評工廠安全措施不足,亦促使政府於1988年推行《工廠及工業經營(危險物質)規例》,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以及保障工人的職業健康安全。[3] 同時,社會團體也要求立法規定工廠必須向員工提供有關化學品的特性及防護資訊,並積極倡導改用非易燃化學品,以降低災難重演的風險。如工業傷亡權益會代表曾會面時任立法局議員伍周美蓮譚惠珠許賢發,並提出意見。[4]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皮草廠房爆炸 廿四工人受傷。1986年10月9日。華僑日報,第二張第二頁 。
  2. ^ 祝君安好 致麗大火三十周年紀念. 明報 Our Lifestyle. [2025-10-06] (中文(繁體)). 
  3. ^ 《工廠及工業經營(危險物質)規例》.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25-10-06] (中文(香港)). 
  4. ^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立法局會議過程正式紀錄 (PDF). 香港立法會. 1986-11-19 [2025-10-07]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