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opy电影公司
| Syncopy Films Inc. | |
|---|---|
2008年以来在使用的公司标志 | |
| 公司類型 | 私人公司 |
| 成立 | 2001年2月27日 |
| 創辦人 | 艾玛·托马斯 克里斯托弗·诺兰 |
| 總部 | 伦敦 洛杉矶 |
| 产业 | 电影业 |
| 產品 | 电影 |
| 所有權者 | 艾玛·托马斯 克里斯托弗·诺兰 |
| 員工人數 | 4人(2018年) |
Syncopy电影公司(Syncopy Inc.)[a][2]是一家由艾玛·托马斯与克里斯托弗·诺兰创办并运营的英美合资电影制作公司。该公司名称源自诺兰父亲的建议,而公司的银幕标识则包含了迷宫图案。这家电影公司主要业务是制作诺兰导演或者制片的电影及短片作品,也包括部分联合制作的作品。
自2001年成立以后,Syncopy公司参与制作了几乎所有诺兰执导的电影,这些影片的累积票房成绩超过60亿美元,同时也拿到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历史
[编辑]Syncopy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7日,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与其妻子艾玛·托马斯共同创办[3]。该公司主要制作由诺兰导演的作品,多数影片由华纳兄弟发行[4]。公司名称源自“切分音”(syncopation)的文字游戏,由诺兰已故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父亲建议使用[5]。这家公司在伦敦与洛杉矶都设有办事处[6][7]。Syncopy在银幕上的标识为包含公司名称的迷宫图案[8]。
该公司曾与传奇影业联合制作《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年)、《致命魔术》(2006年)、《黑暗骑士》(2008年)、《盗梦空间》(2010年)及《黑暗骑士崛起》(2012年)。2013年推出扎克·施奈德执导的《超人:钢铁之躯》,2015年与时代精神影业[b]成立合资公司,发行后者经典电影的蓝光版本,首部合作作品为安德烈·萨金塞夫导演的《伊莲娜》(2011年)[10]。此后该公司相继制作了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片《星际穿越》(2014年)、纪录短片《奎氏兄弟》(2015年)、战争片《敦刻尔克》(2017年)及谍战片《信条》(2020年)[11]。
除诺兰与托马斯外,公司仅雇佣两名员工。托马斯在2018年《名利场》采访中表示:“我们不是帝国建造者,只专注于每一部独立作品”[12][13]。2021年10月宣布诺兰新片《奧本海默》将采用IMAX和65毫米胶片拍摄,于2023年7月21日上映[14]。基里安·墨菲担纲主演,霍伊特·范·霍特玛、詹妮弗·拉梅和路德维格·戈兰松悉数回归担任技术主创[14]。该片是诺兰首部由环球影业发行的作品[15],并在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为其赢得首个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16]。
电影作品
[编辑]故事片
[编辑]| 年份 | 片名 | 导演 | 联合制作公司 | 发行商 | 票房(美元) | 参考 |
|---|---|---|---|---|---|---|
| 2005年 | 蝙蝠俠:開戰時刻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传奇影业、DC娛樂 | 华纳兄弟电影 | 3.75亿 | [17] |
| 2006年 | 致命魔术 | 试金石影业、新市场影业[c] | 华纳兄弟电影、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 | 1.09亿 | [19] | |
| 2008年 | 黑暗骑士 | 传奇影业、DC娛樂 | 华纳兄弟电影 | 10亿 | [20] | |
| 2010年 | 盗梦空间 | 传奇影业 | 8.39亿 | [21] | ||
| 2012年 | 黑暗骑士崛起 | 传奇影业、DC娛樂 | 11.1亿 | [22] | ||
| 2013年 | 钢铁之躯 | 扎克·施奈德 | 传奇影业、DC娛樂、彼特斯娱乐公司[d] | 6.70亿 | [24] | |
| 2014年 | 星际穿越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传奇影业、林达·奥布斯特影业[e] | 华纳兄弟电影、派拉蒙影業 | 7.58亿 | [26] |
| 2017年 | 敦刻尔克 | 瑞特派克顿电影[f] | 华纳兄弟电影 | 5.33亿 | [28] | |
| 2020年 | 信条 | 不適用 | 3.65亿 | [29] | ||
| 2023年 | 奧本海默 | 亚特拉斯娱乐 | 环球影业 | 9.75亿 | [30] | |
| 2026年 | 奥德赛 | 不適用 | 待定 | |||
| 总票房: | 67亿 | — | ||||
短片
[编辑]| 年份 | 片名 | 导演 | 联合制作公司 | 发行商 | 参考 |
|---|---|---|---|---|---|
| 2015年 | 奎氏兄弟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不適用 | 时代精神影业 | [31][32] |
| 2019年 | 娃娃的呼吸 | 斯蒂芬·奎伊和蒂莫西·奎伊[g] | 科宁克工作室(Koninck Studios)[h] | [35][36][37] |
脚注
[编辑]注释
[编辑]引文
[编辑]- ^ 但唐謨 (2021),第1953頁.
