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DR3100型柴聯車

臺鐵DR3100型柴聯車 | |
---|---|
![]() DR3100型柴聯車於縱貫線桃園站與內壢站間 | |
概覽 | |
類型 | 城際列車 |
型號 | 駕駛動力車:DR3100型[1] 電源拖車:DR3150型[2] |
原產國 | 日本 中華民國[3] |
製造 | 日本車輛 唐榮鐵工廠[4]:121 |
產量 | DR3100型:20輛[2] DR3150型:10[2] |
車輛總數 | 10組30輛[1] |
車輛編號 | 45DR3101-45DR3120[3] 45DR3151-45DR3160[3] |
製造年份 | 1998年[2] |
投入运营 | 1998年8月1日(27年25天)[3] |
主要用戶 | 臺灣鐵路管理局 臺灣鐵路公司 |
技術數據 | |
列車編組 | DR3100型+DR3150型+DR3100型[1][5] |
車輛長度 | 20,274[3]mm |
車體宽度 | 2,885[3]mm |
車體高度 | 4,070[3]mm |
車輛重量 | DR3100型:45t DR3150型:40[3]t |
轨距 | 1,067[6]mm |
轉向架 | 空氣彈簧轉向架 DR3100型:ND–727型 |
車體材質 | SUS301L不鏽鋼[7] |
車門 | 每側裝有兩扇滑塞式自動門 |
車輛定员 | DR3100型(單號車):44位 DR3100型(雙號車):46位[3] DR3150型:52位[2] |
營運速度 | 110[8]:288km/h |
設計最高速度 | 110[9]km/h |
起動加速度 | 0.5km/h/s[7] |
常用減速度 | 3.0km/h/s[7] |
緊急減速度 | 3.0km/h/s[7] |
供電制式 | 非電化 |
發動機 | 改裝前:康明斯NTA855-R1型(駕駛動力車)[2] 改造後:康明斯N14-R4型(駕駛動力車)[10] 電源拖車:康明斯NT855-R4型[10] |
發動機功率 | 改裝前:350HP / 2100rpm(駕駛動力車)[1] 改造後:350HP / 2350rpm(駕駛動力車)[10] 發電機:270HP / 1800rpm(電源拖車)[10] |
制動方式 | 電磁直通軔機(SMEE型)[11][12] |
安全防護系統 | ATC[4]:121、ATP[13][7] |
其它事项 | |
備註 | 最大可5組15輛重聯總控運轉[7] |
臺鐵DR3000型柴聯車是臺灣鐵路管理局於1998年引進的冷氣空調柴油客車[6],是臺鐵第四款裝有冷氣空調的柴油客車,並且是首款新出廠就裝有自動門的柴油城際列車[7][14],由日本車輛以及唐榮鐵工廠製造[1]。1990年代後期東部幹線自強號列車儘管已有DR2800型、DR2900型以及DR3000型柴聯車行駛,但假日時段車票仍然是一票難求,為舒緩電氣化前的旅運需求而購置[8]:288。2020年12月23日南迴線電氣化全線通車,臺灣環島鐵路幹線已無非電氣化區間[15],加上2021年開始新型電聯車自強號EMU3000型陸續開始交車,柴油自強號的使用需求不再[16],唯本型車年限未到繼續行駛,其餘柴油自強號已於2023年4月26日改點後退役[17][18]。2024年1月1日鐵路局公司化[19],因此轉為臺灣鐵路公司旗下車輛繼續行駛。
概要
[编辑]引進簡史
[编辑]在臺灣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計畫中,北迴線的建設為當時重要的鐵路工程之一,銜接宜蘭線的南聖湖站[註 1]與花蓮站,並於1980年2月正式通車[20]:102-103[21]:134。隨後,1982年7月臺東線完成由762毫米軌距拓寬為1,067毫米的工程[22]:93[4]:119,使宜蘭線、北迴線及臺東線共同構成臺灣東部主要的鐵路運輸幹線[8]:120-123。
至1990年代初期,既有的DR2800型與DR2900型已無法充分因應東部幹線不斷增加的旅運需求。隨著南迴線即將通車,車輛需求更形迫切,臺鐵遂自日本日立製作所採購DR3000型。該型車投入後雖能在平日有效紓解壓力,但假日期間車票仍一票難求[2][3]。
雖然北迴線電氣化工程已於1992年啟動[20]:102-103,並規劃未來引進電力列車以提升效率,但在電氣化尚未完成前,為補足短期運量缺口[8]:288,臺鐵決定再向日本車輛製造採購10組、共30輛的城際型柴聯車。依技術移轉方式,前3輛由日本車輛示範製造,其餘27輛車體則由唐榮鐵工廠[註 2]製造與組裝[4]:121,轉向架則交由中國鋼鐵生產[23],於1998年10月完成全數交車[24],並定位為DR3000型的增備車種[5]。
