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一休宗纯
添加话题![]()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Untitled
[编辑]看不出这位高僧高在什么地方,长于吟诗作画,这类跟苏曼殊有点类似,但苏曼殊一般可不被认为是高僧。或者是因为他的出身特别?另外还有“一休78岁时遇到盲女艺人森而与之相爱”,这也太荒诞了点。--farm (talk) 05:25 2006年3月2日 (UTC)
“他反对禅宗虚伪的禁欲教条,喝酒吃肉,甚至出入风月场所,还有情人”,这段犯了个基本的错误,什么叫虚伪?如果禅宗的戒律,不能遵守,而吹牛说自己持戒很好,这个确实是虚伪;相反如果自己“喝酒吃肉,甚至出入风月场所,还有情人”,还有什么资格说“虚伪”二字?既然是和尚,还干这样的事情,这就不仅仅是虚伪可以来形容的了。--farm (talk) 12:25 2006年3月2日 (UTC)
“在大德寺期间,一次一休在船上听到乌鸦叫声而突然悟道”,悟道不是空口说白话,今天我悟道了,明天为所欲为。--farm (talk) 12:27 2006年3月2日 (UTC)
为何是高僧,如何悟道
[编辑]关于悟道(未核实,但很酷):1420年,一休终于悟道。在一个夏夜,雨云低垂,他在琵琶湖的一艘小舟上冥想,突然听见一声鸦啼,不觉惊叫起来,顿时大彻大悟,感到所有烦恼不安尽行消失。当他把这体验告诉大师,大师说:『你已修成阿罗汉,但仍未成正果。』一休答道:『若是如此,我乐得成阿罗汉,并不在乎修成正果了。』大师点点头道:『你真的是个已修成了正果的人啦!』
至于他为何是高僧,一个直接的例证就是他撰写的《骸骨》,以一具骸骨的梦阐述万物皆空的理论。他还有不少其他禅宗著作,要不然后土御门天皇也不会专门邀请他作大德寺住持。
- “高僧”的定义很模糊,换成“著名佛教僧人”可能好一点(参见济公)。--李萧剑 23:52 2006年6月27日 (UTC)
- 我觉得farm朋友一上来就很明显对一休有偏见,在你看来佛教不能像一休那样信,必须要吃斋不近女生作清修才行,但以我的粗浅了解,佛教传到中国来已经经过阉割了,不吃荤就是到中国才有的规矩。佛教讲究清心寡欲,讲究普渡众生,但其实没有要求一定要拘泥于形式的,过于执着于任何事情都不是佛教徒应有的态度。一休处在他那个特殊的时代,轻狂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在没有读过他的著作之前,我们不能单纯凭他表现出来的轻狂姿态就断定他在佛学领域没有造诣。至于悟道,禅宗里几乎每个大师的悟道经历都描述的很玄乎,甚至很莫明其妙,我不懂得,但至少可以确定不是一休一个人的问题。--吹尽狂沙 15:37 2006年8月24日 (UTC)
一休宗純的資料必須先從日文版翻譯成中文再增加補充註釋,但這需要有日文閱讀及翻譯能力
[编辑]先說明為什麼我的標題這麼寫,因為中文的條目沒有補充資料來源,那些參考資料全部都是日文,可是條目裡面的資料有哪些來自這些日文書籍並沒有標示,所以我返回去看日文WIKI覺得可以先把日文WIKI的資料翻譯過來,再來增補資料,但是這必須要有翻譯和閱讀能力。
另外我想針對19年前的討論裡一些名詞稍做解釋。
- 「高僧」二字可以當作是對於有僧臘、戒臘法師的尊稱,或者是對於在道德上超過一般人的尊稱,真正法師其實不會在意這種名詞,純是旁人在禮貌上的尊稱。
- 一休不能拿蘇曼殊來相比,兩者天差地別。
- 「一休早年曾嚴守梵行,但後來卻認為禪宗的禁慾清規虛偽,於是開始肉食、飲酒,出入青樓......(略)」,WIKI這段修過的文字其實寫的很不精確,因為必須先瞭解一休當時的佛教背景和政治背景才能去思維一休以後的變化,這部分如果要粗淺的參考的話,2025/09/01尖端出版社出版的坂口尚畫的《一休和尚》,可作為最粗淺的參考,雖然他是漫畫,可是坂口尚畫一休時也是深入了解一休的背景,當然還必須參考相關學術資料才行,再粗淺一點可以搭配《東海一休和尚年譜》來看,但裡面的很多資料都需要再找更多資料來看才會完整。
- 「阿羅漢」有些誤解,另外悟道這件事本身對於一般人是沒意義的,所以禪宗為什麼有以心印心,這不足外人道的,真正證得阿羅漢果的人是自證自知,佛在世時佛陀可以印證,現在無佛世界,基本上沒什麼人可以說誰是阿羅漢,真正的阿羅漢更不會到處宣揚,所以討論裡那則小故事需要著名出處及來源,維有看到原文怎麼寫才不會誤解。
- 日本佛教仍然有遵守戒律的僧侶,並非所有日本和尚都娶妻生子。