- ^ Superior Court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for the County of Los Angeles (PDF). 荷里活報道.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06).
- ^ SYNCOPY, INC, Beverly Hills CA - Company Profile | BizStanding. bizstanding.com. [202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 ^ Rubin, Rebecca. After Christopher Nolan's Explosive Remarks, Could Warner Bros. Lose Its Superstar Director?. Variety. 2020-12-10 [202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 ^ Shone (2020),第18頁.
- ^ Syncopy Films Inc. - YouTube. YouTube.
- ^ Fritz, Ben. Hollywood Steps Up Security to Keep Scripts Secret. 华尔街日报. 2013-10-14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 ^ 張以潔 (2021),第18頁.
- ^ 但唐謨 (2021),第[1]頁.
- ^ Christopher Nolan's Syncopy Teaming With Zeitgeist on Blu-ray Releases (EXCLUSIVE). Variety. 2015-02-20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4).
- ^ Syncopy.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 ^ Meet the Woman Behind Dunkirk. Vanity Fair.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
- ^ Q&A: Christopher Nolan on the power of the people and why '2001' should be required preschool viewing. Los Angeles Times.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 ^ 14.0 14.1 Kroll, Justin. Cillian Murphy Confirmed to Star As J. Robert Oppenheimer in Christopher Nolan's Next Film at Universal, Film Will Bow in July 2023. Deadline. 2021-10-08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美国英语).
- ^ Christopher Nolan's 'Oppenheimer' Has Found Its Star and Release Date. Observer. 2021-10-08 [2021-10-08] (美国英语).
- ^ Christopher Nolan wins his first Oscar for directing 'Oppenheimer'. AP News (英语).
- ^ Batman Begins (2005). Box Office Mojo.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 ^ 但唐謨 (2021),第1949頁.
- ^ The Prestige (2006). Box Office Mojo.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1).
- ^ The Dark Knight (2008). Box Office Mojo.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2).
- ^ Inception (2010). Box Office Mojo.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 ^ The Dark Knight Rises (2012). Box Office Mojo. [2024-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
- ^ 沈国华 (2021),第117頁.
- ^ Man of Steel (2013). Box Office Mojo.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5).
- ^ 贾惊涛 (2007),第387頁.
- ^ Interstellar (2014). Box Office Mojo.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7).
- ^ 陈焱 (2016),第47頁.
- ^ Dunkirk (2017). Box Office Mojo.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 ^ Tenet (2020). Box Office Mojo. [202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3).
- ^ Oppenheimer. Box Office Mojo. IMDb. [2023-10-02].
- ^ Labrecque, Jeff. Christopher Nolan's next movie is a documentary short.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5-07-27 [2025-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 ^ Hoffman, Jordan. The Quay Brothers: a nightmarish inspiration for Christopher Nolan. The Guardian. 2015-08-20 [2025-07-02].
- ^ 薛燕平 (2012),第117頁.
- ^ 张容 (2024),第333頁.
- ^ Dudok de Wit, Alex. 'Images Heard And A Music Seen':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Brothers Quay. Move Madly. 2024-08-27 [2025-07-02].
- ^ The Doll's Breath. Illuminations Media. 2019-09-11 [202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 ^ The Doll's Breath. [2024-11-26].
参考文献
[编辑]- Shone, Tom. The Nolan Variations: The Movies, Mysteries, and Marvels of Christopher Nolan. Knopf. 2020. ISBN 978-05-256-5532-9 (英语).
- 湯姆.邵恩. 諾蘭變奏曲 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 Nolan電影全書. 由但唐謨; 黃政淵翻译. 讀書共和國. 2021. ISBN 9789863844891 (中文(繁體)).
- 張以潔. 想了解諾蘭,就得跟他走進迷宮. La Vie. 2021, (04(204)). ISSN 0151-2323 (中文(繁體)).
- 陈焱. 好莱坞模式 美国电影产业研究. 后浪电影学院.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06. ISBN 978-7-5502-7584-3 (中文(中国大陆)).
- (美)罗伯特·F.布鲁纳(Robert F.Bruner). 铁血并购 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教训. 明德并购重组前沿丛书. 由沈国华翻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1-06. ISBN 978-7-5642-3633-5 (中文(中国大陆)).
- (美)约翰·巴克斯特(John Baxter). 德尼罗传记. 由贾惊涛翻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04. ISBN 978-7-5060-2599-7 (中文(中国大陆)).
- 薛燕平. 非主流动画电影 历史 流派 大师. 动画馆系列丛书 2.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03. ISBN 978-7-5657-0438-3 (中文(中国大陆)).
- (英)莫琳·弗尼斯(Maureen Furniss). 世界动画史 130年动画艺术与技术. 由张容翻译.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01. ISBN 978-7-5680-9561-7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