此批車輛亦為臺鐵自1937年(日治時期)購入DR2300型以來,相隔60年後再次自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採購的內燃機客車[3]。
營運
[编辑]DR3100型柴聯車自1998年8月起正式投入營運,以「自強號」名義行駛於東部幹線[5]。由於外觀與DR1000型相近,初期一度引發外界誤認其轉供支線使用的疑慮[25]。本型車引進後配屬於花蓮機務段[5],營運策略並非單純增開班次,而是以取代原由DR2800至DR3000型執行的既有車次為主;藉由車輛汰換所釋出的編組,得以加掛其他班次運用,進一步提升整體運能[26]。
自1998年8月1日起逐步投入使用後,DR3100型主要服務於宜蘭線與北迴線,自強號柴聯車的編組規模亦自6輛逐步擴增至9輛,甚至達12輛,顯著提升載客能力[26]。此舉在假日期間部分紓解了東部幹線「一票難求」的狀況[4]:123。在初期運用上,DR3100型主要行駛板橋-樹林、樹林-花蓮及樹林-臺東間的列車,各配置一往返班次。隨著2000年宜蘭線電氣化完成,其行駛範圍進一步擴展至南迴線及屏東線,最遠行駛至高雄[26][27]。
2013年,隨著TEMU2000型電聯車進駐花蓮機務段,為避免維修能量不足,DR3100型自1月30日調整配屬至臺東機務段,惟因保養情況不佳,同年9月25日再度回到花蓮機務段[28]。2014年7月16日花東鐵路電氣化完成後,原樹林經東部幹線往返新左營的班次,調整為花蓮-新左營及臺東-臺中路線[28][29],並暫時淡出宜蘭線運用[27]。同年8月,由於花蓮機務段所屬EMU500型大量歲修無車可派,曾以一組三輛DR3100型支援部分區間車[30]。2018年底至2019年中,臺東-臺中間班次則曾由DR2900或DR3000暫行取代[31]。
2020年12月23日南迴線完成電氣化,臺灣環島鐵路幹線全面電氣化[15]。隨著2021年起EMU3000型電聯車陸續交付,自強號柴油車需求逐漸減少[16]。在南迴線由EMU3000型取代後,因應海線多班對號列車停駛,自2022年6月29日改點起,DR3100型擔當花蓮-潮州經由海線的自強號班次,亦為柴聯自強號首度於臺北高雄之間西部幹線營運[16][31]。2024年4月26日大改點後,該車型退出西部幹線及宜蘭線[32]。然而,本型車因服役年限未滿而繼續保留於東部幹線使用,其餘柴油自強號則已於2023年4月26日改點後全面退役[17][18]。2024年1月1日臺鐵局公司化[19],DR3100型遂轉屬臺灣鐵路公司,持續營運。
2025年5月,因花蓮和平-崇德間發生土石坍方導致路線中斷,雖於5月19日完成單線搶通,但電車線尚未修復,臺鐵遂派遣DR3100型於和平-新城間執行臨時疏運任務[33][34]。
規格與構造
[编辑]車體
[编辑]考量臺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DR3100型列車車體採用SUS301L不鏽鋼製造[7]。車窗配置為大窗搭配小窗[6]。此外,本型車於乘客上下車門前方加裝電氣路牌保護墊,以避免高速行駛時因慣性作用導致路牌敲擊車身,產生噪音或損傷車體[35];惟原先安裝的保護墊後續已拆除[3]。各車廂兩端均設置上下車門,並自新造時即配置自動滑塞式車門,為臺鐵首批出廠即配備自動門的柴油城際列車[7][14]。此設計不僅提升便利性,亦降低因車門未關閉而發生意外的風險。
車體塗裝承襲DR2800型至DR3000型設計,車頭使用警戒色塗裝以提醒前方行人;車窗上下邊緣則塗以黃色與橙色,提升車輛可見度並增強乘客安全感[2]。
列車車側終點顯示器[註 3]最初為布幕式,設置於車體中段上方,設計與DR1000型相同[2]。後續為提升顯示彈性,改裝為三色LED顯示幕[3],其型號與DR2800型所使用者相同[2]。
-
車側終點顯示器改造前的車體外觀
-
車側終點顯示器改造後的車體外觀
客室設備
[编辑]DR3100型列車的內裝設計與DR2800型至DR3000型有明顯差異,整體採用簡約風格。營運初期,走道鋪設藍白相間的不規則紋路地墊[7],隨著使用年限增加,後續改為紅色地墊[3]。車廂內壁以白色壁板裝飾,乘客座椅則採用與莒光號相同的迴轉式坐臥兩用椅[9][10],配置方式為2+2,每組座椅間距較早期的柴聯自強號增加至1,120 mm。單車廂設置11排共44席[7]。DR3100型車依奇偶號車廂在設施上有所區分:單數號型設有無障礙西式馬桶,雙數號型則配置空間較小的蹲式馬桶。至於電源拖車DR3150型,則設有蹲式馬桶、簡易茶水區與電話間,並配置13排座椅,共52席[3]。車內設施方面,座椅上方設有行李架,設計與同時期引進的推拉式自強號相同,供旅客存放隨身行李;座椅旁的車窗下方另設有茶杯架[2]。此外,車內取消了類似DR2700型柴油客車的月洞門裝飾,改以簡單遮罩覆蓋[2][18]。駕駛室配置亦與DR3000型相似,設於列車左側,並以隔板區分獨立空間。駕駛室對側另設有一組兩人迴轉式座椅,因可直接眺望前方視野而俗稱「天王座」,常被用作車掌室或隨車機務人員休息室。惟DR3100型單數號型因廁所空間較大,僅設置折疊椅;雙數號型則保留完整的兩人座,故其定員較單數號車多出2席。至於DR3150型因未設置駕駛室,亦無「天王座」座位[3][24]。
-
DR3150型的電話間
-
車廂內裝
-
茶水間
行車事故
[编辑]- 2012年6月14日:從新左營開往花蓮的305次自強號,行經大武~瀧溪間的大武2號隧道口時撞上隧道口外的土石流,導致第1車(DR3108)出軌。
- 2015年5月1日:從台中開往台東的自強號371次停在斗六車站,第5節車廂(DR3155)車軸卡死起火冒出大量濃煙,幸撲滅火勢,並無人員傷亡[36]。
相關條目
[编辑]備註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1.3 1.4 童振疆; 凌大舜; 謝明勳. 2000-2001年臺鐵現役車輛全形式. 鐵道情報. 2001-01-01, (115): 2-21.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蘇昭旭. 臺灣鐵路火車百科:臺鐵.高鐵.捷運 第三版. 新北市: 人人出版. 2014-02-01: 136–137. ISBN 978-986-5903-40-4 (中文(臺灣)).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洪致文. 臺鐵全車輛:柴油機車.柴油客車. 臺北市: 洪致文. 2017-07-01: 231–238. ISBN 978-957-43-4650-9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4.3 4.4 鄭仁崇. 臺灣後山鐵道風華. 花蓮縣: 花蓮縣文化局. 2000-04. ISBN 978-957-024-342-0 (中文(臺灣)).
- ^ 5.0 5.1 5.2 5.3 鉄道で楽しむ台湾. 東京都: イカロス出版. 2024-07-20: 100. ISBN 978-4-8022-1419-3 (日语).
- ^ 6.0 6.1 6.2 洪致文; 古庭維. 百年輪轉・臺灣鐵道. 臺北市: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5-12: 170. ISBN 978-986-04-6705-5 (中文).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Series DR3100 Express Diesel Multiple Unit for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Japanese Railway Information (JORSA). 1999-02, (82): 1-7 (英语).
- ^ 8.0 8.1 8.2 8.3 謝明勳; 童振疆; 古庭維. 哈瑪星臺灣鐵道館:臺灣百年鐵道縮影. 臺中市: 晨星出版. 2016-12-10. ISBN 978-986-443-204-2 (中文(臺灣)).
- ^ 9.0 9.1 許雅芬; 張志銘; 唐炘炘; 童振疆; 田麗卿; 任戩春; 葉淑芳; 鄧月梅. 火車快飛繞家園. 臺北市: 大地地理. 2001-09: 59. ISBN 957-8236-99-9 (中文(臺灣)).
- ^ 10.0 10.1 10.2 10.3 10.4 童振疆. 臺鐵內燃機動車演化(下). 鐵道情報. 2024-07, 35 (264): 34-43.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江正龍. SMEE 氣軔系統介紹. 臺鐵資料季刊 (臺北市: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09-06-01, (338): 83–92 [2025-08-24]. ISSN 1011-68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0) (中文(臺灣)).
- ^ 林德本. 電聯車 柴油客車 軔機裝置. 臺灣鐵路工會. 2005-04 (中文(臺灣)).
- ^ 曾鴻儒. 臺鐵加裝ATP 遠端監視更安全. 自由時報 (台北). 2010-05-19 [2011-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5) (中文(臺灣)).
- ^ 14.0 14.1 臺灣鐵路管理局. 北迴鐵路通車30週年紀念專輯-戀戀北迴三十有成. 臺北市: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0-06: 44. ISBN 9860239339 (中文(臺灣)).
- ^ 15.0 15.1 陳敬恆; 鄧帆評. 環島電氣化的最後缺口 耗時6年終於完成. 鐵道情報. 2021-10-01, 32 (250): 38–49.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16.0 16.1 16.2 黃智詮. 臺鐵2022年6月29日改點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鐵道情報. 2023-03-15, 34 (260): 84–87.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17.0 17.1 胡承皓. 柴聯最後列車 DR2800~DR3000型有終之美. 鐵道情報. 2024-07, 35 (264): 44-51.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18.0 18.1 18.2 謝宗璋. DR3100型看不到! 柴聯自強號拱門成絕響. 更生日報. 2023-04-26 [2025-08-24] (中文(臺灣)).
- ^ 19.0 19.1 郭逸. 台鐵公司化上路,用3招改變體質!董事長杜微:2026擺脫虧損. 遠見雜誌. 2024-01-02 [202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5) (中文(臺灣)).
- ^ 20.0 20.1 戴震宇. 一看就懂鐵道百科. 臺北縣: 遠足文化. 2011-01-01. ISBN 978-986-6731-67-9 (中文(臺灣)).
- ^ 古庭維; 鄧志忠; 片倉佳史; 蘇棨豪(半島); 台大火車社; 柯凱仁; 陳映彤; 陳威旭; 黃偉嘉; 藍一昌; 交通大學鐵道研究會; 李春政. 鐵道新旅:北迴.屏東.南迴線-41站全覽(典藏版). 新北市: 遠足文化. 2014-10-08. ISBN 978-986-5787-61-5 (中文(臺灣)).
- ^ LOREN AANDAHL. THE TAIWAN RAILWAY:1971-2002. Taiwan: LOREN AANDAHL. 2012-03-26. ISBN 978-0-615-61302-4 (英语).
- ^ 傅希堯. 已生產三輛70噸柴電車頭及自強號列車轉向架 發展軌道工業 中鋼獲肯定. 中華日報. 1998-01-12 (中文(臺灣)).
- ^ 24.0 24.1 臺灣鐵路管理局. 東幹線自強號列車.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2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3-02) (中文(臺灣)).
- ^ 方岑. 臺鐵大小眼 移新購自強號至西部 坐視北迴線一票難求 議員盼王慶豐帶頭抗議. 中華日報. 1999-06-04 (中文(臺灣)).
- ^ 26.0 26.1 26.2 陳耀智. DR3100 型自強號柴聯車. 鐵道情報. 2000-08-01, (110): 12-19.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27.0 27.1 古庭維; 鄧志忠; 片倉佳史; 蘇棨豪(半島); 台大火車社; 林韋帆; 陳穩立; 林宜潔; 黃偉嘉; 藍一昌; 交通大學鐵道研究會. 鐵道新旅: 宜蘭線(典藏版). 新北市: 遠足文化. 2016-05-04: 6. ISBN 978-986-92889-3-4 (中文(臺灣)).
- ^ 28.0 28.1 柯凱仁; 黃柏文. 東拓至今的臺東線車輛運用 從小叮噹到普悠瑪. 鐵道情報. 2014-10-09, 26 (220): 72–79.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陳律帆. 首版電氣化臺東線班表上路 臺鐵2014.07.16大改點. 鐵道情報. 2014-10-09, 26 (220): 8–11.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王秀亭. 區間車坐到自強號 鐵道迷︰賺到了. 自由時報. 2014-08-22 [202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中文(臺灣)).
- ^ 31.0 31.1 黃子恩. 柴聯車,倒數開始 最後的時光. 鐵道情報. 2023-03-15, 34 (260): 88–93. ISSN 2073-2163 (中文(臺灣)).
- ^ 劉沛妘. 台鐵4/26起大改點!386列次時刻異動 「這6班車」首推自由座. 三立新聞. 2023-03-03 [202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6) (中文(臺灣)).
- ^ 楊宜珊. 台鐵北迴線中斷採客運、柴聯車接駁 預計24日恢復雙向通車. 公視新聞網. 2025-05-19 [202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19) (中文(繁體)).
- ^ 強降雨影響北迴線路線受損搶修復原及旅客疏運最新概況 第3發.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2025-05-19 [202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19) (中文(臺灣)).
- ^ 消失的絕技!台鐵司機員進站「套圈圈」原因曝光.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04-18 [202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6) (中文(臺灣)).
- ^ 自強號車軸卡死起火冒煙,火車險變火燒車.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無階化”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鐵道新旅南”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外部連結
[编辑]
- (日語)日車產品介紹-台湾鉄路局特急気動車「自強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rain Collection-台鐵DR3100型自強號柴聯車
- 臺灣鐵路管理局-車種介紹 DR3100
- (繁體中文)台鐵DR3100型柴聯車座位配置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來源:台鐵座位配置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